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Cr12MoV冷作模具钢渗硼层表面与界面分析

发布时间:2018-11-22 19:18
【摘要】:采用热浸渗法对Cr12MoV冷作模具钢进行渗硼处理,通过扫描电镜、能量色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渗硼层表面-界面形貌、化学元素分布和物相组成,对结合界面进行线扫描和面扫描分析,讨论了热浸法渗硼机理,并对残余应力和残余奥氏体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渗硼层表面存在着细小气孔,与不溶于硼化物的原子扩散相关;渗硼层表面形成的高硬Fe B按照(002)方向择优生长;渗硼层结合界面化学元素发生相互扩散,元素分布均匀;渗硼处理后表面残余应力由拉应力变为压应力,同时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改善了冷作模具的摩擦与磨损性能。
[Abstract]:The boronizing treatment of Cr12MoV cold working die steel was carried out by means of hot infiltration. The surface-interface morphology, chemical element distribution and phase composition of the boronized layer were analy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energy chromatography and X-ray diffraction. The mechanism of hot dip boronizing was discussed, and the residual stress and residual austenite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mall pores on the surface of the boronized layer,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atomic diffusion of the boronized layer, and the high hardness Fe B form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boronized layer is preferred in the direction of (002). After boronizing treatment, the surface residual stress changed from tensile stress to compressive stress, and the residual austenite changed into martensite, which improved the friction and wear properties of cold working die.
【作者单位】: 常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常州大学江苏省材料表面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工业)项目(BE2014818)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课题(C1-2013Y07-051)
【分类号】:TG17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训勇,刘智勇,朱穗东;渗硼对45钢耐液态金属腐蚀性能影响的研究[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5年02期

2 苏振国;安健;田旭;陆有;杨永利;孙世杰;;稀土粉末渗硼45钢的磨损与腐蚀性能[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9年06期

3 周升;伍婵娟;姜佩璐;韦习成;;渗硼层对SUS304不锈钢耦合变形的摩擦行为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0年06期

4 衣晓红;樊占国;张景垒;李凤华;奚正平;;Ti-6Al-4V钛合金固体渗硼法表面改性(英文)[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0年09期

5 雷明凯,罗鹏,高峰,袁力江;钢渗硼表面残余应力的数值分析[J];金属学报;2002年01期

6 赵琳,张旭东,陈武柱;800 MPa级低合金钢焊接热影响区韧性的研究[J];金属学报;2005年04期

7 詹斌;刘宁;李彬彬;刘爱军;唐慧兰;;渗硼对Ti(C,N)基金属陶瓷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2年08期

8 赵彦辉;巴宏波;郎文昌;杜昊;于宝海;;电弧等离子体辅助渗氮处理Cr12MoV钢的组织结构及硬度[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2年S2期

9 王宏宇;赵玉凤;许晓静;沈清;吴志奎;;热处理对65Mn钢表面渗硼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2年12期

10 孔德军;周朝政;;Cr12MoV冷作模具钢TD处理后VC涂层的组织和性能[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坤宁;赵洪运;高彩茹;王国栋;;微钙钢焊后显微组织中的粒状贝氏体对韧性的影响[J];焊接学报;2007年02期

2 吴昌忠;陈怀宁;范闽宁;雷清华;马耀芳;王福林;;1000MPa级高强钢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和韧性[J];焊接学报;2011年05期

3 魏金山;齐彦昌;彭云;田志凌;;热输入对800MPa级超厚板窄间隙焊缝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焊接学报;2012年06期

4 肖来荣;许谅亮;易丹青;蔡志刚;王小宁;;复合包渗法制备铌合金表面硅化物涂层[J];航空材料学报;2007年04期

5 赵琳;陈武柱;张旭东;;新一代超低碳贝氏体钢激光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J];中国激光;2006年03期

6 姜训勇,刘智勇,朱穗东;渗硼对45钢耐液态金属腐蚀性能影响的研究[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5年02期

7 贾坤宁;王海东;王华;;热模拟微钙C-Mn钢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及其对韧性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08年02期

8 李雪松;吴化;吴一;;20CrMo钢表面固体渗硼工艺及性能[J];金属热处理;2009年05期

9 王佳骥;付魁军;及玉梅;刘芳芳;;EH40钢板模拟焊接热影响区组织与性能[J];金属热处理;2011年06期

10 贾坤宁;姜秋月;王敏;;高强度桥梁钢焊接粗晶热影响区中粒状贝氏体对韧性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吴昌忠;陈怀宁;范闽宁;雷清华;马耀芳;王福林;;1000MPa级高强钢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和韧性研究[A];第十五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方俊飞;;焊接热输入对890MPa高强钢热影响区组织和性能研究[A];安徽省机械工程学会成立50周年论文集[C];2014年

3 童林浪;贾宝华;马修领;车永明;;建筑钢结构低合金高强钢焊接技术研究[A];第五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庆磊;800MPa高强钢GMAW接头组织性能及精细结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李立英;ASTM4130钢焊接热影响区组织与性能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3 贾坤宁;高强度桥梁钢焊接性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4 姜艳;几种化合物与合金的单晶及其氧化各向异性[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5 罗洪峰;金属的铝液熔蚀—磨损及新型合金铸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6 汪异;钼基合金高温抗氧化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7 张新疆;Nb-Ti-C-B系铌基复合材料及其抗氧化涂层的微观组织与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8 胡锋;纳米结构双相钢中残留奥氏体微结构调控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D];武汉科技大学;2014年

9 阿荣;大热输入钢焊缝组织及韧性改善[D];钢铁研究总院;2014年

10 张英乔;原油储罐用高强钢焊接热影响区强韧化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锦林;Ti6Al4V钛合金非平衡显微组织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2 何高;Al-Cu-Mg-Zn共晶合金的储热性能及对陶瓷内衬钢管的腐蚀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姚海波;45钢棒条固体渗硼工艺及性能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4 常婧;DH40高强钢大厚板焊接及焊接残余应力有限元分析[D];江苏科技大学;2011年

5 谢能平;钼表面原位合成硅化物涂层的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6 肖勇;Q235钢渗硼工艺及渗层耐铝液腐蚀情况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7 殷磊;铌合金高温抗氧化硅化物涂层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8 孙峰;碳化硅基复合材料抗氧化梯度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赵陆翔;铌硅化物基超高温合金包埋渗Si层的组织形成及高温抗氧化性能[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10 谭伟成;二硅化钼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及其预测模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桂新,韩文祥;渗硼层耐锌液腐蚀性的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2 王书桓,金山同;熔融体系下钢铁表面碳化物覆层成长动力学研究[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3 彭云,王成,陈武柱,田志凌;两种规格超细晶粒钢的激光焊接[J];焊接学报;2001年01期

4 尹桂全,高甲生,洪永昌,陈锐;低碳Ti-Nb系列钢焊后显微组织和性能[J];焊接学报;2001年02期

5 马成勇,田志凌,杜则裕,彭云,张志勇;热输入对800MPa级钢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焊接学报;2004年02期

6 张菁,董仕节,黄伦;Cr12MoV钢渗硼层脆性与耐磨性研究[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谢志雄;李怀君;赵玉梅;董仕节;;TD处理热力学和动力学探讨[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章为夷;固体渗硼时硼砂型渗剂中活性硼原子输运方式研究[J];金属热处理学报;2003年02期

9 尤显卿;宋雪峰;;WC/钢复合材料渗硼中WC颗粒对硼化物生长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6年03期

10 刘秀娟;王华昌;李东伟;吴彦西;;TD处理中基体成分对覆层影响的热力学分析[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宏;;从渗硼层的结构和性能探讨渗硼的机制[J];热处理;2007年01期

2 刘建建;陈祝平;;膏剂渗硼及其研究现状[J];电镀与精饰;2011年07期

3 ;钢铁的渗硼处理[J];模具通讯;1978年01期

4 姜信昌;;渗硼层脆性及剥落探讨[J];河北工学院学报;1979年02期

5 蒋经明;粉末渗硼过程的热力学分析[J];材料保护;1984年06期

6 张仲武;;渗硼技术的发展和应用[J];金属热处理;1981年02期

7 胡大禄;张世琼;;粉末渗硼工艺探讨[J];昆明工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8 石力;;渗硼零件变形的控制[J];机械制造;1990年05期

9 石福占;丁二农;;渗硼层的抗氧化性能[J];金属热处理;1990年12期

10 沈思特,谭昌瑶,,李纪科;渗硼的发展研究[J];四川工业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飞;朱秋华;卢晋君;;一种节能高效快速渗硼技术[A];第三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暨第六次全国热处理生产技术改造会议论文专辑[C];2005年

2 陈树旺;;热作模具渗硼工艺的研究[A];北京电子学会第二届热处理年会论文简要汇编[C];1990年

3 李伏明;;粒状渗硼剂的研制与应用[A];北京电子学会第二届热处理年会论文简要汇编[C];1990年

4 夏延秋;刘维民;张泽抚;薛群基;;45~#钢渗硼层的组织结构和耐磨性研究[A];第七届全国摩擦学大会论文集(二)[C];2002年

5 吕录;;渗硼热处理提高零件寿命[A];第四届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年会论文集(上)[C];1991年

6 陈树旺;;热作模具渗硼工艺的研究[A];第四届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年会论文集(上)[C];1991年

7 赵善钟;曲敬信;;5CrMnMo钢渗硼层热磨料磨损特性[A];21世纪全国耐磨材料大会——第九届全国耐磨材料磨损失效分析与抗磨技术学术会议论文专辑[C];2000年

8 刘智勇;刘杰;彭日升;马学强;杨胜利;;稀土硅镁-三氧化二铬-粉末渗硼剂硼铬共渗的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生产技术分会第五届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年会论文集(二)[C];1994年

9 陈树旺;;耐热钢渗硼的研究[A];北京电子学会第二届热处理年会论文简要汇编[C];1990年

10 陈树旺;;耐热钢渗硼的研究[A];第四届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年会论文集(上)[C];199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董鲜峰;铁基粉末冶金材料烧结渗硼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苏振国;采油装备的表面技术及磨损与腐蚀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建红;微波场下渗硼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黄子琳;微波渗硼工艺及机理的探讨[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李彬彬;渗硼处理对金属陶瓷组织与抗热震性能及其刀具切削性能的影响[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4 李艳;钢的渗硼工艺与组织性能的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2年

5 李长林;大型水泵过流部件局部表面铸渗硼技术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杨凯军;4Cr13不锈钢渗硼工艺及渗层组织和性能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7 张景垒;纯钛表面固体渗硼及渗硼层性质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8 朱飞勇;铲斗感应加热渗硼表面强化研究[D];集美大学;2013年

9 刘建建;挖掘机挖斗渗淬一体化及其耐磨性试验研究[D];集美大学;2012年

10 白玲;钢件表面B-Al-Re共渗的研究[D];新疆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3502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3502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f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