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非比例附加损伤的多轴低周疲劳寿命模型
[Abstract]:Based on the critical plane method, a multiaxial low cycle fatigue life model is proposed, which can reflect the sharp decline of non-proportional fatigue life. The new model introduces a new defined non-proportional additional damage coefficient into the fatigue damage parameter,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temporary interface model, which only considers the additional strengthening effect. The effects of additional strengthening and load path on fatigue life reduction under non-proportional loading conditions can be considered synthetically, and the maximum shear strain and the maximum damage plane are used as the interface to construct fatigue damage parameters, respectively. It reflects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of the selection of the interface on the prediction results of the model. The multiaxial fatigue test results of 8 kinds of materials have been selected in the published literature to verify that the new model can be applied to both proportional and non-proportional loading and has good life prediction accuracy and material applicability.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172096)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51222502) 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14JJ1016)资助项目~~
【分类号】:TG115.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尚德广,,姚卫星;基于临界面法的多轴疲劳损伤参量的研究[J];航空学报;1999年04期
2 李静;孙强;李春旺;乔艳江;张忠平;;一种新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09年09期
3 何国求,陈成澍,高庆,孙训方,沈志云;不锈钢多轴非比例加载低周疲劳的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1999年01期
4 姜潮;李博川;韩旭;;一种考虑路径影响的剪切式多轴疲劳寿命模型[J];机械工程学报;2014年1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丰崇友;刘向东;李洪波;;08X18H10T多轴低周疲劳变形显微结构的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7年03期
2 王建国;刘灵灵;王连庆;康永林;商德广;;高温多轴比例与非比例循环加载下疲劳寿命预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3 丰崇友;;多轴非比例加载低周疲劳的研究综述[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10年02期
4 付德龙;张莉;程靳;;基于塑性应变能的多轴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J];工程力学;2007年03期
5 刘灵灵;张婷;孔艳平;王令刚;;高温多轴非比例加载下缺口试样的疲劳寿命预测[J];工程力学;2009年08期
6 王锐锋;李有堂;安虎平;;Ti-6Al-4V钛合金非比例多轴低周疲劳寿命预测[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7 张小元;张克实;黄世鸿;顾思远;;Q235结构钢低周多轴疲劳寿命评估方法的实验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8 赵凯;何玉怀;刘新灵;陶春虎;;拉弯扭比例加载下50CrVA弹簧钢的多轴疲劳寿命及损伤特征[J];材料工程;2014年12期
9 孙楠楠;李国祥;白书战;王洋;魏涛;;基于总应变能的多轴疲劳模型研究[J];船舶力学;2015年04期
10 张莉,王刚,程靳;多轴非比例加载条件下疲劳损伤参量的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建国;王红缨;王连庆;;GH4169合金高温多轴低周疲劳寿命预测[A];第七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2 刘亮;郭海丁;刘小刚;王霄翔;;Ti17钛合金电子束焊接头多轴疲劳寿命模型研究[A];2014海峡两岸破坏科学与材料试验学术会议暨第十二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十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毓晖;304不锈钢氯离子腐蚀的力—化学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蒋培;全轴随机振动环境的疲劳强化机理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3 王英玉;金属材料的多轴疲劳行为与寿命估算[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4 邵剑文;海底管道的健康监测系统与评估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彭禹;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发动机子系统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吴晓源;大型FPSO船舶结构疲劳寿命预报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丁振宇;过载作用下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的内在机理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8 周尚猛;钢桥双轴疲劳理论及设计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9 宋川;轴类部件旋转弯曲微动疲劳损伤分析及试验模拟[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10 蔡福海;起重机桁架臂疲劳寿命与可靠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宏飞;HTS-A钢对接接头的双轴低周疲劳寿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陈丰;钢铝混合材料车身框架结构疲劳耐久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大川;多轴疲劳损伤累积理论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管艳华;重载货车车钩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吕锋;航空发动机涡轮盘疲劳寿命可靠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郭一平;高强化柴油机活塞多轴机械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7 曹智强;均匀压力下反拱带槽金属薄壳的疲劳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8 刘光熠;多轴载荷下发动机中介机匣强度与寿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9 陈建华;高温缺口件多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与寿命预测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10 杨剑秋;轮盘应力寿命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俊;李承彬;谢寿生;;基于最大损伤临界平面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J];航空动力学报;2011年12期
2 李静;孙强;李春旺;乔艳江;张忠平;;一种新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09年09期
3 何国求,陈成澍,高庆,孙训方,沈志云;不锈钢多轴非比例加载低周疲劳的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建阳;;对称非比例加载下低周疲劳的损伤分析[J];武汉工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2 勾秋静,周春田;非比例加载条件下铝合金的低周疲劳[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2期
3 陈建华;尚德广;孙国芹;;多轴比例加载下镍基合金GH4169试件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J];机械强度;2007年04期
4 尚德广;孙国芹;蔡能;王建国;王连庆;王红缨;;非比例加载下GH4169高温多轴疲劳行为研究[J];航空材料学报;2006年06期
5 王建国;王红缨;王连庆;;GH4169合金高温多轴非比例加载下疲劳断口特征[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6 陈旭,安柯,齐荣,伊藤隆基,坂根政男;非比例载荷下304不锈钢低周疲劳寿命预测[J];机械强度;2001年03期
7 尚德广,王德俊,周志革;中碳钢多轴循环特性的试验研究[J];机械强度;1999年01期
8 肖林,宋凯,顾海澄;Zr-4合金拉-扭复合比例加载条件下的低周疲劳特性[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9年06期
9 于良,白菊丽,肖林;Zr-4合金双轴加载中的非比例附加软化与附加强化[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24247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424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