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电子束熔炼Inconel 740合金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组织演变与显微硬度

发布时间:2019-02-16 19:22
【摘要】:利用电子束熔炼技术制备Inconel 740合金,研究热处理状态下合金的组织演变过程与显微硬度的分布情况,分析热处理过程中合金相析出规律与相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合金宏观组织良好,夹杂物含量较少,晶粒尺寸在2mm左右。标准热处理后的组织主要为奥氏体,并有大量孪晶,晶界上碳化物M23C6呈连续分布,同时也有G相和η相析出。晶内析出大量球形、尺寸大小约为30nm的强化相γ′。电子束熔炼制备的Inconel 740合金在标准热处理状态下的显微硬度明显高于传统方法制备的同种合金,约高120HV0.1。
[Abstract]:Inconel 740 alloy was prepared by electron beam melting (EBF).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and microhardness distribution of the alloy under heat treatment were studied, and the precipitation law and phas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lloy during heat treatment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alloy is good, the content of inclusions is less and the grain size is about 2mm. After standard heat treatment, the microstructure is mainly austenite with a large number of twins. The carbides M23C6 on grain boundaries are distributed continuously, and there are also G phase and 畏 phase precipitation. There are a lot of spherical precipitates in the crystal, and the size of the strengthened phase is about 30nm 纬'. The microhardness of Inconel 740 alloy prepared by electron beam melting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ame alloy prepared by traditional method under standard heat treatment, and is about 120HV0.1.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太阳能光伏系统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TG132.3;TG15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峰;周晓明;穆松林;邹金文;;高温合金熔炼工艺讨论[J];材料导报;2012年07期

2 李秀艳;张建;戎利建;李依依;;Fe-Ni基合金中次生η相的析出机理[J];材料研究学报;2006年02期

3 郭岩;周荣灿;侯淑芳;张红军;林琳;;镍基合金的析出相及强化机制[J];金属热处理;2011年07期

4 郭建亭;;高温合金在能源工业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J];金属学报;2010年05期

5 陈思成;李长荣;杜振民;郭翠萍;李志风;张麦仓;;Ni基高温合金共格强化相平衡形状的能量分析[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2年12期

6 姚志浩;董建新;陈旭;张麦仓;郑磊;;GH738高温合金长期时效过程中γ'相演变规律[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3年01期

7 陈昊;董建新;张麦仓;;热处理工艺对铸造高温合金K480组织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2年07期

8 李清华,赵志力;真空冶金现状及发展前景[J];沈阳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9 张文林,孙涛,李娟莹;电子束熔炼及其设备[J];冶金设备;2003年04期

10 郭建亭;周兰章;袁超;侯介山;秦学智;;我国独创和独具特色的几种高温合金的组织和性能[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信昕;孙文儒;冯贞伟;祁峰;李晓光;杨洪才;胡壮麒;;热处理制度对GH706高温合金持久性能的影响[J];材料研究学报;2010年06期

2 刘文胜;龙路平;马运柱;;高纯钨研究现状及制备工艺方法综述[J];粉末冶金技术;2012年03期

3 贾国斌;尹中荣;;电子束技术在难熔金属行业的应用[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2年S2期

4 巩秀芳;杨功显;;燃气轮机热端部件用材[J];东方汽轮机;2010年04期

5 谭毅;石爽;;电子束技术在冶金精炼领域中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材料工程;2013年08期

6 李萍;李安娜;庞胜娇;赵杰;李廷举;;HR3C抗高温硫酸盐腐蚀行为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7 王珏;吴峗;董建新;张麦仓;谢锡善;徐芳泓;;700℃超超临界锅炉材料GH4700合金铸态组织及均匀化工艺[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3年09期

8 王珏;董建新;张麦仓;谢锡善;徐芳泓;;700℃超超临界锅炉材料GH4700合金热压缩行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11期

9 Mahdi Moshref-Javadi;Majid Belbasi;Seyed Hossein Seyedein;Mohammad Taghi Salehi;;Fabrication of (Ti,Hf)-rich NiTiHf Alloy Using Graphitic Mold and Crucible[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2014年03期

10 王岩;李亮;曾莉;郝文慧;王珏;;GH4700镍基高温合金TiN析出行为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3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任维丽;任忠鸣;房双;余建波;袁兆静;;强磁场下时效热处理对高温合金DZ417G组织和硬度的影响[A];第十二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戴炎彬;游碧龙;刘少光;苏茂;赵合勇;徐玉松;郦剑;;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板喷嘴高温冲蚀磨损性能的研究[A];2011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3 Zhaoxia Shi;Jianxin Dong;Maicang Zhang;;Microstructure and Hot Tearing Susceptibility of K418 and K419 Superalloy for Auto Turbocharger Turbine Wheel[A];中国材料大会2012第19分会场:高温合金论文集[C];2012年

4 Tingting Wang;Changshuai Wang;Jianting Guo;Lanzhang Zhou;;Stability of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GH984G Alloy during Long-term Thermal Exposure[A];中国材料大会2012第19分会场:高温合金论文集[C];2012年

5 陈光耀;贺进;孟德珍;吴广新;鲁雄刚;李重河;;SrZrO_3合成制备及其与TiNi熔体的界面反应[A];第十七届(2013年)全国冶金反应工程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3年

6 燕友增;任树样;陈晓亮;孙建新;呙文武;;发电机十字轴缺陷分析[A];纪念全国金属制品信息网建网40周年暨2014金属制品行业技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彪;Cr_3C_2颗粒增强高强高导铜基复合材料研制[D];南昌大学;2008年

2 肖树龙;钛合金低成本氧化物陶瓷型壳熔模精密铸造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3 姜大川;电子束熔炼提纯多晶硅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4 闫姝;超超临界机组非线性控制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5 马雄华;太阳能热发电莫来石—堇青石复合陶瓷管道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6 张素红;纯锆及铑锆金属间化合物结构与物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7 徐裕来;超超临界汽轮机叶片用高温合金Nimonic 80A成分优化、微结构及其高温强化机理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8 吕鹏;荷电粒子束辐照作用下若干光学器件及半导体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D];江苏大学;2014年

9 欧阳辰鑫;WC-MgO复合材料的热压烧结工艺与组织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10 马炳东;脉冲电流对高强度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及数值模拟分析[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旭;电子束熔炼冶金硅中杂质蒸发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谢红委;两种高温合金激光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2年

3 祖国庆;Ti对含Re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D];沈阳工业大学;2012年

4 赵永芹;类K445镍基合金的制备及组织与性能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5 徐云飞;冶金法制备太阳能级多晶硅工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洪波;含硅蒙乃尔合金的制备及组织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7 张慧敏;基于悬浮区熔技术的难熔金属生长控制系统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8 王富;含铝Monel合金的制备及组织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9 刘美;冶金法提纯多晶硅过程中氮化硅涂层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徐敏;太阳能硅制备过程湿法提纯工艺的实验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德忠,郭守仁,郭建亭,吴晰;铝、钛和铌对GH35A合金力学性能和组织结构的影响[J];材料工程;1992年S1期

2 赵双群,董建新,张麦仓,谢锡善;新型镍基高温合金在950℃和1000℃的氧化行为[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5年02期

3 姚志浩;董建新;张麦仓;郑磊;;GH864合金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关联性[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0年09期

4 高加强;洪杰;肖新星;刘俊亮;王起江;;9Cr-2W耐热钢的微观组织及析出相的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5 胡正飞;吴细毛;张斌;陆传镇;;长期服役的12%Cr马氏体耐热钢中的碳化物及其变化[J];动力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6 葛启录,肖振声,韩欢庆;高性能难熔材料在尖端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粉末冶金工业;2000年01期

7 国为民,冯涤;俄罗斯粉末高温合金工艺的研究和发展[J];粉末冶金工业;2000年01期

8 贾建;陶宇;张义文;张莹;刘建涛;;第三代粉末冶金高温合金René104的研究进展[J];粉末冶金工业;2007年03期

9 ;涡轮盘合金的蠕变—低周疲劳复合试验及寿命估算[J];机械工程材料;1979年02期

10 赵双群;谢锡善;;WASPALOY合金长期时效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和性能变化[J];机械工程材料;2006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德信;电子束熔炼生产钼电极工艺通过鉴定[J];玻璃纤维;1999年04期

2 史青,谷洪刚,宋月清,康志君;电子束熔炼法钼电极的特性分析[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00年06期

3 张文林,孙涛,李娟莹;电子束熔炼及其设备[J];冶金设备;2003年04期

4 马立蒲;刘为超;;电子束熔炼技术及其应用[J];有色金属加工;2008年06期

5 刘春东;张东辉;马轶群;李辉;;电子束熔炼技术及发展趋势浅析[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王步根;黄以平;;电子束熔炼多晶硅温度场的数值模拟[J];能源技术;2009年06期

7 姜大川;董伟;谭毅;王强;彭旭;李国斌;;电子束熔炼多晶硅对杂质铝去除机制研究[J];材料工程;2010年08期

8 席锦会;;电子束熔炼提纯钛及钽废料的研究[J];钛工业进展;2012年05期

9 尚再艳;张涛;陈明;朱晓光;刘红宾;何金江;;镍的电子束熔炼提纯研究[J];稀有金属;2013年01期

10 电炉研究所情报组;等离子体电子束熔炼(译文)[J];电炉;197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曹朝辉;;电子束熔炼的偏转、聚焦控制[A];2008全国第十三届自动化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2 曹朝辉;;电子束熔炼的偏转、聚焦控制[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颉维平;陈林;何季麟;;射频超导腔用高纯铌材的制取方法及发展[A];有色金属工业科学发展——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Takayuki Nishi;Yukio Ishizaka;Yusuke Nakano;;电子束熔炼法评定洁净钢中夹杂物[A];中国金属学会2003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3)[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姜大川;电子束熔炼提纯多晶硅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温书涛;电子束熔炼提纯多晶硅中热量传输和能量利用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2 刘业;电子束熔炼法提纯钨过程中杂质的去除工艺及其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3 王强;电子束熔炼提纯冶金级硅工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彭旭;电子束熔炼冶金硅中杂质蒸发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郭校亮;电子束熔炼与定向凝固技术耦合去除硅中杂质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247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4247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0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