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SMA智能梁结构振动控制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09 07:47
【摘要】:形状记忆合金(SMA)材料凭借其弹性模量大幅度温变特性被成功应用于智能梁结构变刚度振动控制。根据变刚度控制原理,制定合理的控制策略,成功降低了系统的稳态和瞬态振动响应。试验发现:所采用的Ti50Ni41Cu9三元记忆合金具有较高的热响应速率,在温度控制下相变前后弹性模量能够发生4倍以上变化;将记忆合金板安装于组合梁根部,能够显著调节结构的前3阶固有频率;通过对记忆合金进行变温操作,有效降低了系统共振状态的响应,并研究了变刚度速率对系统非线性特征和控制效果的影响;通过制定温度加载策略,成功实现了宽频段变频激励下智能梁瞬态振动响应的控制。研究结果表明,对记忆合金进行温度控制可以有效改变结构的固有频率并影响振动特性,跨越共振区时进行变刚度操作所导致的非线性特征能够有效分散主频振动能量,较快的刚度变化速率有助于振动响应的进一步降低。
[Abstract]:Shape memory alloy (SMA)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variable stiffness vibration control of intelligent beam structures because of its large elastic modulu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variable stiffness control, a reasonable control strategy is worked out, and the steady and transient vibration responses of the system are successfully reduced. It is found that the Ti50Ni41Cu9 ternary memory alloy has a high thermal response rate, and the elastic modulus can change more than 4 times before and after phase transformation under the control of temperature, and the first three natural frequencies of the structure can be significantly adjusted by installing the memory alloy plate at the root of the composite beam. Through the variable temperature operation of the memory alloy, the response of the resonance state of the system is effectively reduced,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variable stiffness rate on the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 effect of the system is studied, and the control of the transient vibration response of the intelligent beam under wide frequency conversion excitation is successfully realized by formulating the temperature loading strateg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emperature control of memory alloy can effectively change the natural frequency of the structure and affect the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caused by variable stiffness operation across the resonance region can effectively disperse the main frequency vibration energy, and the faster stiffness change rate is helpful to further reduce the vibration response.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5022,51475021)~~
【分类号】:TG139.6;V21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文杰;贾俊森;窦远明;;单自由度超弹性SMA减振结构随机振动理论研究[J];固体力学学报;2013年05期

2 Mohammad Mehdi Barzegari;Morteza Dardel;Alireza Fathi;;VIBRATION ANALYSIS OF A BEAM WITH EMBEDDED SHAPE MEMORY ALLOY WIRES[J];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2013年05期

3 任文杰;李宏男;;单自由度SMA阻尼结构在高斯白噪声激励下的平稳随机振动分析[J];工程力学;2014年02期

4 唐光海;张俊锋;曾群锋;董光能;杨华斌;;TiNi形状记忆合金低速冲击性能的数值模拟[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02期

5 朱宏平;周方圆;袁涌;;建筑隔震结构研究进展与分析[J];工程力学;2014年03期

6 毛晨曦;王大磊;王涛;李惠;;安装SMA阻尼器的钢筋混凝土连梁拟静力试验[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4年04期

7 陈云;陈奕柏;蒋欢军;杨东全;曹宝珠;;自复位耗能支撑研究进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4年05期

8 陈伟;包蕴斌;陈川辉;柏杨;叶旭初;;单辊旋淬法制备含Ti的Fe基形状记忆合金的组织与性能[J];功能材料;2015年03期

9 张茹远;阚前华;张娟;康国政;;形状记忆合金的力学及界面参数和体积分数对大块金属玻璃基复合材料增韧的影响[J];复合材料学报;2015年01期

10 Zheng Jie;Li Aiqun;Guo Tong;;Analy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n mild steel dampers with non-uniform vertical slits[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201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建;非线性不确定性结构自适应模糊分散控制理论与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凌育洪;自复位记忆合金阻尼器的数值模拟及工程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3 孙松建;连续梁桥地震损伤控制与数值模拟[D];天津大学;2012年

4 王炎;铁路减隔震桥梁地震反应分析及易损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5 宋卿争;复合加载下NiTi合金力学特性和相变波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6 廖国江;磁流变弹性体的力学性能及其在振动控制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7 龙血松;NiTi 形状记忆合金微—宏观本构模型及其应用[D];重庆大学;2014年

8 陈以金;变体飞行器柔性蒙皮及支撑结构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9 何小辉;钢框架新型耗能梁柱节点滞回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东;精密机床的试验模态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林超;多孔交联聚苯醚—环氧聚合物微球的合成及其在氰酸酯树脂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3年

3 马奎;NiTi形状记忆合金棒的受限回复与加热试验及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4 代红涛;SMA阻尼器耗能减震结构的数值模拟[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刘心洁;隔板式钢铅组合耗能器的耗能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6 王振营;带SMA自复位连梁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7 肖宇;超弹性NiTi合金/聚氨酯阻尼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8 颜家福;JB30/15冲击试验机有限元分析及改进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9 王大磊;连梁中安装SMA阻尼器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试验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3年

10 胡志炜;印前设备辊筒的动力学技术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卫东;;变刚度控制的收敛性与稳态特性分析[J];冶金自动化;2008年03期

2 王君,王国栋;厚度计型变刚度控制系统研究[J];轧钢;2001年06期

3 夏季,曾国英,刘继光,杨乾华,文代名,肖九一,宋红文;三维振动强化抛光振动台变刚度弹性支承调谐固频的探讨[J];机械设计;2004年06期

4 冯侃;励争;高桂云;苏先樾;;变刚度复杂梁结构损伤检测方法研究[J];应用数学和力学;2011年04期

5 张进之;动态设定型变刚度厚控方法的效果分析[J];重型机械;1998年01期

6 宋红文;夏季;刘继光;;基于CE三维振动强化抛光装置变刚度调节系统设计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6年01期

7 王民,费仁元,杨建武,吴季茂,关剑,刘璇;基于电流变材料的变刚度切削颤振在线控制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8 钟云峰;谭树彬;徐心和;;板带轧机AGC变刚度控制的研究[J];冶金设备;2006年01期

9 曾国英;;共振在异型曲面零件强化抛光中的应用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6年02期

10 张进之;;动态设定型变刚度厚控方法(DAGC)推广应用[J];冶金设备;2007年04期



本文编号:25119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5119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0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