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适应滤波的超声杂波抑制方法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5002,51005056) 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LBH-Q13079)
【分类号】:TG115.28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迟大钊;刚铁;姚英学;袁媛;盛朝阳;;一种基于超声TOFD法的近表面缺陷检测模式[J];焊接学报;2011年02期
2 迟大钊;刚铁;高双胜;;超声TOFD法检测信号相位识别技术[J];焊接学报;2011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迟大钊;基于超声TOFD法的焊缝缺陷表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煜;白兴宇;陈万海;;一种新的频率选择性信道下V-BLAST检测算法[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7年07期
2 何丽君;;小波分析在焊接过程控制及缺陷无损检测中的应用[J];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2011年03期
3 迟大钊;刚铁;姚英学;袁媛;盛朝阳;;一种基于超声TOFD法的近表面缺陷检测模式[J];焊接学报;2011年02期
4 迟大钊;刚铁;;一种基于WMM的超声信号噪声抑制新方法[J];焊接学报;2011年08期
5 林乃昌;杨晓翔;唐旭晟;朱志彬;;基于Gabor小波的TOFD图像缺陷识别研究[J];机电工程;2013年12期
6 林乃昌;杨晓翔;林文剑;朱志彬;;基于抛物线拟合的TOFD图像缺陷检测[J];焊接学报;2014年06期
7 陶京新;卢超;刘松平;;薄板焊缝中超声TOFD检测方法浅析[J];航空制造技术;2014年20期
8 丛森;刚铁;张佳莹;盛朝阳;;LFM激励信号在超声TOFD检测中的应用[J];焊接学报;2015年02期
9 迟大钊;刚铁;赵立彬;;线聚焦超声波法焊接缺陷识别[J];焊接学报;2015年05期
10 迟大钊;刚铁;;基于超声杂波抑制的缺陷检测[J];焊接学报;2015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文强;透射时差法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与系统实现[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2 谭家杰;室内LED可见光MIMO通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姜煜;MIMO信道下V-BLAST接收机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4 迟大钊;基于超声TOFD法的焊缝缺陷表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5 周红明;薄材焊缝自动化超声TOFD成像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6 张俊;超声声场计算与检测可靠性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李冬青,张忠典,张益民;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在焊接中的应用与展望[J];焊接;2005年06期
2 张莎莎;谷延锋;张钧萍;张晔;;一种基于量子遗传算法的红外图像分割方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9期
3 刚铁,,吴林;焊接缺陷的超声回波特征分析与模式识别[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4 文莉,刘正士,葛运建;小波去噪的几种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5 迟大钊;刚铁;袁媛;吕品;;面状缺陷超声TOFD法信号和图像的特征与识别[J];焊接学报;2005年11期
6 赵新玉;刚铁;袁媛;;薄钢板点焊接头超声信号分析[J];焊接学报;2005年11期
7 高双胜;刚铁;王军;郭小罗;;电子束焊缝超声无损检测声场特性及回波特征[J];焊接学报;2006年02期
8 栾亦琳;刚铁;闫久春;;铝基复合材料超声波辅助钎焊质量评价[J];焊接学报;2006年06期
9 黄琳;陶纯堪;;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中断层图像的混合增强处理[J];红外技术;2006年07期
10 张永亮;卢焕章;;基于图像局部熵的红外图像分割方法[J];红外技术;2006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林莉;合金钢显微组织超声无损表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2 徐海祥;基于支持向量机方法的图像分割与目标分类[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迟大钊;基于超声TOFD法的焊缝缺陷表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金双;李晓峰;李在铭;;基于Fuller核的背景杂波抑制方法[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蓓;刘家学;吴仁彪;;探地雷达子空间地杂波抑制方法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5)论文集[C];2005年
2 吴仁彪;刘家学;张蓓;;探地雷达地杂波抑制方法研究进展[A];第十二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5)论文集[C];2005年
3 王玲;逯贵祯;肖怀宝;;一种适合机载多通道SAR低速目标的地杂波抑制新方法[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吴巍 李宏宇;203所宽带捷变频信号源填补国内空白[N];中国航天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伍勇;空时自适应杂波抑制[D];清华大学;2008年
2 曹杨;机载雷达非自适应杂波抑制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吴宏刚;时空非平稳强杂波抑制与微弱运动目标检测技术[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4 张增辉;天基雷达空时自适应杂波抑制技术[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文驰;基于目标杂波区分的杂波抑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窦道祥;MIMO-OTH雷达中的多模传播与杂波抑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史洋;基于微弱目标检测的图像背景杂波抑制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4 张媛;机载杂波抑制实时处理器的研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5 师浩斌;雷达信号杂波抑制方法的研究及其实现[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6 阮龙;窄带雷达飞机目标分类方法和杂波抑制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7 范巧艳;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背景杂波抑制技术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8 尤伟;超声彩色血流成像系统中的杂波抑制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喻婷婷;自适应杂波抑制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刘颉武;穿墙雷达信息处理及实现技术[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470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547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