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Zr基大块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的超塑性变形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4 12:25
【摘要】:Zr基非晶合金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弹性极限以及抗腐蚀耐磨损等优异性能,但是它在常温下塑性较差并且难以成形加工,这成为阻碍其作为结构材料应用的一个瓶颈。Zr基非晶合金虽然室温塑性较差,但其在过冷液相区具有良好的超塑性变形能力。基于这个特性,本文通过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两个主要影响超塑性变形的重要因素,研究了Zr_(42.1)Ti_(12.9)Cu_(11.5)Ni_(10.2)Be_(23.3)(Vit1)和Zr_(30.2)Ti_(32.9)2.9 Cu_9Ni_(5.3)Be_(22.6)(ZT3)非晶合金在各自过冷液相区的超塑性变形行为,并对变形后的非晶合金进行了XRD、SEM、宏观断裂、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和晶化机理的分析研究。实验表明,Vit1和ZT3两种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内可以进行效果优异的超塑性变形,只要施加较小的压力就足以获得明显的变形。通过DSC分别确定Vit1和ZT3玻璃转变温度区间为365-417℃和338-382℃,再通过等温晶化实验确定大致的晶化所需时间,从而进一步确定超塑性变形过程所需的温度区间和测试时长。恰当的应变速率为5×10~-44 s~(-1)-1×10~-22 s~(-1),应变速率太快就会引发试样断裂,反之因为加热时间过长,试样容易晶化。两种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内的超塑形变形行为与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有很大的因果关系。高温和低应变速率时,非晶合金为牛顿流变,最大应力值和流变应力都比较低,反之,非晶合金由牛顿流变向非牛顿流变转变,最大应力值和流变应力都比较高。通过Vit1和ZT3在有差异的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条件下的测试获得:(1)在恒定应变速率不同温度下的超塑性变形,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非晶合金的最大应力值和流变应力相应降低。(2)在恒定温度不同应变速率下的超塑性变形,随着应变速率的降低,非晶合金的最大应力值和流变应力相应降低。通过XRD对经历不同变形过程的非晶合金进行了探讨:超塑性成形后的样品大致上仍为非晶结构,晶化现象不明显。超塑性变形后的试样硬度值升高,与合金晶化有关。与Vit1相比,ZT3有少量晶化现象,在超塑性实验中,ZT3试样发生了多次断裂现象,而且通过后期硬度测试时也能发现超塑性变形后ZT3样品明显比Vit1样品脆性更高,更易断裂。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G139.8
【图文】:

大块非晶合金,年份,非晶合金,厚度


基非晶合金进行了重新实验,凭借用铜代替镍的手段制备得到了合金[24, 25],也是现阶段为止玻璃形成能力最突出的非晶合金。2n 带领团队[26]凭借原位内生的手段获得了一种性能优异的 Zr 基非将这种非晶合金的塑形提高了很多,对于攻克非晶合金的的室温一大步。国内也对非晶合金进行了非常多的探索和研究,哈工大的沈军带发将 Fe 基非晶的棒材尺寸增加到 16 mm[27]。Ma 通过实验得到了晶棒材尺寸能达到 25 mm[28]。2010 年,中科院金属所张海峰教授有很强非晶形成能力的 Zr 基非晶合金[29],非晶棒材尺寸能达到 5ZT3,一方面大大缩短了国内非晶发展同世界非晶发展的距离,更晶合金在工程上的实际应用的推进。乔君威带领团队在非晶复合的研究并对其变形机理进行了分析,为非晶复合材料的发展做出 1-1 是各种大块非晶合金体系的临界铸造厚度与其发现年份的关系

万能试验机


第 2 章 实验方法于一定的载荷下进行变形,并控制加载速度,从而得到应力-应变曲线过浇铸手段得到所需的 3 非晶棒,并通过线切割获得本实验需要的长 的压缩试样,具体为长 6 mm,直径为 3 mm,用固定卡具将试样固定用砂纸进行打磨处理,将两头的线切割痕迹以及氧化层处理掉并进行理,打磨过程中要控制好力度,保证圆柱体两边平行。制好试样后利和计算机测试软件,得到相关的应力-应变曲线。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性以及可重复性,每一个组分的合金选择 3 个样品进行重复测试。

变形图,非晶合金,应变速率,温度关系


第 3 章 Zr41.2Ti13.8Cu12.5Ni10Be22.5和 Zr30.2Ti32.9Cu9Ni5.3Be22.6的热物性参数和常温压缩实验第3章 Zr41.2Ti13.8Cu12.5Ni10Be22.5和Zr30.2Ti32.9Cu9Ni5.3Be22的热物性参数和常温压缩实验3.1 非晶合金的塑性变形不同类型塑性变形是不可逆的和跟随时间变化的,非晶合金的塑性变形可以分为均匀变形和非均匀变形。如图 3-1 所示,非均匀变形往往会发生在应变速率比较高的时候和低于玻璃转变点的温度区间里。变形过程里生成的宽度达到 20 至 30 nm 剪切带会导致晶化现象的出现[72]以及出现熔融现象[73]。对于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的超塑性变形,很多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的研究结论,现在还没有取得统一的观点。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桂红,宗士增,邱亚峰,吴辉文;亚共析20CrMnTiA钢的超塑性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2 王高潮,刘振华,熊洪淼,孙俊明,刘新宇;Ti-15-3合金超塑性拉伸变形过程的计算机优化控制[J];江西科学;1997年04期

3 马济民;;两相钛合金超塑性变形机理的研究[J];航空材料;1986年02期

4 马济民;两相钛合金超塑性变形机理的研究[J];航空材料;1986年02期

5 陈浦泉;赵敏;;Mg-5.26Zn-0.45Zr合金超塑性变形的力学特性及显微组织的研究[J];金属科学与工艺;1987年03期

6 陈浦泉;金涛;;铍青铜(QBe2)超塑性的研究[J];电子工艺技术;1987年04期

7 王富耻;张吉人;王仲仁;;5CrMnMo钢模具型腔超塑性挤压成形的研究[J];新技术新工艺;1987年04期

8 杨金凤;邵元智;;超硬铝LC9合金的超塑性研究[J];金属科学与工艺;1987年02期

9 陈浦泉;赵敏;;镁合金超塑性变形的复合机制[J];金属学报;1987年04期

10 松尾守;王戈;;超塑性铝合金在飞机上的应用[J];轻金属;198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义斌;梁继业;何广忠;杨超;王国峰;;轨道交通用国产供货态5083铝合金超塑性研究[A];创新塑性加工技术,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第十五届全国塑性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七届全球华人塑性加工技术交流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7年

2 宋美娟;汪凌云;;镁合金超塑性与损伤研究的现状及展望[A];全国第十二届轻合金加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3 于秋颖;董建新;姚志浩;张盼达;;难变形GH4720Li合金超塑性变形行为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摘要文集[C];2015年

4 张诗昌;宗钦;;高应变速率超塑性变形理论的研究进展[A];2007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材料导报》编委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赵子博;葛敬鲁;陈志勇;王清江;刘建荣;;Ti-55钛合金板材的超塑性变形行为[A];第十四届全国钛及钛合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李钊;王涛;付书红;张勇;;GH4720Li合金超塑性变形及断裂行为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C];2015年

7 李钊;王涛;付书红;张勇;赵宇新;;GH4720Li合金超塑性变形及断裂行为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摘要文集[C];2015年

8 张宁;王耀奇;李志强;侯红亮;;7B04铝合金高温变形性能研究[A];第八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8年

9 王新;卢斌;王娟华;王俭;王红武;陈永辉;;退火态Ti_2AlNb合金板材的超塑性变形行为[A];第十四届全国钛及钛合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10 张保良;魏铮;黄月珑;;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超塑性若干问题探讨[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锻压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罗晔;超塑性中锰钢的研究进展[N];世界金属导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文;搅拌摩擦加工镁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2 索忠林;金属塑性与超塑性拉伸失稳及其力学解析[D];吉林大学;2006年

3 金泉林;金属细晶超塑本构方程及应用[D];清华大学;1991年

4 刘志义;铝锂合金电致高速超塑性[D];东北大学;1993年

5 罗应兵;轻合金超塑性变形机理与成形工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管志平;超塑性拉伸变形定量力学解析[D];吉林大学;2008年

7 唐淳;高温及外场作用下碳纳米管大变形物理力学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8 于照鹏;轧制超塑性Mg-9Al-1Zn-0.4Sn镁合金组织演化与变形机制[D];吉林大学;2017年

9 祖宇飞;TiO_2掺杂Al_2O_3-ZrO_2复相陶瓷烧结及超塑变形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10 刘旭贺;超轻超塑性镁锂合金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文超;Zr基大块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的超塑性变形研究[D];燕山大学;2018年

2 周碧晋;镁锂合金超塑性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3 尹斌;铝合金超塑性及导电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4 张恩波;镁-铝-锌系镁合金的细晶轧制工艺及高温超塑性变形行为[D];吉林大学;2015年

5 李悦;粗晶Ti40阻燃钛合金超塑性变形行为及组织协调机制研究[D];长安大学;2018年

6 毛瑞鹏;Ti基块体非晶复合材料的腐蚀、力学与超塑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8年

7 江训焱;氢热处理对钛合金激光焊接头超塑性变形均匀性的影响[D];南昌航空大学;2018年

8 杨裕泉;挤压态AZ91镁合金恒温超塑性压缩及超塑性焊接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年

9 温学;铝锌镁铜合金超塑性及空洞行为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10 徐远刚;TB8钛合金形变诱导超塑性成形技术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930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7930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b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