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导轨安装结合面接触电阻测量研究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1-01-10 16:49
  基于简化的导轨安装结合面的接触模型,得到结合面接触电阻与接触面积关系式。设计立柱上的导轨安装结合面接触电阻测量实验,通过电阻值判断结合面各位置的接触状态。基于结合面接触刚度与接触面积的关系,通过锤击法实验获得立柱上导轨安装结合面各处的固有频率,证明设计的测量接触电阻方法能切实地用于判断导轨安装结合面的接触状态。基于设计的接触电阻测量方法,对不同加工方法加工的导轨安装面进行加工质量比较。 

【文章来源】:机械设计与研究. 2020,36(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导轨安装结合面接触电阻测量研究及应用


导轨安装面与

电路图,导轨,立柱,电阻


安装在加工中心立柱上的直线导轨见图2。以该直线导轨为实验对象,加工中心的导轨安装面采用刮研工艺加工。结合前述建立的导轨安装结合面接触电阻物理模型,设计接触电阻测量实验。首先,电阻的测量通常利用公式 R= U Ι ,测量电阻两端电压与流经电阻的电流间接计算得到。接着,在实际测量中,无法仅仅测量结合面接触部分的电阻,测量电阻必然会串联部分导轨电阻与部分导轨安装面电阻。然后,考虑到接触电阻为微小量,且接触状态不同的接触面的接触电阻差异量小,测量结果易受到导线电阻影响而导致结果误差较大。故采用开尔文四线法测量,减少导线电阻带来的测量误差,测量电路图如图3所示。

电路图,接触电阻,电路图,电阻


以该直线导轨为实验对象,加工中心的导轨安装面采用刮研工艺加工。结合前述建立的导轨安装结合面接触电阻物理模型,设计接触电阻测量实验。首先,电阻的测量通常利用公式 R= U Ι ,测量电阻两端电压与流经电阻的电流间接计算得到。接着,在实际测量中,无法仅仅测量结合面接触部分的电阻,测量电阻必然会串联部分导轨电阻与部分导轨安装面电阻。然后,考虑到接触电阻为微小量,且接触状态不同的接触面的接触电阻差异量小,测量结果易受到导线电阻影响而导致结果误差较大。故采用开尔文四线法测量,减少导线电阻带来的测量误差,测量电路图如图3所示。图3中:I为恒流源电源电流,V为电压表,r为导线电阻,RJ为实际接触电阻,RS为导轨部分电阻,RC为立柱部分电阻,测量得到的接触电阻为RJ+RS+RC。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立式加工中心直线导轨装配工艺方法研究[J]. 蒙军,张磊.  中国设备工程. 2019(14)
[2]连接件非均匀面压结合部动态性能建模与分析[J]. 罗炜智,姚振强,黄海涛.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18(04)
[3]重载下滚动直线导轨副的接触特性[J]. 田红亮,余媛,杜义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8(09)
[4]机械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和阻尼的理论模型[J]. 傅卫平,娄雷亭,高志强,王雯,吴洁蓓.  机械工程学报. 2017(09)
[5]机械结合面法向动态接触刚度理论模型与试验研究[J]. 王雯,吴洁蓓,傅卫平,高志强,杨红平,田小龙,李鹏阳.  机械工程学报. 2016(13)
[6]考虑弹塑性变形机制的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建模[J]. 张学良,陈永会,温淑花,兰国生,丁红钦,王南山,张宗阳.  振动工程学报. 2015(01)
[7]机械结合面动态特性影响因素的研究[J]. 毋存祥,钱炜.  现代制造工程. 2014(09)
[8]基于分形几何与接触力学理论的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计算模型[J]. 杨红平,傅卫平,王雯,杨世强,李鹏阳,王伟.  机械工程学报. 2013(01)
[9]粗糙平面接触刚度的研究[J]. 饶柱石,夏松波,汪光明.  机械强度. 1994(02)
[10]粗糙表面接触研究进展[J]. 吴承伟.  力学进展. 1991(01)

硕士论文
[1]机械结合面接触刚度研究[D]. 党会鸿.大连理工大学 2015



本文编号:29690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9690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a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