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状WC晶粒硬质合金制备及其表面渗碳技术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7 18:19
本文采用真空烧结法制备了板状WC晶粒硬质合金。通过DSC、XRD、SEM、EDS等手段系统研究了烧结过程中板状硬质相形成与生长机理以及化学组成对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择性能较优的板状硬质相晶粒硬质合金作为基体,采用表面渗碳技术制备梯度结构的板状硬质相晶粒硬质合金。首先研究了烧结过程中板状硬质相形成与生长阶段的相变与显微组织的演变,结果表明:在固相烧结阶段(700℃1200℃),大部分扁平化W粉颗粒可以直接与C反应生成板状WC,少部分W粉颗粒与Co、C作用形成η相;η相进一步与C反应生成WC、Co的过程对板状WC晶粒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固相烧结阶段形成的细小等轴状硬质相在随后的液相烧结阶段通过溶解-析出过程在粗大的板条状WC晶粒表面析出。随后研究了1200℃1400℃升温速率对硬质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合金硬质相晶粒平均尺寸下降、长厚比先增加后下降,硬度及抗弯强度先增加后下降,断裂韧性下降。当升温速率为3℃/min时,硬质合金综合力学性能较佳。研究了C含量、NbC添加量和TaC添加量对板状W...
【文章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板状WC晶粒硬质合金的特点
1.3 板状WC晶粒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
1.3.1 利用WC晶粒在烧结过程中的异常长大形成板状WC晶粒
1.3.2 合成WC孪晶形成板状WC晶粒
1.3.3 加入板状WC晶粒晶种
1.3.4 以“W+石墨+Co”混合粉为原料经化学反应制备板状WC晶粒硬质合金
1.3.5 以“Co_xW_yC_z化合物+C”混合粉为原料制备
1.4 硬质合金中常用金属碳化物添加剂及其作用
1.4.1 VC、Cr_3C_2的作用
1.4.2 TaC的作用
1.4.3 NbC的作用
1.5 梯度结构硬质合金的特点及制备方法
1.5.1 构造法
1.5.2 传输法
1.6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1.7 本文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成分设计
2.3 实验材料的制备流程
2.3.1 硬质合金基体的制备
2.3.2 硬质合金的渗碳处理
2.4 实验材料的测试与分析
2.4.1 力学性能测试
2.4.2 差热分析
2.4.3 物相分析
2.4.4 显微组织形貌及成分分析
第三章 板状WC晶粒硬质合金烧结过程中显微组织演变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3 烧结过程中的相变及显微组织演变研究
3.3.1 烧结过程中的热分析
3.3.2 固相烧结阶段的相变及显微组织演变
3.3.3 液相烧结阶段相变及显微组织演变
3.4 1200℃~1400℃阶段升温速率对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3.4.1 1200℃~1400℃阶段升温速率对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3.4.2 1200℃~1400℃阶段升温速率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化学成分对板状WC晶粒硬质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3 C含量对板状硬质相晶粒硬质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4.3.1 C含量对合金相组成的影响
4.3.2 C含量对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4.3.3 C含量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4.4 NbC添加量对板状硬质相晶粒硬质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4.4.1 混合料的热分析
4.4.2 NbC添加量对合金相组成的影响
4.4.3 NbC添加量对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4.4.4 NbC添加量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4.5 TaC添加量对板状WC晶粒硬质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4.5.1 混合料的热分析
4.5.2 TaC添加量对合金相组成的影响
4.5.3 TaC添加量对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4.5.4 TaC添加量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板状WC晶粒硬质合金表面渗碳技术的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方法
5.3 渗碳处理对板状WC晶粒硬质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影响
5.3.1 渗碳后合金表面相组成
5.3.2 渗碳后板状WC晶粒硬质合金成分分布及显微组织
5.3.3 渗碳后板状WC晶粒硬质合金的力学性能
5.4 基体碳含量对板状WC晶粒硬质合金梯度结构形成的影响
5.5 主要工艺参数对板状WC晶粒硬质合金梯度层形成的影响
5.5.1 渗碳温度对板状WC晶粒硬质合金梯度层形成的影响
5.5.2 渗碳压力对板状WC晶粒硬质合金梯度层形成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全文主要结论
6.2 全文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η相粉末的制备及烧结工艺对板状WC晶粒的影响[J]. 郭瑜,李志友,李烨. 粉末冶金技术. 2017(01)
[2]新型含片状晶WC-10%Co硬质合金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 雷纯鹏,马运柱,刘文胜,刘阳. 稀有金属. 2017(04)
[3]VC添加量对纳米晶硬质合金的制备及性能影响[J]. 刘雪梅,王海滨,宋晓艳,王西龙,李玉玺.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6(02)
[4]固相烧结阶段的升温速率对板状WC晶粒硬质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 涂彦坤,郑勇,赵毅杰,朱林正,黄琦. 硬质合金. 2015(04)
[5]合金碳含量和烧结气氛对WC-6%Co超细硬质合金表面形貌及成分的影响[J]. 刘小胡,时凯华,闵召宇,杨新宇,廖军,吴翔. 稀有金属. 2015(09)
[6]WC-Co硬质合金最新进展[J]. 张卫兵,刘向中,陈振华,陈鼎,彭程. 稀有金属. 2015(02)
[7]气氛烧结法制备WC-Co梯度硬质合金的研究进展[J]. 孙卫权,原一高,王焱坤,白佳声,车俊华. 硬质合金. 2014(06)
[8]过渡族金属碳化物在WC-Co硬质合金中的界面偏析与固溶行为[J]. 张立,王喆,陈述,冯于平,柯荣现,万庆磊. 硬质合金. 2014(01)
[9]超粗晶硬质合金的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J]. 吴冲浒,聂洪波,曾祺森,肖满斗.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3(02)
[10]Cr、V、Ta添加剂对超粗晶和特粗晶硬质合金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J]. 马鋆,张立,南晴,解明伟,冯于平,雷霆.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2(06)
博士论文
[1]钨钴类超细硬质合金刀具及其切削性能研究[D]. 程剑兵.北京理工大学 2015
[2]纳米晶WC-Co硬质合金的微结构与性能研究[D]. 高杨.北京工业大学 2014
[3]WC-Co硬质合金的微波烧结制备研究[D]. 鲍瑞.中南大学 2013
[4]WC-Co梯度硬质合金的设计、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肖逸锋.中南大学 2008
[5]梯度结构硬质合金的制备原理及梯度形成机理研究[D]. 羊建高.中南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超细晶WC-10Co硬质合金研究[D]. 陈宇.南京理工大学 2016
[2]新型粘结相板状WC晶粒硬质合金的制备[D]. 涂彦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
[3]无η相梯度超细硬质合金制备技术的研究[D]. 张肖肖.东华大学 2013
[4]添加剂对超、特粗晶硬质合金及其Co粘结相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D]. 程鑫.中南大学 2012
[5]添加剂对超粗晶及特粗晶硬质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D]. 马鋆.中南大学 2012
[6]WC-Co梯度结构硬质合金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D]. 李亚林.中南大学 2012
[7]超细WC粉末的制备及其烧结体的性能研究[D]. 罗金华.成都理工大学 2009
[8]超细硬质合金晶粒长大抑制剂优化及烧结工艺的研究[D]. 龙坚战.四川大学 2005
[9]气氛负压渗碳制备钴梯度硬质合金的研究[D]. 严武华.中南大学 2004
[10]亚微米硬质合金制备过程中碳含量的控制研究[D]. 肖仲文.机械科学研究院 2004
本文编号:3192220
【文章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板状WC晶粒硬质合金的特点
1.3 板状WC晶粒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
1.3.1 利用WC晶粒在烧结过程中的异常长大形成板状WC晶粒
1.3.2 合成WC孪晶形成板状WC晶粒
1.3.3 加入板状WC晶粒晶种
1.3.4 以“W+石墨+Co”混合粉为原料经化学反应制备板状WC晶粒硬质合金
1.3.5 以“Co_xW_yC_z化合物+C”混合粉为原料制备
1.4 硬质合金中常用金属碳化物添加剂及其作用
1.4.1 VC、Cr_3C_2的作用
1.4.2 TaC的作用
1.4.3 NbC的作用
1.5 梯度结构硬质合金的特点及制备方法
1.5.1 构造法
1.5.2 传输法
1.6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1.7 本文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成分设计
2.3 实验材料的制备流程
2.3.1 硬质合金基体的制备
2.3.2 硬质合金的渗碳处理
2.4 实验材料的测试与分析
2.4.1 力学性能测试
2.4.2 差热分析
2.4.3 物相分析
2.4.4 显微组织形貌及成分分析
第三章 板状WC晶粒硬质合金烧结过程中显微组织演变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3 烧结过程中的相变及显微组织演变研究
3.3.1 烧结过程中的热分析
3.3.2 固相烧结阶段的相变及显微组织演变
3.3.3 液相烧结阶段相变及显微组织演变
3.4 1200℃~1400℃阶段升温速率对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3.4.1 1200℃~1400℃阶段升温速率对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3.4.2 1200℃~1400℃阶段升温速率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化学成分对板状WC晶粒硬质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3 C含量对板状硬质相晶粒硬质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4.3.1 C含量对合金相组成的影响
4.3.2 C含量对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4.3.3 C含量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4.4 NbC添加量对板状硬质相晶粒硬质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4.4.1 混合料的热分析
4.4.2 NbC添加量对合金相组成的影响
4.4.3 NbC添加量对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4.4.4 NbC添加量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4.5 TaC添加量对板状WC晶粒硬质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4.5.1 混合料的热分析
4.5.2 TaC添加量对合金相组成的影响
4.5.3 TaC添加量对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4.5.4 TaC添加量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板状WC晶粒硬质合金表面渗碳技术的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方法
5.3 渗碳处理对板状WC晶粒硬质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影响
5.3.1 渗碳后合金表面相组成
5.3.2 渗碳后板状WC晶粒硬质合金成分分布及显微组织
5.3.3 渗碳后板状WC晶粒硬质合金的力学性能
5.4 基体碳含量对板状WC晶粒硬质合金梯度结构形成的影响
5.5 主要工艺参数对板状WC晶粒硬质合金梯度层形成的影响
5.5.1 渗碳温度对板状WC晶粒硬质合金梯度层形成的影响
5.5.2 渗碳压力对板状WC晶粒硬质合金梯度层形成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全文主要结论
6.2 全文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η相粉末的制备及烧结工艺对板状WC晶粒的影响[J]. 郭瑜,李志友,李烨. 粉末冶金技术. 2017(01)
[2]新型含片状晶WC-10%Co硬质合金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 雷纯鹏,马运柱,刘文胜,刘阳. 稀有金属. 2017(04)
[3]VC添加量对纳米晶硬质合金的制备及性能影响[J]. 刘雪梅,王海滨,宋晓艳,王西龙,李玉玺.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6(02)
[4]固相烧结阶段的升温速率对板状WC晶粒硬质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 涂彦坤,郑勇,赵毅杰,朱林正,黄琦. 硬质合金. 2015(04)
[5]合金碳含量和烧结气氛对WC-6%Co超细硬质合金表面形貌及成分的影响[J]. 刘小胡,时凯华,闵召宇,杨新宇,廖军,吴翔. 稀有金属. 2015(09)
[6]WC-Co硬质合金最新进展[J]. 张卫兵,刘向中,陈振华,陈鼎,彭程. 稀有金属. 2015(02)
[7]气氛烧结法制备WC-Co梯度硬质合金的研究进展[J]. 孙卫权,原一高,王焱坤,白佳声,车俊华. 硬质合金. 2014(06)
[8]过渡族金属碳化物在WC-Co硬质合金中的界面偏析与固溶行为[J]. 张立,王喆,陈述,冯于平,柯荣现,万庆磊. 硬质合金. 2014(01)
[9]超粗晶硬质合金的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J]. 吴冲浒,聂洪波,曾祺森,肖满斗.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3(02)
[10]Cr、V、Ta添加剂对超粗晶和特粗晶硬质合金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J]. 马鋆,张立,南晴,解明伟,冯于平,雷霆.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2(06)
博士论文
[1]钨钴类超细硬质合金刀具及其切削性能研究[D]. 程剑兵.北京理工大学 2015
[2]纳米晶WC-Co硬质合金的微结构与性能研究[D]. 高杨.北京工业大学 2014
[3]WC-Co硬质合金的微波烧结制备研究[D]. 鲍瑞.中南大学 2013
[4]WC-Co梯度硬质合金的设计、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肖逸锋.中南大学 2008
[5]梯度结构硬质合金的制备原理及梯度形成机理研究[D]. 羊建高.中南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超细晶WC-10Co硬质合金研究[D]. 陈宇.南京理工大学 2016
[2]新型粘结相板状WC晶粒硬质合金的制备[D]. 涂彦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
[3]无η相梯度超细硬质合金制备技术的研究[D]. 张肖肖.东华大学 2013
[4]添加剂对超、特粗晶硬质合金及其Co粘结相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D]. 程鑫.中南大学 2012
[5]添加剂对超粗晶及特粗晶硬质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D]. 马鋆.中南大学 2012
[6]WC-Co梯度结构硬质合金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D]. 李亚林.中南大学 2012
[7]超细WC粉末的制备及其烧结体的性能研究[D]. 罗金华.成都理工大学 2009
[8]超细硬质合金晶粒长大抑制剂优化及烧结工艺的研究[D]. 龙坚战.四川大学 2005
[9]气氛负压渗碳制备钴梯度硬质合金的研究[D]. 严武华.中南大学 2004
[10]亚微米硬质合金制备过程中碳含量的控制研究[D]. 肖仲文.机械科学研究院 2004
本文编号:31922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3192220.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