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对Cu-14Fe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0-23 16:37
采用真空感应电炉熔炼制备了Cu-14Fe合金铸锭,利用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透射电镜及能谱分析仪,研究了C对Cu-14Fe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C的加入使得Cu-14Fe合金中富Fe相呈球状,且较为均匀地分布于Cu基体中。富Fe相是以α-Fe形式存在,且富Fe相中分布着大量纳米尺度的Cu颗粒。此外,C还可促进富Fe相析出,降低Fe在基体中的固溶度。
【文章来源】: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20,40(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不同C含量的Cu-14Fe合金的X射线衍射图
图2为Cu-14Fe-0.01C合金的凝固组织,其中灰色组织为铜基体,黑色组织及颗粒组织为富Fe相。从高分辨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富Fe相是以α-Fe存在,见图2a。Cu基体中存在微米级的富Fe相球,且富Fe相中含有大量的球状Cu颗粒,见图2b。由Cu-Fe合金二元相图可知,在液相线温度以下存在亚稳不混溶间隙区间。在Cu-14Fe合金凝固过程中,当温度降低到临界点时,单相熔体发生液相分离[17]。液相中将发生溶质再分配。随着溶质原子在液相中快速分散,单一的Cu-14Fe液相被分散成富Fe相和富Cu相。随着温度降低,为减少界面能形成球状富Fe相,并被外围基体包围。XIONG L等[14]采用CALPHAD方法计算了CuFe-C相图,发现随着C含量的增加,Cu-Fe合金不混溶区间扩大,并且形成稳定的不混溶区。在Cu-14Fe合金中,当C含量分别为0.05%、0.2%和0.7%时对应液相分离的温度是2 120、2 260和2 280 K,较Cu-14Fe合金的液相分离温度(1 800K)明显提高。由此可见,球状富Fe相的析出与C含量密切相关。2.3 C含量对富Fe相形态与分布的影响
图3为不同C含量的Cu-14Fe合金的微观组织。可以看出,C含量为0.01%时,有大量颗粒状Fe相析出,局部存在较大尺寸的富Fe相析出,且析出相分布不均匀。C含量为0.05%,析出相尺寸明显增大,且析出相分布较为均匀。C含量为0.2%时,析出粒子数量最多,尺寸细小且分布均匀。C含量为0.7%时,析出相尺寸明显粗大,且析出相有明显聚集趋势。可见随着C含量增加,Cu-14Fe合金中的颗粒状Fe的析出相不断增加,分布较为均匀,C含量为0.2%时铸态组织最佳。由此可以推断,C的加入使得Cu-14Fe合金中Fe相析出增强。2.4 C含量对Cu-14Fe合金基体中Fe的固溶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过冷Cu-Fe包晶合金熔体的组织演化机制[J]. 孙晓思,郝维新,马腾,耿桂宏.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2]热处理对Cu-14Fe-C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郭炜,谌昀,陆德平,姜江,陈威,付青峰,刘素芬. 金属热处理. 2018(04)
[3]新型Cu-Fe-C复相合金的制备及其变形行为[J]. 王斐,郭明星,易龙.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7(09)
[4]均匀化对Cu-Fe-Ag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谢志雄,董仕节,罗平.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17(03)
[5]CuFe合金薄带的制备与表征(英文)[J]. 杨晓红,蒋存红,邹军涛,王献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5(12)
[6]快速凝固Cu-Fe系三元合金液态相分离的模拟研究[J]. 廖世龙,胡木林,林月粗. 铸造技术. 2014(09)
本文编号:3453524
【文章来源】: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20,40(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不同C含量的Cu-14Fe合金的X射线衍射图
图2为Cu-14Fe-0.01C合金的凝固组织,其中灰色组织为铜基体,黑色组织及颗粒组织为富Fe相。从高分辨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富Fe相是以α-Fe存在,见图2a。Cu基体中存在微米级的富Fe相球,且富Fe相中含有大量的球状Cu颗粒,见图2b。由Cu-Fe合金二元相图可知,在液相线温度以下存在亚稳不混溶间隙区间。在Cu-14Fe合金凝固过程中,当温度降低到临界点时,单相熔体发生液相分离[17]。液相中将发生溶质再分配。随着溶质原子在液相中快速分散,单一的Cu-14Fe液相被分散成富Fe相和富Cu相。随着温度降低,为减少界面能形成球状富Fe相,并被外围基体包围。XIONG L等[14]采用CALPHAD方法计算了CuFe-C相图,发现随着C含量的增加,Cu-Fe合金不混溶区间扩大,并且形成稳定的不混溶区。在Cu-14Fe合金中,当C含量分别为0.05%、0.2%和0.7%时对应液相分离的温度是2 120、2 260和2 280 K,较Cu-14Fe合金的液相分离温度(1 800K)明显提高。由此可见,球状富Fe相的析出与C含量密切相关。2.3 C含量对富Fe相形态与分布的影响
图3为不同C含量的Cu-14Fe合金的微观组织。可以看出,C含量为0.01%时,有大量颗粒状Fe相析出,局部存在较大尺寸的富Fe相析出,且析出相分布不均匀。C含量为0.05%,析出相尺寸明显增大,且析出相分布较为均匀。C含量为0.2%时,析出粒子数量最多,尺寸细小且分布均匀。C含量为0.7%时,析出相尺寸明显粗大,且析出相有明显聚集趋势。可见随着C含量增加,Cu-14Fe合金中的颗粒状Fe的析出相不断增加,分布较为均匀,C含量为0.2%时铸态组织最佳。由此可以推断,C的加入使得Cu-14Fe合金中Fe相析出增强。2.4 C含量对Cu-14Fe合金基体中Fe的固溶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过冷Cu-Fe包晶合金熔体的组织演化机制[J]. 孙晓思,郝维新,马腾,耿桂宏.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2]热处理对Cu-14Fe-C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郭炜,谌昀,陆德平,姜江,陈威,付青峰,刘素芬. 金属热处理. 2018(04)
[3]新型Cu-Fe-C复相合金的制备及其变形行为[J]. 王斐,郭明星,易龙.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7(09)
[4]均匀化对Cu-Fe-Ag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谢志雄,董仕节,罗平.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17(03)
[5]CuFe合金薄带的制备与表征(英文)[J]. 杨晓红,蒋存红,邹军涛,王献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5(12)
[6]快速凝固Cu-Fe系三元合金液态相分离的模拟研究[J]. 廖世龙,胡木林,林月粗. 铸造技术. 2014(09)
本文编号:3453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3453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