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对0.1C-18Cr-1Al-1Si铁素体耐热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1-28 05:44
采用热处理试验、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对铁素体耐热不锈钢0.1C-18Cr-1Al-1Si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先增高后保持不变,伸长率和90℃下的冲击功先增高后降低且在850℃退火达到最大值,断裂类型也从脆性断裂转变为韧性断裂再转变为脆性断裂;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90℃下的冲击功逐渐增高,伸长率逐渐降低;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对硬度、20℃冲击功的影响不大;850℃/15 min退火后经不同温度的回火和不同条件的冷却,钢的强度和伸长率变化不大。
【文章来源】:热加工工艺. 2020,49(1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对0.1C-18Cr-1Al-1Si钢强度的影响
图2是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对0.1C-18Cr-1Al-1Si钢伸长率的影响曲线。可以看出,在750℃分别退火5、15、30 min后,材料伸长率仅分别为12%、15%、17%;随着退火温度提高和退火时间的延长,伸长率逐渐增加,在850℃退火30 min后达到最大值30%;退火温度再提高后,伸长率开始缓慢下降,到950℃时,伸长率下降到25%。如前所述,退火温度提高和退火时间延长导致晶粒长大,使强度降低,从而提高了塑性。但晶粒过大时,塑性变形无法分散在更多的晶粒中,使变形的不均匀性增大,塑性会有所下降。
图3是退火温度和时间对0.1C-18Cr-1Al-1Si钢硬度的影响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材料的硬度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但下降趋势不是很明显,而退火时间对硬度没有明显的影响。在750℃退火5~30 min时,钢的硬度为166~168 HBW;退火温度提高到950℃退火5~30min,钢的硬度也仅仅下降至158~160HBW。2.4 退火温度和时间对冲击韧性及断口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000MW等级超超临界二次再热Π型锅炉关键技术研究[J]. 宋宝军,韩功博,赵凤祥,王永杰,夏良伟. 科学技术创新. 2019(18)
[2]铁素体耐热不锈钢0.1C-18Cr-1Al-1Si铸造合金析出相研究[J]. 李阳,张威,王琦,曾莉. 铸造技术. 2019(06)
[3]中国超超临界电站锅炉关键材料用钢及合金的研究现状[J]. 王敬忠,刘正东,包汉生,王快社. 钢铁. 2015(08)
[4]锅炉钢结构中轴向拉力作用下梁端铰接节点设计——连接件厚度和撬力的计算[J]. 陈世容,周波,周俊. 锅炉制造. 2013(04)
[5]电站锅炉用耐热钢X10CrAl18板材的研制[J]. 都元学,王瑛玮,刘庆伟.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2004(05)
本文编号:3523823
【文章来源】:热加工工艺. 2020,49(1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对0.1C-18Cr-1Al-1Si钢强度的影响
图2是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对0.1C-18Cr-1Al-1Si钢伸长率的影响曲线。可以看出,在750℃分别退火5、15、30 min后,材料伸长率仅分别为12%、15%、17%;随着退火温度提高和退火时间的延长,伸长率逐渐增加,在850℃退火30 min后达到最大值30%;退火温度再提高后,伸长率开始缓慢下降,到950℃时,伸长率下降到25%。如前所述,退火温度提高和退火时间延长导致晶粒长大,使强度降低,从而提高了塑性。但晶粒过大时,塑性变形无法分散在更多的晶粒中,使变形的不均匀性增大,塑性会有所下降。
图3是退火温度和时间对0.1C-18Cr-1Al-1Si钢硬度的影响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材料的硬度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但下降趋势不是很明显,而退火时间对硬度没有明显的影响。在750℃退火5~30 min时,钢的硬度为166~168 HBW;退火温度提高到950℃退火5~30min,钢的硬度也仅仅下降至158~160HBW。2.4 退火温度和时间对冲击韧性及断口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000MW等级超超临界二次再热Π型锅炉关键技术研究[J]. 宋宝军,韩功博,赵凤祥,王永杰,夏良伟. 科学技术创新. 2019(18)
[2]铁素体耐热不锈钢0.1C-18Cr-1Al-1Si铸造合金析出相研究[J]. 李阳,张威,王琦,曾莉. 铸造技术. 2019(06)
[3]中国超超临界电站锅炉关键材料用钢及合金的研究现状[J]. 王敬忠,刘正东,包汉生,王快社. 钢铁. 2015(08)
[4]锅炉钢结构中轴向拉力作用下梁端铰接节点设计——连接件厚度和撬力的计算[J]. 陈世容,周波,周俊. 锅炉制造. 2013(04)
[5]电站锅炉用耐热钢X10CrAl18板材的研制[J]. 都元学,王瑛玮,刘庆伟.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2004(05)
本文编号:35238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3523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