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CrMo钢表面Fe-WC激光熔覆层的组织与性能
发布时间:2021-12-31 14:22
用同轴送粉的方式在42CrMo表面激光熔覆Fe-WC合金粉末,通过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能谱仪观察分析熔覆层的显微组织特征、WC陶瓷颗粒对熔覆层组织性能的影响、WC陶瓷颗粒分布特征及WC周围块状共晶物的组成成分;用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仪、高精度电子天平测量基体与熔覆层的性能及质量损失,分析了引起性能曲线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熔覆层底部到顶部的组织变化为平面晶、晶界明显的胞状晶、交错生长的柱状树枝晶、排列紧密的胞状晶、方向均一的柱状树枝晶; WC陶瓷颗粒具有细化枝晶、阻断枝晶生长,增强熔覆层性能的能力; WC陶瓷颗粒在熔覆层中聚集分布,形成较宽的陶瓷带; WC陶瓷颗粒周围的块状共晶物是由WC部分分解得到的,其组成元素包括C、W、Fe、P、Cr。熔覆层平均硬度达到850 HV0.3,是基体平均硬度的3.4倍。摩擦因数为0.275左右,比基体小0.525。基体的质量损失是熔覆层的11倍多。说明Fe-WC合金熔覆层能够有效提升基体的硬度及其抗磨损能力。
【文章来源】:金属热处理. 2020,45(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Fe-WC熔覆层不同部位的显微组织(a)底部;(b)中部;(c)搭接线;(d)上部
Fe-WC熔覆层块状共晶物形貌(a)及其能谱图(b)
图3 Fe-WC熔覆层块状共晶物形貌(a)及其能谱图(b)由图5可知,除特殊点外,熔覆层硬度可达950 HV0.3,平均硬度为850 HV0.3左右。热影响区硬度最高可达610 HV0.3,平均硬度为460 HV0.3左右,而基体硬度平均为248 HV0.3左右,熔覆层的最高硬度、热影响区的最高硬度分别为基体平均硬度的3.8、2.4倍,熔覆层的平均硬度、热影响区的平均硬度分别为基体平均硬度的3.4、1.85倍。因此,本试验得到的熔覆层能够有效提升基体硬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铈掺杂镍基碳化钨激光熔覆层的耐磨性能[J]. 陈川辉,陈彦,沈剑标,王文明. 金属热处理. 2019(12)
[2]超声振动辅助Ni60WC25粉末激光熔覆技术[J]. 高国富,郭子龙,李康,王毅,苏婷婷. 金属热处理. 2019(01)
[3]功率对激光熔覆Ni基WC涂层组织与硬度的影响[J]. 王开明,雷永平,符寒光,杨勇维,魏世忠,李庆棠,苏振清.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7(11)
[4]TC4钛合金表面激光熔覆Ni包WC复合涂层研究[J]. 王培,李争显,黄春良,王少鹏,叶源盛. 钛工业进展. 2014(03)
本文编号:3560413
【文章来源】:金属热处理. 2020,45(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Fe-WC熔覆层不同部位的显微组织(a)底部;(b)中部;(c)搭接线;(d)上部
Fe-WC熔覆层块状共晶物形貌(a)及其能谱图(b)
图3 Fe-WC熔覆层块状共晶物形貌(a)及其能谱图(b)由图5可知,除特殊点外,熔覆层硬度可达950 HV0.3,平均硬度为850 HV0.3左右。热影响区硬度最高可达610 HV0.3,平均硬度为460 HV0.3左右,而基体硬度平均为248 HV0.3左右,熔覆层的最高硬度、热影响区的最高硬度分别为基体平均硬度的3.8、2.4倍,熔覆层的平均硬度、热影响区的平均硬度分别为基体平均硬度的3.4、1.85倍。因此,本试验得到的熔覆层能够有效提升基体硬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铈掺杂镍基碳化钨激光熔覆层的耐磨性能[J]. 陈川辉,陈彦,沈剑标,王文明. 金属热处理. 2019(12)
[2]超声振动辅助Ni60WC25粉末激光熔覆技术[J]. 高国富,郭子龙,李康,王毅,苏婷婷. 金属热处理. 2019(01)
[3]功率对激光熔覆Ni基WC涂层组织与硬度的影响[J]. 王开明,雷永平,符寒光,杨勇维,魏世忠,李庆棠,苏振清.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7(11)
[4]TC4钛合金表面激光熔覆Ni包WC复合涂层研究[J]. 王培,李争显,黄春良,王少鹏,叶源盛. 钛工业进展. 2014(03)
本文编号:35604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3560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