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酶数值膜系统仿真器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7-12-15 03:06

  本文关键词:酶数值膜系统仿真器设计与实现


  更多相关文章: 膜计算 膜系统 仿真器 行为控制


【摘要】:膜计算作为自然计算领域一个热门研究方向,受到广泛关注。其计算模型是从生命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组织与器官的协作中抽象出来的。膜计算模型又被称之为膜系统或P系统,拥有分布式和极大并行性等特点。数值膜系统作为膜计算的一个研究分支,其计算模型受经济现象启发,由膜计算创始人Paun最先提出。不同于非数值膜系统中使用字符串类型变量的特点,数值膜系统中使用实数类型变量,进而极大地方便了工程应用。酶数值膜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的数值膜系统,继承了数值膜系统的优点,同时对数值膜系统进行了优化。两种膜系统的最大区别在于数值膜系统每层膜中只有一条不可控制的规则而酶数值膜系统每层膜中拥有多条可控制规则,通过增加规则数来达到增加膜层数的效果。相比于数值膜系统,酶数值膜系统的优势体现在简化膜系统结构,提高运算效率等方面。在膜计算发展过程中,软件实现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即使用普通计算机仿真膜计算过程。目前在模型的具体应用和实现中,多是通过手工推导方式验证所设计的膜系统。然而手工推导过程不但繁琐,且容易出错。随着膜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仅仅依靠手工推导验证膜系统正确性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软件实现膜系统值演化过程代替手工推导过程无疑将成为一种趋势。然而现如今还没有仿真酶数值膜系统计算过程的仿真器,因此设计一款酶数值膜系统仿真器是非常有意义的。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所取得的成果概括如下:1、结合Eclipse平台,明确酶数值膜系统仿真器系统需求并设计总体方案;使用模块化编程思想,确定酶数值膜系统仿真器功能模块并通过概要设计对各模块给出设计要求。2、设计和实现酶数值膜系统仿真器,通过对解析模块详细划分,编写Java类详细设计子模块方法,在界面模块和计算模块中反复调用子模块中各类方法设计酶数值膜系统仿真器的界面与值演化过程,并通过测试表明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3、对酶数值膜系统仿真器进行实例验证,将该仿真器应用于机器人小车行为控制。通过构建酶数值膜控制器中膜结构,用膜计算过程代表机器人小车左右轮速度变化过程,实现机器人小车行为控制,验证了酶数值膜系统仿真器的正确性。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光生;在二00三年全国系统仿真学会学术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J];系统仿真学报;2003年11期

2 ;陕西省系统仿真学会成立大会在西安召开[J];系统仿真学报;2004年11期

3 彭晓源;从《系统仿真》杂志到《系统仿真学报》——纪念《系统仿真学报》创刊100期[J];系统仿真学报;2004年09期

4 ;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6年全国学术年会会议纪要[J];系统仿真学报;2006年09期

5 ;中国系统仿真学会成立20周年及《系统仿真学报》创刊20周年——2009年学术年会征文通知[J];系统仿真学报;2008年21期

6 ;中国系统仿真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暨2009年学术年会征文通知[J];系统仿真学报;2009年02期

7 ;上海市系统仿真学会第四届会员大会在同济召开[J];系统仿真技术;2009年02期

8 ;上海市系统仿真学会第四届会员大会在同济召开[J];系统仿真技术;2009年03期

9 ;中国系统仿真学会二十年的光辉历程[J];系统仿真学报;2009年S2期

10 魏胜勃;张会业;;浅谈云计算与信息系统仿真[J];无线互联科技;201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正中;;回顾与展望——纪念系统仿真专业委员会成立三十周年[A];2009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章德宾;李优柱;蒋勇;;农科院校系统仿真教学知识体系研究[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陈东义;Blair McIntyre;;可穿戴计算与系统仿真[A];2003年全国系统仿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王积鹏;吴静;;军事电子信息系统仿真架构分析[A];仿真计算机与软件、仿真方法与建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黄小青;;随机库存系统仿真[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上海市系统仿真学会第一届理事会[A];1998年上海市系统仿真学会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1998年

7 钟秋海;凌晋川;郭汾;付梦印;;双CPU人——机系统仿真研究[A];第三届全国控制与决策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8 张怀强;张晓兵;;系统仿真的军事应用研究[A];2003年全国系统仿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董晓明;贾连兴;;作战系统仿真中的数据建模方法研究[A];'2008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孙东彦;徐明;冯文明;;系统仿真中自适应技术应用探讨[A];04'中国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论坛暨中南六省区自动化学会学术年会专辑[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赛迪顾问计算机产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 胡小鹏;系统仿真蕴藏50亿元商机[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2 周振浩;航天科工系统仿真公司 积极开拓市场 成功签订大单[N];中国航天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清成;毫米波近程探测系统仿真[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2 黄崇福;管理系统模糊仿真与自然灾害模糊风险的研究[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95年

3 黄伟;面向结构图的施工导截流系统仿真理论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宋良图;微观生态系统仿真试验平台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群;中间件在船载天线跟踪系统仿真中的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2 余诗洋;无线通信链路仿真与系统仿真接口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3 王争一;酶数值膜系统仿真器设计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4 李莉红;船舶电力推进系统仿真可信度评估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5 武波涌;某计转数定距空炸榴弹外弹道系统仿真[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6 马飞;铜川新区水环境系统仿真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7 王正富;具有远程通信功能的新型原动系统仿真器的研究与应用[D];湖南大学;2009年

8 施围;基于EXTEND的生产物流系统仿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汪佳;某转向器制造企业生产物流系统仿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10 杨X;流水线型制造企业生产物流系统仿真与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903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12903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6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