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基于NOR Flash的OMAPL138双核系统自举引导启动实现

发布时间:2018-01-23 13:36

  本文关键词: OMAPL ARM DSP bootloader 出处:《电子技术应用》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传统基于AIS和串口引导启动OMAPL138相对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NOR Flash实现OMAPL138双核系统二次引导自举启动的方法。在该方案中,分析了OMAPL138双核系统基于ARM系统自举引导启动的bootloader实现流程,解决了ARM系统初始化问题,并基于ARM系统完成了OMAPL138系统硬件的初始化和应用程序的复制。最后,通过ARM系统唤醒了DSP系统,并在bootloader最后跳转到ARM应用程序中执行,最终实现了OMAPL138双核系统的运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实现OMAPL138双核系统的引导启动,较之于传统AIS和串口启动方式更简单,更易于实现。
[Abstract]:Aiming at the relatively complex problem of traditional boot OMAPL138 based on AIS and serial port. In this paper, a method of bootstrap booting of OMAPL138 dual-core system based on NOR Flash is propos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ootloader implementation flow of OMAPL138 dual-core system based on bootstrap start of ARM system, and solves the problem of ARM system initialization. And based on the ARM system to complete the initialization of the OMAPL138 system hardware and the replic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Finally, through the ARM system to wake up the DSP system. Finally, the OMAPL138 dual-core system is implemented by jumping to the ARM application program in bootload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scheme can realize the boot of OMAPL138 dual-core system.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AIS and serial port startup mode, the scheme is simpler and easier to implement.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信息技术研究所;
【分类号】:TP368.1
【正文快照】: OMAPL138双核处理器是由TI推出的双核处理器,内部包含ARM和DSP两个内核,已经广泛应用于对讲机等低功耗产品中。目前,OMAPL138双核处理器的自启动通常采用AIS转换器和串口下载程序的方式实现,这种实现方式需要实现串口接收并烧写AIS转换器转换出来的应用程序二进制文件,整个实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郭唐仕,尹华杰,陈锦云;基于双DSP低电压大电流变换器的模糊PID控制[J];电力电子技术;2003年05期

2 刘远峰;陈志华;;一种新的基于TMS320C6000 DSP的Flash引导自启动方法[J];电视技术;2011年21期

3 王洁,苏东林,姜铁华;基于TMS320C6000系列DSP的二次Bootloader研究[J];电子工程师;2005年08期

4 余同正 ,徐龙祥;基于双DSP的磁轴承数字控制器容错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2005年01期

5 刘涛;倪江生;王丹丹;;基于DSP的FLASH自启动设计[J];仪表技术;2009年09期

6 王鹏;简秦勤;范俊锋;;基于TMS320C6000 DSP及DSP/BIOS系统的Flash引导自启动设计[J];电子元器件应用;2012年Z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黄松涛;齐铂金;许海鹰;从保强;;双DSP协同的TFT液晶模块控制系统[J];电子测量技术;2008年08期

2 郑欢欢;穆占杰;;基于C6000系列DSP片外flash自启动方法[J];信息化研究;2011年05期

3 王薇;;基于网络加载的嵌入式BootLoader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2012年22期

4 黄松涛;耿琳;黄再辉;吴迪;;基于液晶和触摸屏的数字电源人机交互系统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12年12期

5 官琴;赖文娟;张筱波;;一种基于TMS320C6713串口烧写FLASH实现自启动的方法[J];兵工自动化;2014年02期

6 翟丽杰;;TMS320C6000系列DSP的自启动设计[J];河南科学;2012年07期

7 刘宇;刘治彬;朱秀林;;基于PCI总线的DSP系统应用程序的更新[J];现代电子技术;2013年06期

8 刘芳;臧威;;TMS320C672x DSP引导加载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3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崔东辉;高可靠磁悬浮轴承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张小鸣;矿用变电所测控系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立华;光纤陀螺捷联系统硬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何西凤;基于FPGA的数字化通用PWM控制器设计[D];四川大学;2005年

3 龚辉;基于高性能DSP的捷联信息处理硬件平台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4 刘伟峰;基于DSP和CPLD的微型导航计算机系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5 黄学静;某型飞行器全静压试验器的研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6 闫建三;数字化软开关逆变弧焊电源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7 薛宝升;水下通信网数字信号处理模块硬件平台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8 纪历;高可靠磁悬浮轴承数字控制器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9 陈虎;基于DSP的单晶炉加热开关电源的应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世刚;一种短波跳频系统模块的构建及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韦照川;郑展恒;孙希延;欧阳宁;;一种基于DSP的自适应盲均衡器[J];电视技术;2011年13期

2 何正军;朱善安;;TMS320 DM642 DSP二级引导程序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器件;2006年01期

3 蒲中奇,张伟,施克仁,吴玉林;TITM S320 C6000系列DSP的BOOTLOAD程序设计[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04年06期

4 曾学明,徐龙祥,刘正埙;五自由度磁悬浮磨头电控系统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5 钟庆昌,谢剑英,李辉;变参数PID控制器[J];信息与控制;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真君;;地址重映射与ARM启动代码技术[J];网络与信息;2007年08期

2 裴金刚;熊栋栋;;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平台的构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17期

3 郭磊;陶明;;ARM S3C2410X启动及工作模式切换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8年12期

4 严明贵;朱善安;唐秋杭;;基于DSP和ARM双处理器的嵌入式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系统[J];电工技术;2006年03期

5 刘蓉晖;DSP的自举引导方法的应用研究[J];世界电子元器件;2004年05期

6 王进军 ,宋道元 ,黄本雄;HPI方式自举在TMS320VC5402 DSP芯片上的实现[J];电子技术应用;2002年11期

7 董强;冷静;杨静;;基于嵌入式双核通信HPI接口驱动的实现研究[J];科技资讯;2008年28期

8 吴鹏;;μCLinux中DSP驱动的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14期

9 洪斌;王利霞;张红岭;孙皓月;杜春梅;;基于ARM和DSP的VoIP网关的设计与实现[J];通信技术;2008年08期

10 杨胜利;梁铭;;基于ARM+DSP嵌入式数控系统设计[J];硅谷;2010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才勇;朱志伟;赵燕钢;;基于32位ARM和DSP的高端继电保护平台[A];2006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俊;刘缠牢;赵丁;;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激光粒度仪电路设计[A];2010年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0年

3 鲁昌华;张校菲;张啸;;基于ARM+DSP的嵌入式绣花机电控器的设计[A];2009全国虚拟仪器大会论文集(二)[C];2009年

4 王伟;靳祥林;汪军;;新型原理自动准同期装置在大型抽水蓄能电站中的应用[A];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07)[C];2007年

5 章敏凤;申忠宇;龙素华;;基于DSP+ARM的两足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二分册)[C];2009年

6 胡玉川;高世桥;;基于ARM与DSP的雷达信号处理机的设计[A];2006“数学技术应用科学”[C];2006年

7 郑竞宏;朱守真;武镜海;;新型电能质量在线监测[A];2006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交流研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鲁昌华;浦香君;田苗;;嵌入式电脑绣花机中ARM与DSP串行通信设计[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C];2008年

9 丛大成;黄其涛;韩俊伟;;嵌入式控制系统在液压振动台控制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虚拟仪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吴平;曹晓琳;丁铁夫;;基于uClinux的语音数据采集系统[A];第七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西 姚钦;应用程序时内存不足之解决办法[N];电子报;2001年

2 闫娜;十年磨剑 Sun再造系统帝国[N];通信产业报;2004年

3 刘丹;Altair公司将收购Mecalog Group[N];大众科技报;2006年

4 孙丽华;对抗威胁:一场与时间的竞争[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5 博文 编译;向SOA迁移的四个步骤[N];计算机世界;2006年

6 何鹏;制作完美PDF[N];计算机世界;2007年

7 边歆;商务智能:进化与简化[N];网络世界;2007年

8 East;杀手Silverlight盯上Flash?[N];电脑报;2007年

9 寿栋;十大SOA管理工具[N];计算机世界;2007年

10 王长田;应用程序巧拖放[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辉;改进的离散余弦反变换迭代算法研究与音频DSP核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赵庆亮;基于DSP的自动平衡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3 孙科林;基于多核DSP的实时图像处理平台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4 刘胜;超宽SIMD DSP片上并行数据访存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5 王洪君;H.264运动估计快速算法研究及编码器DSP实现[D];天津大学;2009年

6 张红兵;基于ARM的双丝脉冲MIG高速焊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张兵;基于DSP的液压振动台功率谱复现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肖传伟;智能相机的设计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6年

9 林伟杰;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宋新见;数字式噪声目标被动测距声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孝帮;基于ARM和μClinux的税控收款机的设计与实现[D];中南大学;2009年

2 吴积荣;基于ARM与DSP的纸箱打样机数控平台的开发[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3 张彭朋;基于嵌入式ARM和DSP的视频监控系统智能监控技术研究[D];南华大学;2011年

4 刘国栋;基于ARM与DSP的机器视觉硬件平台设计与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王振;基于双CPU的电力参数监测仪的研究与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卢希飞;软件无线电通用信号处理系统的研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7 赵忖;基于DSP/ARM的图像增强技术[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8 胡伟松;基于S3C44B0X和uClinux的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汪林川;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嵌入式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10 魏力;基于DSP的高速数据处理的嵌入式系统研究与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576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14576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e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