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基于相变存储器的存储技术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8-03-29 12:39

  本文选题:相变存储器 切入点:非易失存储器 出处:《计算机学报》2015年05期


【摘要】:以数据为中心的大数据技术给计算机存储系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传统的基于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器件的内存面临工艺尺寸缩小至2Xnm及以下所带来的系统稳定性、数据可靠性等问题;相变存储器(PCM)具有非易失性、存储密度高、功耗低、抗辐射干扰等优点,且读写性能接近DRAM,是未来最有可能取代DRAM的非易失存储器,它为存储系统的研究和设计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文中在归纳相变存储器器件发展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相变存储器在系统级的应用方式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研究了基于相变存储器的内存技术和外存技术,分析了当前在PCM的寿命、写性能、延迟、功耗等方面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指出了现有方案的优势和面临的缺陷,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为该领域在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Abstract]:The data-centric big data technology brings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computer storage system. The traditional memory based on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RAM) device faces the system stability brought by the reduction of process size to 2Xnm and below. Phase change memory (PCM) has the advantages of non-volatile, high storage density, low power consumption, anti-radiation interference and so on, and its reading and writing performance is close to that of DRAM, so it is the most likely non-volatile memory to replace DRAM in the future. It provides a new solution for the research and design of storage system.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status of phase-change memory devices, this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methods and problems of phase-change memory at system level. The memory technology and external memory technology based on phase change memory are studied. The current solutions in life, write performance, delay and power consumption of PCM are analyzed,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existing solutions are pointed out.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is discussed, which provides som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is field.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金】:国家“九七三”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基金(2011CB3023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303046,61173043)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6102500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HUST:2013TS042)资助~~
【分类号】:TP303;TP3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波;宋志棠;封松林;;我国相变存储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J];微纳电子技术;2007年02期

2 许林海;陈小刚;宋志棠;陈一峰;丁晟;;基于相变存储器的音频存储播放系统设计[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12年04期

3 范崇飞;杨燕;张思秘;王丽;;相变存储器专利技术现状和趋势分析[J];金属功能材料;2013年03期

4 刘金垒;李琼;;新型非易失相变存储器PCM应用研究[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2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波;宋志棠;封松林;;相变随机存储器材料与结构设计最新进展[J];半导体技术;2008年09期

2 宋志棠;刘波;封松林;;纳米相变存储技术研究进展[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8年01期

3 许林海;陈小刚;宋志棠;陈一峰;丁晟;;基于相变存储器的音频存储播放系统设计[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12年04期

4 李俊焘;刘波;宋志棠;冯高明;朱南飞;任佳栋;封松林;;相变材料等离子体刻蚀的研究进展[J];微纳电子技术;2014年05期

5 孙巾杰;缪向水;程晓敏;鄢俊兵;;非对称结构相变存储单元的三维模拟与分析[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1年05期

6 穆帅;单书畅;邓仰东;王志华;;基于PCM的GPU存储系统设计与优化[J];计算机科学;2013年10期

7 金培权;郝行军;岳丽华;;面向新型存储的大数据存储架构与核心算法综述[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3年10期

8 张鸿斌;范捷;舒继武;胡庆达;;基于相变存储器的存储系统与技术综述[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4年08期

9 孙广宇;舒继武;王鹏;;面向非易失内存的结构和系统级设计与优化综述[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10 刘东;张进宝;廖小飞;金海;;面向混合内存体系结构的模拟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清安;面向非易失性片上存储的编译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魏琳琳;过渡族金属氧化物基阻变器件电阻转变特性及其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3 章铁飞;基于程序访存模式的存储系统节能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朱宗卫;基于系统时空行为特征的内存功耗优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5 李旭;基于非易失内存的高性能计算容错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6 冯权友;大规模众核微处理器互连网络体系结构及性能分析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7 余念念;纳米尺度相变材料短程结构及相变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尚;利用PCM实现操作系统快速唤醒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孙巾杰;相变随机存储器的三维热模拟与结构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王嘉慧;全功能相变存储器芯片设计及后集成工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李志华;硫系化合物相变存储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5 姜文娟;硫系相变型半导体存储材料的制备与表征[D];江苏大学;2009年

6 叶淑娅;硫系化合物相变存储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7 韩武豪;相变存储器存储单元结构与工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温学鑫;非对称相变存储器单元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谢雅旋;相变混合存储系统管理策略与实现技术[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徐川;相变存储器的热应力模拟及应力传感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梁爽;宋志棠;刘波;陈小刚;封松林;;相变存储器器件单元测试系统[J];半导体技术;2006年08期

2 刘波;宋志棠;封松林;;相变随机存储器材料与结构设计最新进展[J];半导体技术;2008年09期

3 封松林,宋志棠,刘波,刘卫丽;硫系化合物随机存储器研究进展[J];微纳电子技术;2004年04期

4 刘波;宋志棠;封松林;;我国相变存储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J];微纳电子技术;2007年02期

5 汪昌州;翟继卫;姚熹;;基于相变存储器的相变存储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9年15期

6 张歆奕,卢敦陆,张有为;AD73311通用模拟前端的原理及其在语音处理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应用;1999年08期

7 江太辉 ,戴俊华;按G.723标准设计的数字录音系统[J];电子技术应用;2003年03期

8 刘波,宋志棠,封松林;相变型半导体存储器研究进展[J];物理;2005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文强;用于新型相变存储器的锗锑碲薄膜的结构和电学性质[D];南京大学;2011年

2 夏吉林;相变存储器存储单元设计与关键制备工艺[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6年

3 向宏酉;硫属相变存储器CRAM的存储元结构与驱动电路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李娟;硫属相变存储器CRAM的存储元结构设计及优化[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益民;存储器的兼容性设计[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1年04期

2 仇德成,王东海;存储器扩展中片选的连接[J];河西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李云飞;李德水;;嵌入式系统的存储器测试[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存储器[J];电子设计技术;2006年05期

5 王贤勇;王金亮;许艳丽;;基于软件仿真的存储器实验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年07期

6 马文心;祖丽美;;相变存储器来啦![J];电子与电脑;2010年05期

7 ;前沿[J];河南科技;2011年09期

8 KunichiOhta,Kunio.Yamada,Manzoh,HiroyukiShiraki,AkitomoNakamura,KyozoShimizu,YasuoTaruiVLSI,陈德英;一个迭式高电容存储器[J];电子器件;1980年S1期

9 D.C.Bossen ,M.Y.Hsiao ,俞书良;存储器软错误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法[J];计算机工程;1982年02期

10 李笑梅;陈致明;;微型机存储器芯片故障分析与检测[J];实验技术与管理;199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卫宁;王剑峰;杜婕;周聪莉;郭旗;文林;;抗辐射加固封装国产存储器电子辐照试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抗辐射电子学与电磁脉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胡勇;吴丹;沈森祖;石坚;;基于V93000测试系统的存储器测试方法研究和实现[A];第五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吾勤之;许导进;王晨;刘刚;蔡小五;韩郑生;;SRAM存储器单粒子效应试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抗辐射电子学与电磁脉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唐民;;超深亚微米SRAM和Flash存储器的辐射效应[A];第十届全国抗辐射电子学与电磁脉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姜洋;恒忆进军存储器市场[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郭涛;闪存之后,相变存储器再受关注[N];中国计算机报;2011年

3 南京 沈永明;彩电存储器读写器的制作和使用[N];电子报;2005年

4 莫大康;应用推动 存储器重回上升轨道[N];中国电子报;2007年

5 记者王俊鸣;64位存储器在美问世[N];科技日报;2002年

6 蔡绮芝 DigiTimes;IBM Racetrack Memory将取代闪存[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7 IDG电讯;“牛”气冲天[N];计算机世界;2000年

8 记者 张锦芳;韩国高速芯片每秒可传1万本厚书[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9 赵军红 编译;存储器或将迎来一场新革命[N];科技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吴丹;高效能计算型存储器体系结构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范雪;一种新型反熔丝存储器的研制及其抗辐射加固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刘璐;高k栅堆栈电荷陷阱型MONOS存储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周娇;相变存储器按比例缩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志刚;嵌入式低压低功耗新型快闪存储器电路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2 李家强;基于正交拉丁码的存储器抗多位翻转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3 沈菊;相变存储器芯片电路设计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8年

4 张佶;高密度阻变存储器的设计[D];复旦大学;2010年

5 张显敞;存储器测试算法研究及应用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马文龙;阻变存储器外围电路设计[D];湖南大学;2014年

7 宋子凯;大规模存储器的高速并行测试解决方案[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丁川;纳米晶存储器中的高压产生系统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黄冬其;相变存储器单元高速擦写测试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程宗憬;阻变存储器特性研究及读写电路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811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16811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2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