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基于自组织模糊神经网络在脑机接口中的应用及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9 17:38

  本文选题:脑机接口 切入点:自组织 出处:《江南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人们一直幻想利用自身大脑意念来直接控制外部世界,然而这个愿望一直没能实现。直到随着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家们终于将这个梦想变成现实,提出了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技术。脑机接口技术是一种新的人机接口方式,它为大脑建立一条全新的体外信息交流与控制通道,通过对脑电信号的分析,理解人的意图,直接将大脑信息传达到外部世界。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交流技术,它可以为那些思维正常但肢体残疾的人提供一种新的交流方式,并在军事医疗等领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脑电信号的分类识别是脑机接口技术的关键,提高其分类的准确率在科研中有很重要的意义。自组织模糊神经网络将模糊逻辑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这两种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既拥有了模糊逻辑理论模仿人类推理的能力,又拥有了人工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学习能力。而将其应用到脑机接口中,可以很好的预测基于运动想象的脑电信号,更好的让大脑与外部世界进行交流。本论文的工作重点是: 首先,介绍了脑机接口技术的相关知识,如应用前景、目前的发展趋势。阐述了脑机接口技术的概念及其系统组成部分。提出了几种脑电信号的特征提取方法和模式识别算法,并用MATLAB编程实现了对BCI数据的特征提取。 其次,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模糊神经网络的经典算法,包括模糊神经网络的基本组成,理论的本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如识别率和抗噪性以及参数初始化等),给出了算法的具体实现步骤,为将其引入脑机接口的应用中做理论基础。 再次,在上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有效神经元的自组织模糊神经网络算法在脑机接口中的应用,,此算法能减少BCI样本训练时间,与其他BCI竞赛算法比较,具有较好的正确率。 最后,又介绍了改进的基于三阶B样条函数的自组织模糊神经网络算法。讨论了其在脑机接口中的应用,并用MATLAB编程实现对BCI脑机接口数据集的分类识别任务。从实验中可看出,与其他的模糊神经网络算法比较,此算法的识别率还有待提高。
[Abstract]:People have been fantasizing about using their brains to control the outside world directly, but that didn't happen until,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scientists finally turned that dream into reality.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is a new method of man-machine interface. It establishes a new way for brain to communicate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in vitro.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EEG, we can understand people's intention. To communicate brain information directly to the outside world. As a completely new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t can provide a new way of communication for people with normal thinking but physical disabilities. The classific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EEG is the key of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technology.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classification in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self-organizing fuzzy neural network combines the fuzzy logic theory with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d has the ability to imitate human reasoning by fuzzy logic theory. It also has the adaptive learning ability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pplying it to the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it can well predict the EEG signals based on motion imagination, and better let the brain communicate with the outside world. The main work of this thesis is:. First of all, the related knowledge of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technology, such as application prospect,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BCI technology and its system components are introduced. Several feature extraction methods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algorithms for EEG signals are presented, and the feature extraction of BCI data is realized by MATLAB programming. Secondly, several classical algorithms of fuzzy neural network are introduced, including the basic composition of fuzzy neural network. The essence of the theory and the problems to be solved (such as recognition rate, noise resistance and parameter initialization etc.) are given. The implementation steps of the algorithm are given, which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introducing the algorithm into the application of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Thirdly,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algorithm, a self-organizing fuzzy neural network algorithm based on effective neuron is proposed in the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This algorithm can reduce the training time of BCI samples and compare with other BCI competition algorithms. It has good accuracy. Finally, an improved algorithm of self-organizing fuzzy neural network based on third-order B-spline function is introduce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is discussed. The classification and recognition task of BCI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data set is realized by MATLAB programming. It can be seen from the experiment that the recognition rate of this algorithm needs to be improved compared with other fuzzy neural network algorithms.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P33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婷;颜国正;杨帮华;;基于小波包分解的脑电信号特征提取[J];仪器仪表学报;2007年12期

2 沈敏;;脑-机接口技术综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3 吴婷;;小波变换的自发脑电信号特征提取[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李坤;周晓兰;唐希雯;张道信;吴小培;;感知器算法在运动想象脑电模式识别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年25期

5 朱文明;高诺;;脑机接口技术研究概述[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8年06期

6 尧德中;刘铁军;雷旭;杨平;徐鹏;张杨松;;基于脑电的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和应用前景[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7 张百达;唐玉华;;基于CMP的脑机接口并行算法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9年S1期

8 王洪涛;;视觉诱发电位脑机接口关键技术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9 王磊;颜威利;杨硕;徐桂芝;;基于样本熵的精神任务脑电信号分类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30期

10 刘河生,杨福生,高小榕;三维脑电时-空模式识别系统的研究[J];自然科学进展;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耿丽清;赵丽;元鹏贤;李宏伟;;基于双层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脑机接口技术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D卷[C];2011年

2 钱久超;夏斌;杨文璐;;基于P300诱发电位的脑机接口技术研究综述[A];全国第21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10)暨全国第2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陶霖密;穆煜;杨澍;张中元;马旭龙;;人-车交互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第18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2009)、第5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2009)、第5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2009)论文集[C];2009年

4 何庆华;吴宝明;王禾;卓豫;;脑机接口视觉剌激方法实验研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岳鹏;苗丹民;邱玉辉;;一种眼动型脑机接口的设计原理[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全国第17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赵丽;万柏坤;高扬;;基于脑电信号α波的电动小车控制系统研究[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三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璐;吴小培;郭晓静;;基于动态独立分量分析的μ节律提取[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孙志强;章瑞平;孟宪遵;;基于小波模糊神经网络刀具状态监测系统的设计[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二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9 李丽君;黄思娟;吴效明;熊冬生;;基于ECOG的运动想象特征提取和分类[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2010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学术大会壁报展示论文[C];2010年

10 魏春荣;孙明;刘树林;;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的模糊神经网络方法研究[A];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孙燕燕;洪波:脑机接口传递思维[N];北京科技报;2010年

2 环科;意念移物-脑机接口技术演绎科技神话[N];福建科技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马文方;脑机接口:互联网遥远的疆界[N];中国计算机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罗朝淑;脑机接口:唤起神经康复的新希望[N];科技日报;2011年

5 实习生 陈明立;脑机接口,开启“心灵感应”时代[N];科技日报;2010年

6 猛犸;可见的大脑“意念控制”[N];电脑报;2009年

7 徐娜;神奇发带为大脑做体检[N];大众科技报;2010年

8 清水 编译;超人并非遥不可及[N];计算机世界;2010年

9 记者 刘正午;贺斌:站在读脑技术前沿[N];医药经济报;2010年

10 ;人脑能与电脑直接相连吗?[N];上海科技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婷;自发脑电脑机接口模式识别关键技术与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龙锦益;脑信号分析的算法研究与多模态脑机接口[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何庆华;基于视觉诱发电位的脑机接口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4 苏煜;基于SCF范式的在线P300脑机接口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朱晓源;EEG脑机接口的连续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6 赵丽;基于脑电信号的脑-机接口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王鹏;脑机接口中植入式无线遥控遥测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程明;基于脑电信号的脑—计算机接口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9 朱丹华;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相位的脑机接口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王磊;基于运动想象的脑电信号分类与脑机接口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培;基于自组织模糊神经网络在脑机接口中的应用及其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2 刘家乐;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脑机接口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3 徐江;基于实时脑机接口的无线遥控车系统[D];重庆大学;2010年

4 周丽娜;基于脑磁图的脑机接口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5 胡备;脑电特征提取与在线脑机接口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6 李勇昌;基于MPI并行框架的实时注意力监测脑机接口的研究与应用[D];兰州大学;2012年

7 吴太银;基于瞬态视觉诱发电位的实时无线脑机接口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重庆大学;2010年

8 李芳;脑机接口中脑电信号特征提取及分类算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姜俊;自适应脑机接口控制系统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刘佳进;三维视觉刺激器在运动想象脑机接口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821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16821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5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