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SP和通用CPU一体化的处理器架构及其4核实现
本文选题:多核处理器 + DSP和CPU一体化 ; 参考:《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4年10期
【摘要】:提出了一种DSP和通用CPU一体化的处理器架构,并完成了一款基于该架构的同构4核处理器设计和流片验证.该处理器基于VLIW结构,支持自主定义的DSP指令系统,兼容现有通用的MIPS 4KC处理器指令集,支持最大8个指令通道的并行发射.处理器在不改变CPU的指令编码以及执行顺序的前提下,实现了芯片结构上的DSP和CPU执行处理的一体化,适合在统一的平台上同时完成宽带通信和多媒体的信号和协议处理的嵌入式应用开发.处理器内核通过自主定义的DSP指令字中前后并行标识位和一条专用的前导paralink指令实现了DSP与CPU指令的并行发射.在4核处理器的同构架构上,采用了全局读局部写的多核间片上数据存储策略,在控制硬件开销的基础上实现片上数据的共享.仿真和流片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DSP和CPU一体化处理器架构可行,在宽带通信和多媒体等嵌入式应用上具有优势.
[Abstract]:An integrated processor architecture of DSP and general CPU is proposed, and a isomorphic 4-core processor based on this architecture is designed and verified. The processor is based on VLIW architecture, supports the self-defined DSP instruction system, is compatible with the instruction set of the existing MIPS 4KC processor, and supports the parallel transmission of up to 8 instruction channels. Without changing the instruction encoding and execution order of CPU, the processor realizes the integration of DSP and CPU execution on chip structure. It is suitable for the embedde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of broadband communication and multimedia signal and protocol processing simultaneously on the unified platform. The processor kernel implements the parallel transmission of DSP and CPU instructions through the parallel identifier and a special leading paralink instruction in the self-defined DSP instruction word. Based on the isomorphic architecture of the 4-core processor, a multi-core data storage strategy based on global read local write is adopted, and the data sharing is realized on the basis of controlling the hardware overhead. Simulation and chip verific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DSP and CPU integrated processor architecture is feasible and has advantages in embedded applications such as broadband communication and multimedia.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嵌入式与多核DSP实验室;
【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GCX2-YW-134)
【分类号】:TP3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喻临丰,郭尚来;DSP开发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微型机与应用;1995年01期
2 喻德顺;MCU的发展及其趋势[J];微处理机;1996年03期
3 王正航;具有DSP功能的16位微控制器80296SA[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0年10期
4 赵烨,刘莉;多处理器DSP系统中的同步算法[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5 孙光,赵志敏;DSP复位问题研究[J];自动化与仪表;2002年06期
6 吴增荣 ,夏志忠;基于闪存的TMS320VC5402 DSP独立系统的实现[J];电子产品世界;2003年10期
7 胡林 ,徐胜;TMS320C6000的DMA技术[J];电子产品世界;2003年13期
8 何玉珠,胡景春,江泽涛,周日贵;定点DSP芯片TMS320F206主从系统的设计[J];电子工程师;2003年02期
9 李洪星,万旺根,丁祥,余小清;基于单片TMS320C6211 DSP的8路PCI语音卡[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田艳兵,崔光照;TMS320LF2407数字信号处理芯片与PC机间的串行通信[J];今日电子;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甘金明;;基于DSP的路灯监控视频捕捉器设计[A];全国第二届信号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C];2008年
2 高艳涛;张旭东;;基于多核DSP的脉冲压缩算法仿真[A];全国第五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第一册)[C];2011年
3 张磊;解梅;;基于DSP和射频卡的指纹识别系统设计及实现[A];全国第二届信号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C];2008年
4 赵建;;自适应平台直方图红外增强在DSP上的实现[A];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1年
5 王海波;陈书明;万江华;唐涛;;“飞腾-迈创”DSP面向布局的前端设计优化[A];第十五届计算机工程与工艺年会暨第一届微处理器技术论坛论文集(A辑)[C];2011年
6 姜立志;;基于DSP的相位控制研究[A];全国第4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葛宝珊;刘锋;李旭杰;;积木式多DSP并行处理系统路由算法研究[A];现代振动与噪声技术(第九卷)[C];2011年
8 鲁剑锋;;多模板相关跟踪算法在DSP系统上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1年
9 王永海;刘冰;牛振红;张力;刘生东;;基于DSP的计算机抗电磁脉冲加固技术研究[A];第十届全国抗辐射电子学与电磁脉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士杰;王帅印;张ng涛;;基于DSP的快速小波变换实现[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广东 秦合城;DSP与普通MCU的区别[N];电子报;2008年
2 山东 孙海善 蒋海燕;台达DSP-680CBA型电源典型故障检修(上)[N];电子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洪生 飞思卡尔网络通信部亚太区业务拓展副总监 曲大健 英特尔研究院院士 万亿级计算研究总监 詹姆斯·郝尔德 德州仪器(TI)中国区ASP业务拓展及应用总监 李俭 美国风河系统公司中国总经理 韩青 Tilera公司CEO 欧明德;多核增强3G基站性能 编程技术面临挑战[N];中国电子报;2009年
4 记者 王握文 特约通讯员 司宏伟;我军武器装备有了“中国芯”[N];解放军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朱杰;六核处理器提升无线基站性能[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6 均儿;通用计算核动力[N];电脑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冯健;新应用推动 便携产品处理器走向高端与多核[N];中国电子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振涛;高性能DSP关键电路及EDA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2 刘胜;超宽SIMD DSP片上并行数据访存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佟吉钢;高性能嵌入式系统技术及应用的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刚;FT-Matrix DSP向量定点MAC单元的设计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黄长春;基于DSP的1553B总线仿真测试系统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3 高立志;基于DSP的数字化仪系统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张圆;基于多DSP的航迹片段规划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钟达雄;基于多DSP的航迹规划系统硬件平台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江华;基于TigerSHARC的可再配置DSP系统动态加载技术[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7 罗s,
本文编号:19563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1956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