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型转换的C4ISR体系结构可执行模型构建
本文选题:CISR体系结构 + 体系结构验证 ; 参考:《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4年08期
【摘要】:为解决当前可执行模型构建效率低、重用性差所造成的体系结构验证困难,实现自动化的可执行模型构建,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转换的C4ISR体系结构可执行模型构建方法。该方法基于国际国防企业体系结构本体规范(international defense enterprise architecture specification,IDEAS),构建了C4ISR体系结构作战视图元模型;建立了对象Petri网(object Petri-net,OPN)建模元素与体系结构元模型数据元素的映射关系,重点研究了几种通用流程模式下体系结构元模型数据与OPN之间的语义转换规则;最后,以某防空作战指挥信息系统体系结构为例,依据获取的体系结构数据,基于以上方法有效地构建了验证作战规则的OPN模型。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ystem structure verification caused by low efficiency and poor reusability of executable model, a method of constructing executable model of C4ISR architecture based on model transformation is proposed. This method is based on the international defense enterprise architecture ontology specification (international defense enterprise architecture specification idea, constructs the C4ISR architecture operational view meta-model, establishes the m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bject Petri-net modeling element and the architecture meta-model data element. The semantic transformation rules between architecture metadata and OPN under several general flow patterns are studied emphatically. Finally, taking the architecture of an air defense command information system as an example, according to the obtained architecture data, Based on the above methods, an OPN model to verify the operational rules is constructed effectively.
【作者单位】: 国防信息学院;北京系统工程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171197)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3T60919)资助课题
【分类号】:TP3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惠毓明;;CONVEX C-1小巨型计算机的体系结构[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88年12期
2 Markus Levy;;微机体系结构主宰芯片集的特性[J];电子设计技术;1997年05期
3 ;飞思卡尔简化8位应用开发[J];每周电脑报;2006年04期
4 沈翠华;;开设综合实验,培养创新能力──计算机体系结构综合实验研究的总结[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7期
5 彭国庆;周冠宇;;云计算分层体系结构研究[J];移动通信;2010年16期
6 许耀昌;三位一体的可视化工作站[J];电子出版;1999年06期
7 陈波,于泠;多处理机体系结构的发展[J];微机发展;2000年01期
8 Brian Dipert;;SRAM结构标准制订权之争[J];电子设计技术;2002年06期
9 ;技术前沿[J];电子设计技术;2003年07期
10 牛英山,罗闯;嵌入式8位MCU IP软核的设计[J];微处理机;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廖祥家;王潜平;;FC——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一次革新[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2 夏建洲;;网络流媒体服务器[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2年
3 赵娟;朱光喜;;DSP体系结构与软件优化性能比较[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谢浩;张健;;星载SPARC V8嵌入式系统设计[A];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屈婉霞;郭御风;李琼;徐炜遐;;HyperTransport及其验证[A];全国第13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CAD/CG)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郝甲东;张云飞;魏冰;;PlanetLab综述[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7 谭保华;赵世平;查纯;刘金涛;;基于LPC2132和ISP1160设计通用USB主机[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3)[C];2008年
8 杨仕平;熊光泽;桑楠;;基于双超时检测机制的三维容错实时系统[A];第十届全国容错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欧中红;袁由光;李海山;戴新发;;一种高性价比的容错计算机结构[A];第十届全国容错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张国平;夏学知;涂葵;万文福;;基于集群的舰载高可用公共计算设施的构建技术研究[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宋家雨;差距不仅在计算能力[N];网络世界;2008年
2 ;落入芯片两巨头[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3 ;PC体系结构的变迁[N];计算机世界;2001年
4 本报记者 陈翔;HPC的百亿亿次布局[N];中国计算机报;2011年
5 风吹;走在64位计算的前列[N];计算机世界;2001年
6 ;处理器上演多核大戏[N];计算机世界;2005年
7 ;创新的AUSPEX NAS2000体系[N];网络世界;2002年
8 美国586芯片总设计师 王钢;新“芯”之火 可以燎原[N];人民政协报;2003年
9 邵宗有;源自曙光3000的IA集群[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10 ;千万亿次的背后[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嘉欣;基三体系结构中并行运算的关键机制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梦晓;基三体系结构存储系统相关问题的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0年
3 严明;面向领域应用的异构多核SoC系统结构设计与优化[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张波涛;片上高性能嵌入式计算—面向软基带的应用并行处理模型及体系结构[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何义;流体系结构指令管理及系统虚拟化仿真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沈立;动态VLIW体系结构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7 廖银;动态二进制翻译建模及其并行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8 杨华;片上多线程体系结构资源分配策略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9 张承义;超深亚微米微处理器漏流功耗的体系结构级优化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10 周宏伟;微处理器中Cache漏流功耗的体系结构级优化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靓;可穿戴计算平台的总体设计及其低功耗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2 赵国冬;安全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研究与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3 刘卫华;16位数字信号处理器IP核的开发[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4 王庆林;基于共享前端的流多核体系结构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何锐;GPGPU多核流体系结构与功耗模拟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陈祥鹏;基于多处理器双总线体系结构的设计与实现[D];青岛大学;2011年
7 徐元旭;SIMT线程调度模型分析及优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胡藉;面向下一代PC体系结构的主板BIOS研究与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9 蒋亚群;基于DLX体系结构的微处理器核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10 邹之霁;基于显式授权方法的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699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069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