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一种高效的混合内存布局机制与编码技术

发布时间:2019-08-12 15:05
【摘要】:随着大数据和多核技术的发展,传统内存技术的发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大量数据密集型应用涌现所催生的内存计算需求。近年来,新型非易失性存储器(NVM)的兴起与发展为打破传统内存技术瓶颈提供了契机。相变存储器(PCM)作为一种典型的新型非易失性存储器(NVM),与传统内存DRAM各有优势,被认为是最有可能代替传统内存DRAM的存储器,在内存应用中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基于DRAM和PCM的混合内存使得同时发挥DRAM与PCM各自的优势成为可能,故提出一种DRAM与PCM混合内存架构,设计针对混合内存布局的高效读写策略及数据迁移机制,并且在混合内存系统中应用纠删码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实验表明,此混合内存系统能够大大减少能耗,提高数据吞吐量,同时保证读写的可靠性。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big data and multicore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memory technology is far from meeting the memory computing requirements caused by the emerg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data-intensive applications. In recent years,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new non-volatile memory (NVM)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to break the bottleneck of traditional memory technology. Phase change memory (PCM), as a typical new type of non-volatile memory (NVM), and traditional memory DRAM, has its own advantages. It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most likely memory to replace traditional memory DRAM, and has a good development prospect in memory applications. The hybrid memory based on DRAM and PCM makes it possible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DRAM and PCM at the same time. Therefore, a hybrid memory architecture of DRAM and PCM is proposed, which designs an efficient reading and writing strategy and data migration mechanism for hybrid memory layout, and applies erasure code in hybrid memory system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hybrid memory system can greatly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improve data throughput and ensure the reliability of reading and writing.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指挥信息系统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402518)资助
【分类号】:TP3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Agostino Pirovano;Roberto Bez;;面向纳电子时代的非易失性存储器[J];电子设计技术;2010年03期

2 Antony Watts;;正确选择非易失性存储器[J];电子设计技术;1996年06期

3 ;意法半导体在非易失性存储器开发中取得进步[J];世界电子元器件;2004年07期

4 R.Arghavani;V.Banthia;M.Balseanu;N.Ingle;N.Derhacobian;S.E.Thompson;;应变工程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应用[J];集成电路应用;2006年06期

5 ;美国研发出加密硬件可以确保非易失性存储器应用安全[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 叶发;非易失性存储器在二十一世纪的问题、挑战和发展趋向[J];世界电子元器件;1997年03期

7 王耘波 ,李东 ,郭冬云;几种新型非易失性存储器[J];电子产品世界;2004年03期

8 杨晋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在二十一世纪的问题、挑战和发展趋势[J];电子产品世界;1997年02期

9 Gary Evan Jensen;MRAM即将步入实用阶段[J];今日电子;2004年10期

10 高平;徐永富;吴小伟;;基于智能控制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设计研究[J];低压电器;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PeterW.Lee;;关注非易失性存储器IP及其在消费类,通信类及无线电子产品中的应用[A];2003中国通信专用集成电路技术及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高旭;佘小健;刘杰;王穗东;;有机纳米浮栅型非易失性存储器[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7分会:光电功能器件[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Mastipuram;非易失性存储器发展趋势[N];电子资讯时报;2008年

2 刘霞;加密硬件可确保非易失性存储器应用安全[N];科技日报;2011年

3 ;非易失性存储器:比闪存快100倍[N];科技日报;2011年

4 赵效民;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变革(上)[N];计算机世界;2003年

5 MCU;SEMATECH介绍在非易失性存储器方面取得新的突破[N];电子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郭涛;企业级SSD既快又省[N];中国计算机报;2013年

7 赵效民;闪存与时俱进[N];计算机世界;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谷守珍;面向非易失性存储器系统的任务调度与数据分配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2 蔡晓军;基于非易失存储的高能效混合主存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锐;基于氧化锌纳米材料的阻变存储器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卿骁;BiFeO_3薄膜阻变性能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曹正义;新型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原子层沉积技术制备及其存储性能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4 曾柏文;氧化钛薄膜的阻变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5 程鹏;基于半侵入式侵入式攻击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内容提取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6 王庆;面向新型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内存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7 周雨舟;二氧化钛薄膜的阻变性能优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6年

8 黄科杰;基于标准CMOS工艺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胡小方;基于忆阻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李健;非易失性存储器的能耗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257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5257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6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