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忆阻器在神经突触仿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9-10-14 17:01
【摘要】:随着对计算机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一直在寻找能像人脑一样具有学习记忆功能的新型计算机。自从2008年惠普实验室发现忆阻器以后,发展具有人脑水平的智能计算机成为可能。众所周知,突触是大脑神经网络的基本单元,突触可塑性是学习和记忆的生物学基础。因此,为了实现具有学习和记忆功能的智能计算机,利用忆阻器模拟突触可塑性至关重要。综述了忆阻器在模拟突触的增强、抑制、短时程可塑性和长时程可塑性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宁波大学理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72141;61306152) 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2014A610152)
【分类号】:TP38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传东;田园;陈玲;葛均辉;;多种连接模型的忆阻神经网络学习[J];重庆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2 李传东;葛均辉;田园;;脉冲神经网络的忆阻器突触联想学习电路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14年07期

3 康鹏;黄安平;贾林楠;胡琪;韩少奇;何建学;王玫;肖志松;;纳米点调控氧化物忆阻器电导特性研究进展[J];微纳电子技术;2014年11期

4 S.S.Shinde;T.D.Dongle;;Modelling of nanostructured TiO_2-based memristors[J];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2015年03期

5 段飞腾;崔宝同;;基于忆阻器的Simulink模型及其特性分析[J];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15年03期

6 王小平;沈轶;吴计生;孙军伟;李薇;;忆阻及其应用研究综述[J];自动化学报;2013年08期

7 吴泽志;傅佳;;Elman神经网络改进模型在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4年03期

8 杨坦;王卫娜;;川芎嗪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爱龙;基于忆阻的递归神经网络的动力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温世平;忆阻电路系统的建模与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杨文建;金针菇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分析及其记忆功能改善作用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4 谭涛;低频rTMS增强Aβ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5 汪之沫;SRF-IEG通路在束缚应激所致内脏高敏感中的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柴高尚;下调pp32恢复p300/CBP组蛋白乙酰化转移酶活性改善学习记忆障碍[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王中强;金属氧化物忆阻器件的制备及其阻变存储、神经突触仿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朱槞槞;频率和时间模式依赖的海马突触可塑性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9 牟海燕;发育期大鼠高级视皮层活动对初级视皮层突触可塑性影响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10 蔡坤鹏;无机块体忆阻器材料的制备、结构及其电学性质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珏;睡眠与陈述性记忆巩固[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段美涛;基于STDP规则的忆阻神经网络及应用[D];西南大学;2013年

3 何朋飞;忆阻器件建模与特性分析及应用[D];西南大学;2013年

4 柴宁;去甲肾上腺素促进恐惧记忆消退的长期维持[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5 阚宇;慢性痛大鼠海马NO/cGMP/PKG信号通路在针刺累积镇痛效应中的作用分析[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年

6 张金龙;工作流系统建模和挖掘关键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7 李保国;miR-26a对小鼠神经元形态发育影响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8 秦秋红;东方蜜蜂与西方蜜蜂学习记忆比较及蜜蜂学习记忆相关分子机理分析[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9 杨遥;REM睡眠剥夺对小鼠海马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D];石河子大学;2013年

10 张文姝;基于忆阻器的混沌建模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红慧;王青云;;突触可塑性影响下的第一类神经元网络的同步分析与放电转迁[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吴鹏飞;胡壮丽;杨远坚;王芳;陈建国;;巯基化合物对海马突触可塑性的调节作用及机制[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11年

3 董智强;陈旭;曹立梅;;神经激肽B1受体与突触可塑性[A];第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陈建国;王芳;胡壮丽;王伟;吴文宁;;能量代谢调节激素对离子通道和突触可塑性的作用及其机制[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11年

5 吴正治;李明;李映红;张晓丽;贾秀琴;陈蔓茵;;天泰1号对自发老年性痴呆鼠海马突触可塑性的电镜定量研究[A];2008年全国抗衰老与老年痴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贺文彬;张俊龙;陈乃宏;;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突触可塑性的分子开关?[A];第三届中国药理学会补益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雍政;颜玲娣;宫泽辉;;噻吩诺啡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09年

8 吴巧凤;卢圣峰;余曙光;;沉默突触在突触可塑性及针灸促神经康复中的作用探讨[A];2010年中国针灸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中国针灸学会循证针灸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澎涛;潘彦舒;黄启福;贾旭;严京;王永炎;;解毒通络方对脑缺血损伤后海马区突触可塑性的影响[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胡前胜;董胜璋;陈学敏;;神经细胞粘附分子与学习记忆[A];2003年全国免疫毒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成都军区总医院 张虎军;大脑越用越灵有科学依据[N];健康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立达;小脑浦肯野细胞长时程突触可塑性若干分子机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史学锋;阈下神经活动对大鼠视皮层突触可塑性影响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3 张萱;早期维生素A缺乏对智力发育及突触可塑性相关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4 庄平;培养大脑皮层感觉运动神经元活动依赖突触可塑性机制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0年

5 段婷婷;情绪记忆的海马突触可塑性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6 朱槞槞;频率和时间模式依赖的海马突触可塑性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7 曹发乐;持续性伤害诱导的大鼠初级躯体感觉皮层突触可塑性及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8 刘晔;突触可塑性及行为学相关的离子通道和信号传导通路及其他相关因素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9 曹栋;吗啡成瘾对海马组合突触可塑性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9年

10 龚能;抑制性氨基酸及其转运体调节海马神经网络兴奋性和突触可塑性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波;富勒醇对海马突触可塑性影响的离体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叶晨静;快速眼动睡眠剥夺对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3 赵江;研究突触后膜NMDA受体在突触内外侧向移位对突触可塑性的可能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

4 高杨;非动作电位依赖的突触前后配对刺激诱导大鼠视皮层突触可塑性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5 张广辉;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细胞信号转导网络动力学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晓丽;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老龄小鼠突触可塑性相关基因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7 李颖;应激对前额叶皮层、丘脑突触可塑性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陈云芝;基于突触可塑性的神经信息传递的模型构建及仿真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9 彭志勇;mTOR信号通路在神经病理疼痛大鼠脊髓背角突触可塑性的作用[D];中南大学;2010年

10 熊佳佳;持续惊厥后幼年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及BDNF表达变化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493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5493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8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