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片上光交换阵列体系结构与路由算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23 19:11
【摘要】:在当前的高性能微处理器系统中,随着计算节点数目的不断增加,系统规模不断增大,对片上互连网络的通信需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电互连网络存在带宽小、时延大、互连密度小等局限,已很难满足未来大规模片上网络的需求,成为制约处理器性能提升的瓶颈。光互连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互连技术,它以硅基光电子器件为发展基础,采用光波作为信息载体,具有并行性好、低延迟、高带宽等诸多优点。光互连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片上网络存在的延迟和功耗问题,具有十分可观的发展前景。光交换阵列是光互连网络中的核心部件,对整个光互连网络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光交换阵列由光开关和光波导等器件组成,可支持多个节点之间的路由通信。随着微环谐振器等光电子器件的制造工艺不断成熟,光交换阵列的性能不断提高,其结构和功能设计也存在着多元化的方法。本文以光交换阵列的结构和功能为出发点,设计了一种双鱼型4×4光交换阵列。通过分析和研究,我们证明双鱼型4×4光交换阵列和同等规模的Crossbar交换阵列具有相同的功能,但双鱼型交换阵列的硬件开销和路由平均插入损耗明显小于Crossbar交换阵列。同时,我们提出了一种“嫁接”式的扩展方法,可以将双鱼型交换阵列扩展到任意规模。我们还对双鱼型阵列进行了优化设计,使阵列的插入损耗进一步降低。为了解决片上互连网络的延迟和阻塞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分复用机制的确定性路由算法。通过路由并行的方法,我们对算法进行了优化,提高了算法的通信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并通过Matlab进行了模拟仿真。最后,我们使用基于OMNeT++的PhoenixSim工具对使用不同光交换阵列的网络进行仿真测试,通过分析多组实验结果,我们得出双鱼型光交换阵列的综合性能优于Crossbar交换阵列的结论。双鱼型4×4光交换阵列和确定性路由算法的提出为未来光互连网络设计提供了新的方案,对于提高光互连网络的整体性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P3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卫生;孙卫强;何浩;金耀辉;郭薇;肖石林;;光交换的时间及空间结构分析[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2年01期

2 黄胜;隆克平;阳小龙;陈前斌;李培江;;支持突发粒度的多粒度光交换结构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3 黄胜;王汝言;阳小龙;隆克平;;支持突发粒度的多粒度光交换研究[J];半导体光电;2009年03期

4 申云峰,顾畹仪;光交换的原理与实现[J];光子学报;1997年07期

5 秦丽娜;;全光交换关键技术解析[J];中国新通信;2014年08期

6 高畅;宋志远;;光交换的研究与发展趋势[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3期

7 张志坚;刘凌;;一个光交换中的拥塞控制模型[J];山西电子技术;2009年05期

8 胡卫生;孙卫强;肖石林;;新型大容量光交换的关键技术和应用[J];中兴通讯技术;2013年03期

9 张劲松,曹明翠,罗风光;无光缓存多波长光交换的阻塞性能分析[J];光通信研究;2003年05期

10 万安君,胡巧燕,曹明翠,罗风光,徐军;光交换系统中二维光纤输入列阵的精密检测实验研究[J];激光技术;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孙家辉;彭超;任双印;何磊;窦文华;;一种基于微环的4×4全互连光交换路由结构[A];第十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张泰;邱琪;孟会敏;;利用MWC-MSD模块构建具有严格无阻塞性能的多播光交换网核心节点[A];全国第十三次光纤通信暨第十四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黄海漩;徐平;李孟珏;周育成;杨拓;张旭琳;;多级级连omega光交换网络路由算法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展月英;光接入与光交换中复杂调制格式信号处理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2 刘燕君;低代价CLOS型非阻塞波分复用光交换网络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张劲松;突发模式下的可变时长光交换体系结构和性能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熊余;自感知的光交换网络抗毁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5 徐跃刚;城域光网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利辉;基于微环谐振器的光交换芯片控制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郭龙飞;片上光交换阵列体系结构与路由算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3 冯亮;多粒度光交换实验系统部分单板的方案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4 杨辉;基于业务预测的多粒度光交换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杨俊波;微光学元件在光交换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6 孟会敏;光交换网络中的多播调度算法及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7 孙家辉;面向高性能计算机的光交换阵列体系结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8 王正平;多粒度光交换中业务疏导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张泰;多播光交换网络核心节点结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0 陈宣苏;基于Banyan类网络的低串音无阻塞光交换结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522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5522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b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