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片上多核处理器混合缓存架构生成与访问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4 19:02
【摘要】:随着片上多核处理器核数的持续增加,对片上缓存容量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的基于SRAM缓存所带来的功耗开销在多核处理器系统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新型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具有非易失性、近零的泄漏功耗和高存储密度等优良特性,为片上缓存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其也存在写延时大、写功耗大和有限的写寿命的问题等。因此,构建基于NVM与SRAM的混合缓存架构是一种更为合理的多核处理器缓存设计方法。本文针对基于一种新型非易失性存储器STT-RAM与SRAM的片上三维多核处理器混合缓存架构生成与访问机制展开研究。本文首先分析并建立了片上多核处理器的功耗、热传播以及新型非易失性存储器的耐久性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STT-RAM与SRAM的混合缓存架构优化生成方法。该生成方法在满足多核处理器系统最大温度与NVM耐久性约束下,确定每级共享缓存层不同类型存储器的最佳容量,以使得系统功耗开销最小;并进一步考虑“暗硅”的影响,将每级缓存层最佳容量进行分配,确定每个缓存块的打开关闭情况,得到最优化的缓存块布局。基于Gem5仿真平台通过实验验证,相比采用同等面积的SRAM的片上缓存架构,采用所提出生成方法生成的缓存架构的多核处理器系统功耗降低了28.9%,性能提升了44.81%。其次,本文提出了一种混合缓存架构动态生成策略。该策略在片上多核处理器运行过程中,监测缓存块当前的使用率与热度指标,并与相应的阈值比较来判断是否可能被打开或者关闭。然后将缓存块进行优先级判断,并执行打开关闭算法,最终确定需要打开或者关闭的缓存块数目。本文还设计了指标采集器、读写命中率采集器和缓存块优先级判断器,以较低的硬件开销实现了动态生成策略。通过实验仿真,相比固定的混合缓存架构,采用所提出策略生成的混合缓存架构功耗降低14%,性能仅降低6%。最后,基于前述所提出的混合缓存架构,提出了一种混合缓存的访问机制。该访问机制首先将缓存行划分成了死亡行和写频繁行,然后根据这两种类型的缓存行从缓存填充、缓存替换和数据迁移三个方面对传统访问机制进行了优化。该访问机制减少了不必要的缓存填充、优化了缓存行的替换并减少了对STT-RAM的写操作,从而降低了系统的功耗开销并提升了性能。通过实验仿真,在使用动态生成策略的情况下,相比于传统的写回访问策略,所提出的访问机制可以提升性能约24.1%,节省功耗约29%。
【图文】:

示意图,存储单元,示意图,处理器


处理器处理器核图 1.3 使用三维集成电路技术的多核处理器架构图片上网络的三维多核处理器系统架构如图 1.3 所示。于芯片的最底部,处理器层上的每一个节点内都包含。处理器层上面通过三维集成电路技术堆叠了多级共存层。缓存层内每个节点为一个缓存块(Cache bank) 通信;层与层之间通过 TSV 互连。核处理器的缓存架构设计,即针对采用上述多层堆叠性存储技术使用静态随机存储器(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器单元结构图如图1.4所示。

结构图,仿真模型,结构图,缓存


gem5模拟器图 2.6 Gem5 仿真器结构图行模式上,Gem5 支持两种模式:系统调用模式(System-call,SE)和全ystem,FS)。在系统调用模式下,,Gem5 首先会按照用户设置的系统配置来生,然后在该架构上执行用户所要运行的程序,并输出仿真结果,但是系统调线程的功能。全系统模式下,Gem5 仿真器会加载指定的操作系统并完成初持中断、异常、特权级别、I/O 等。但是正因为复杂,不是所有的指令集架模式。统的存储模型上,Gem5 支持两种缓存模式:传统缓存(classic Cache)与 Ru,传统缓存和 Ruby 不兼容。传统缓存使用总线的方式将 Cache、CPU 和主uby 缓存是从 GEMS 仿真器中继承而来的仿真模型,它包含具有支持不同替享 Cache 层次架构,多种一致性协议、互连拓扑结构、DMA 控制器和内存内部结构如图 2.7 所示(来自 Gem5 官网)。本文所研究的片上多核处理器缓的互连拓扑结构而非总线互连,因此使用 Ruby 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P3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面向多媒体及通信等领域的多核处理器[J];技术与市场;2015年02期

2 开磊;;多核处理器关键技术分析[J];大众投资指南;2019年06期

3 ;最数字[J];飞碟探索;2016年07期

4 老虎;;嵌入式智能计算扩展多核处理器市场空间[J];电子产品世界;2014年05期

5 于伏亮;;一种有效的多核处理器计算模型设计与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3年11期

6 张洋;;虞志益:引领多核处理器创新之路[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3年01期

7 黄国睿;张平;魏广博;;多核处理器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年10期

8 谢向辉;胡苏太;李宏亮;;多核处理器及其对系统结构设计的影响[J];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08年06期

9 ;多核处理器的软件优化[J];新电脑;2008年05期

10 许珊琳;;多核处理器——计算领域的又一次革命[J];中国集成电路;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军;王飙;;通用多核处理器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A];第十五届计算机工程与工艺年会暨第一届微处理器技术论坛论文集(A辑)[C];2011年

2 刘磊;周庆;井蔚;刘冰;;基于多核处理器的网络安全协议并行处理研究[A];第26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力生;张欣;;基于多核处理器的动态负载平衡并行遗传算法[A];全国第20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09)暨全国第1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孟宪元;;异构多核处理器实现智能处理系统[A];第十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C];2016年

5 万志涛;章恒;张若渊;;基于多核处理器的深度包检测的实现和性能评估[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方娟;张红波;;多核处理器预取策略的研究[A];2010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李建军;吴家铸;罗恒;;一种面向多核的高效硬件信号灯[A];第十九届计算机工程与工艺年会暨第五届微处理器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5年

8 孟宪元;;为智能应用的异构多核处理FPGA[A];第十一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C];2017年

9 周辉;晏磊;赵红颖;高鹏骐;杨福兴;;基于多核处理器DM270的高分辨率CMOS成像系统设计[A];中国感光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和第七届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刘潇骁;余金山;刘蓬侠;赵振宇;方粮;潘文胜;欧阳海燕;;一种支持多核处理器扫描链低速与实速测试的时钟控制电路[A];第十六届计算机工程与工艺年会暨第二届微处理器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我国多核处理器研究实现新突破[N];光明日报;2012年

2 ;勤哲Excel服务器2013版强化多核处理器支持[N];电脑报;2013年

3 简墨;新“硬”用风暴[N];电脑报;2009年

4 蒋楠;美国 青少年变身“多核处理器”[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5 MCU;RMI推出业内高性能的多核处理器[N];电子报;2009年

6 庆广;多核处理器助力无线多媒体业务拓展[N];中国电子报;2009年

7 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何正未;软件滞后制约多核应用[N];计算机世界;2006年

8 本报记者 陈斌;多核处理器的未来路径[N];计算机世界;2008年

9 李梅 编译;多核处理器新年井喷[N];计算机世界;2007年

10 Hillstone首席软件架构师 王钟;多核是更好的选择[N];网络世界;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苑风凯;多核处理器末级私有高速缓存优化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2 蒋小文;多核实时系统的节能和可靠性优化调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3 李文U

本文编号:26139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6139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9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