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P应用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图文】:
l专、长荃否{手省.一二‘豁~图2一 1IMS体系架构2.4.1应用层IMS通过基于SIP的 ISC(IMSServieeCorttrol)接口,支持3种业务开放模式:OSA一 SCS(openServieesArchiteeture一ServieeC即 abilityServer)方式、 SlpAS(SlpApplieationServer)方式和IM一 SSF(IpMultimediaServieeSwitehingFunetion)方式。 CSCF(CallSessionControlFunetion,呼叫会话控制功能)不再需要处理业务逻辑,而是通过基于规则的业务触发机制,根据用户的签约数据的IFC(hiitial FilteringCriteria,初始过滤规则),分析并触发到规则指定的AS,由AS完成业务逻辑处理。IMS应用层的主要功能如下:1)向用户提供业务逻辑,包括实现传统的基本电话业务,如呼叫前转、呼叫等待、会议等业务。 2)IMs通过IM一SSF接入传统智能网
点改写parse、encode函数就完成了。同样,如果想把一个原有使用公共头字段类Token的头字段从新设计一个完全自身的类也可以利用上述方法很容易实现。parserCatego珊和众头字段类的关系如图5一8。NNN幼南硬人dd翻 翻 翻翻翻翻翻翻翻添添添添添添添添添添添添添添 添添赢赢蠢 蠢陈陈暇欲易赫魏里雌慈然组集集 集 集扁扁赫;轰瘾翩级级森主 主 主主主主主主主咏咏咏咏咏咏咏咏咏咏咏咏咏咏 咏咏赢毒涵巍巍一一公银蔽热燕湘共琳 琳 琳琳琳琳琳琳琳赢赢赢赢赢赢赢赢赢赢赢赢赢赢 赢赢赢;赢扁 扁藻藻奚夔彝、 、、篡毅鬓里g撬 撬 汀汀八几另丸父老 老老鑫然派甘资族杀公淤众户定芬芬 奋奋_资升派袱~》立一了了了‘介二拭书盆易屯犷簇俪 俪 图5一8头字段类族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国家重点实验室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TN919.8;TP368.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玉勇;;IMS融合技术介绍[J];信息通信;2011年04期
2 杨明;;下一代网络技术发展趋势浅析[J];硅谷;2011年16期
3 李慧;;解读通信发展的新趋势-IMS[J];信息系统工程;2011年08期
4 林亦殷;;NGN及其核心技术——软交换[J];信息通信;2011年04期
5 王学志;;浅谈软交换技术及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7期
6 孙莹;Kyou-Ho Lee;Jong Hyup Lee;;家庭网络中基于IMS的IPTV接入方法[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年08期
7 赵岩;;浅析大庆油田NGN承载网结构安全[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13期
8 高威;刘洋;李秋明;;基于SIP协议的多业务融合视频会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信息通信;2011年04期
9 邬俊毅;张卷卷;李红英;;IMS智能锚定技术在e讯业务上的应用[J];电信技术;2011年06期
10 张建辉;张骞;李锐清;;媒体网关控制协议在下一代网络中的应用[J];光通信技术;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培国;郑军;;三网融合的技术——IMS及其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徐骏;;IMS和软交换技术分析比较[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3 孔令辉;;由软交换向IMS的演进:NGN的网络融合[A];2007中国科协年会——通信与信息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李继斌;徐才云;;NGN技术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A];两化融合与物联网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林朝辉;;向下一代基于IMS固定移动融合网络演进的探讨[A];中国通信学会通信建设工程技术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赖剑;尹长川;;基于IMS-NGN架构的IPTV业务[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7 薛海丽;樊永生;韩燮;;下一代网络结构和关键技术分析[A];AECC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兰洪光;黄玉芬;依那;吴建军;;IMS技术及其在卫星通信上的适应性研究[A];第七届卫星通信新技术、新业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孙佳悦;李展翔;;基于NGN网络传真业务的原理与实现[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10 邹维涛;赵晓宇;黄小红;马严;;IP多媒体子系统(IMS)-PLUMES[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总工程师 续合元;NGN:不能只关注软交换和IMS[N];人民邮电;2009年
2 本报记者 逄丹;如何构建开放式NGN?[N];通信产业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徐勇;IMS引导融合进入灿烂的明天[N];人民邮电;2010年
4 本报记者 卜娜;峰华智讯:将NGN应用进行到底[N];中国计算机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林憬辉;日本推下一代网络NGN 贴近用户需求成发展核心[N];通信信息报;2010年
6 何秉深 凌艺;世界大国抓紧升级NGN网络[N];人民邮电;2010年
7 北京联通 张净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 杨葆莉;IMS中紧急业务提供相关问题分析[N];人民邮电;2010年
8 本报记者 逄丹;引入IMS构建开放平台[N];通信产业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伊佳;中电信打造最大规模IMS[N];通信产业报;2011年
10 记者 孟伟松 姚传富;光纤接入在NGN投资中将占最大比重[N];人民邮电;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戚琦;IMS会话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2 王金柱;IMS过载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3 于波;基于IMS重叠网络的多路径传输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2012年
4 王玉龙;一种新型的脆弱性评估方法及其在IMS中应用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5 彭荣群;基于语义的NGN自适应业务提供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6 邹华;NGN业务跨域互操作访问控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7 赵其刚;基于流量预测的下一代网络动态QoS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8 焦燕鸿;基于SIP/NMA的IP移动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9 王开西;NGN业务体系结构中的过载控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10 罗仕漳;NGN核心业务平台及IMS保留状态代理中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永明;SIP应用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2 李博;可扩展IMS终端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3 成龙;企业用户接入IMS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4 斯隆;安徽电信IMS网络规划[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5 董宇;基于IMS网络的视频分享客户端的设计和开发[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6 丛芝芳;基于IMS的能力开放体系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7 宋建标;IMS固定接入网相关安全问题分析与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建栋锐;IMS网络容灾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9 王新博;IMS桌面软终端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10 林盛;基于IMS的固定移动核心网融合和演进[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142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614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