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高可靠容错实时系统的支撑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2 02:08
【摘要】: 随着实时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安全关键应用依赖实时系统作为核心控制部件,实时系统成为影响安全关键应用性能和可靠性的决定性因素。显然,提高实时系统的可靠性与提高实时系统的性能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随着硬件可靠性的大幅度提高,实时软件的可靠性成为限制系统可信性的瓶颈。容错,作为保障实时软件可靠性的重要技术,已经成为实时系统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论文详细分析了系统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影响系统可靠性的各种因素,系统地介绍了基本的可靠性保障技术。在此基础上,本论文系统、深入地研究了软件容错、容错实时调度的基本技术。通过上述研究,本文作者认为,以下问题制约软件容错技术在实时系统中的应用: 1.容错的引入以资源冗余为代价,将降低系统正常运行时的系统资源利用率。因此,改进实时调度算法,在保证容错所需资源的前提下,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本文对当前这一领域的工作进行了详尽、系统的论述。我们发现,虽然当前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很多,但多集中在理论的探讨上,所获得的高资源利用率是以极高的算法复杂度为代价,实用性差。因此,研究和设计简单、实用的容错实时调度算法是容错实时系统应用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实时系统的软件容错结构的建立和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系统的复杂度。在系统层构建和管理容错结构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和开销,降低系统的运行效率和通用性,而且难以适应特定应用的需要;在应用层构建和管理容错结构极大地增加了实时应用设计人员的编程负担,并难以保证软件质量。因此,设计一种新的软件容错结构的构建和管理技术,在保持系统层精简、高效的基础上,减轻实时应用设计人员的编程负担,保证软件质量,提高软件可靠性,是容错实时系统应用需要解决的另一重要问题。 在分析容错实时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本论文对容错实时调度算法和实时系统容错软件的构造和管理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做出的主要贡献如下: 1.将非精确计算技术、资源回收技术与现有的实时调度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三种新的容错实时调度算法:IC-FT-RM、FTEDF和RR-FTEDF,其目的在于:在不降低算法的容错能力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和任务 摘要 吞吐量。本论文在理论上证明了卜述算法的正确性,并通过容错调度模拟试 验验证了算法有效性。 2 基于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分离的原则,首次提出采用容错实时运行 库技术(编程中间件)构造和管理实时容错软件,,简化实时应用程序的设计 和实现。本论文洋细分析了容错实时运行库与系统层和应用层间的相互关系, 并通过实例说明了容错实时运行库的实现方涪。 除上述工作外,本论文还对实时软件系统可靠的在线升级技术和实时系 统防危核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做出有益的贡献: l 提出一种支持实时控制系统在线升级的结构模型,在保证系统运行时 的可靠性和性能的同时,实现系统安全的升级,延长实时软件系统的使用寿 命,满足用户对系统功能和性能的不断提高的要求。文中详细分析了该模型 的结构及其组成部分的功能,并利用随机Petri网建立在线升级模型的性能和 可靠性评价模型。 二 首次提出了基于元对象的防危核的实现技术,通过面向对象的编程语 言的支持,使防危核具有开放式的结构,在保证防危核原有可靠性的基础上, 提高了与应用软件的交互能力,增加了防危核的可扩展性、灵活性和移植性。 目前,国内外研究机构对实时系统可靠性展开了及其广泛的研究,容错 是其中1分重要的研究领域。本论文对当前容错实时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进 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新的容错实时调度算法和实时容错软 件的构造和管理方坛,为容错实时系统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 和思路。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TP30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永刚;陆慧娟;程倬;陈江;;基于时间自动机的实时系统建模及验证[J];计算机时代;2011年06期

2 张丽;杨俊飞;陈立剑;;基于Labview实时系统设计与实现的测试系统[J];船电技术;2011年07期

3 王成;戴树岭;;实时仿真中的逼真虚拟地球实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4 刘翠响;肖伶俐;;基于视频的人脸检测综述[J];电子设计工程;2011年14期

5 佘朝兵;;基于QNX的CPCI板卡通信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6 周保余;孔德刚;赵宏伟;仲明杰;;嵌入式Linux实时性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年04期

7 田钊;佘维;叶阳东;;基于模糊时间知识推理的实时系统冲突研究[J];计算机工程;2011年14期

8 刘晚春;李峭;何锋;熊华钢;;时间触发以太网同步及调度机制的研究[J];航空计算技术;2011年04期

9 王溪波;杨丽娜;;优先级反转和死锁的资源管理模式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年08期

10 杜方;汪芸;;无线移动网络环境中混合式任务调度策略的研究与实现[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斌兵;孙文海;;基于消防实时系统的QoS技术研究[A];第六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段成刚;欧阳森;宋政湘;陈德桂;王建华;;基于双CPU的嵌入式电能质量监测设备的设计[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低压电器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毕小龙;王洪跃;朱大海;徐治皋;;基于COM+组件的电站实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A];2004电站自动化信息化学术技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杨锁昌;孟晨;魏保华;郑思龙;;RTSI实时系统集成总线及其编程控制[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1年

5 金建设;董文葆;;大型无机化工厂基于规则的生产调度辅助系统[A];第三届全国控制与决策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6 吴学贤;江杰;徐大威;何永保;;宝钢一号高炉操作指导专家系统[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5年

7 吴世英;许祖润;杨朝文;甘绍碱;;实时监控系统中数据处理的一些方法问题[A];第8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1996年

8 骆志刚;唐雪飞;刘锦德;;开放系统中的实时性问题[A];中国电子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周强;闫大顺;张永平;;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应用服务器设计[A];2001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1年

10 金士尧;宾雪莲;杨玉海;;基于多分辨率模型任务的实时容错调度方法[A];第十届全国容错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ADI发布Blackfin DSP产品[N];中国电子报;2001年

2 广东省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多媒体部 张宇飞 卢燕青;实时系统软件分析和设计方法综述[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3 ;江西移动的“移动课堂”[N];计算机世界;2003年

4 王明毅;英维思ARPM石化企业在线性能监控[N];中国石油报;2006年

5 陈子牧邋吴进宇;结“网”惠农[N];金融时报;2008年

6 冯敏;拥有出色公路性能的强悍SUV[N];中国贸易报;2008年

7 王棣华;高新企业如何应用标准成本?[N];财会信报;2005年

8 刘沛铭 虞美霞;九电首批“节能高手”新鲜出炉[N];华中电力报;2008年

9 通讯员 赵娜;富拉尔基发电总厂实时监控确保经济运行[N];中国电力报;2006年

10 刘清秀;软件人的福音[N];中国邮政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宇;高可靠容错实时系统的支撑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2 江维;任务关键实时系统的可信感知调度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邹勇;开放式实时系统的调度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3年

4 巴巍;实时系统动态优先级任务调度算法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毛佳;嵌入式实时系统中关键技术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杨仕平;分布式任务关键实时系统的防危(Safety)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7 吴刚;对低功耗进程调度算法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童立靖;实时系统的自适应进程调度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5年

9 曹春生;实时工业无线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陈慧;实时宽带现场网络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彬;工控设备中数据处理技术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2 汪泓澄;嵌入式系统的性能基准程序及任务时限违背率[D];同济大学;2006年

3 姬莉霞;基于时间自动机的实时系统规范验证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4 杨龙;Linux实时调度算法与测试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5 邹玉丽;基于UML的实时性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6 苗长运;并行实时系统在BRCC中的形式化[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舒国强;面向对象的实时系统可调度性验证和代码生成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3年

8 郭东亮;面向方面的实时系统开发方法[D];广东工业大学;2005年

9 王晓寅;基于实时系统的STM32网络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钟洋;基于Windows NT的弱实时多任务的实现[D];武汉科技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6360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6360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f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