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驱动器自伺服刻写关键技术的研究与仿真
【学位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TP333.4
【部分图文】:
图1.1硬盘驱动器内部结构图盘的操作是基于滑块和转动盘片之间的自压力空气薄膜间保持一定的间距,然后通过控制滑块的径向位置来盘驱动器诞生到现在的50年时间内,硬盘驱动器内部化,而且各项性能指标(如存储容量、访问时间等)还年来容量增加了700万倍ll],价格降低了350倍,质上的变化与发展主要是来自于不断缩小的存储介质的磁
图1.2(a)盘片膜层结构和的盘片基质的进步鱿鱿戴膺 膺罗撰袭羲二一绪燕窦窦颧盗燕貌真 真鬓鬓鬓鬓鬓鬓鬓…翌署罗骂龚翌恐吧黔聋笋笠署巴誉誉称称一“翔翔 翔当图1.2(b)传统磁层与加入“仙尘”后的磁层对比图1.2展示了盘片膜层结构和盘片基质的变迁,其中“仙尘”(PixieDust)为IBM公司在2001年推出的反铁磁性藕合 (AntiFerromagneticallyeo即led,AFC)介质技术。普通磁盘的磁性材料层只有一层,如图1.2(a)中的前两个子图。而使用AFC技术,将磁性材料制成多层结构:除记录层以外,再使用稳定层,并且在记录层和稳定层之间增加一个钉层 (Rutheniumlayer),如图 1.2(b)。钉元素具有反铁磁性,导致相邻磁层的磁性以反方向成对出现
撇撇姗撇撇撇撇撇撇撇 lllllll熊蕴 蕴蕴蕴蕴蕴蕴姗姗姗姗姗姗 姗姗姗撇撇撇圈图1.2(a)盘片膜层结构和的盘片基质的进步鱿鱿戴膺 膺罗撰袭羲二一绪燕窦窦颧盗燕貌真 真鬓鬓鬓鬓鬓鬓鬓…翌署罗骂龚翌恐吧黔聋笋笠署巴誉誉称称一“翔翔 翔当图1.2(b)传统磁层与加入“仙尘”后的磁层对比图1.2展示了盘片膜层结构和盘片基质的变迁,其中“仙尘”(PixieDust)为IBM公司在2001年推出的反铁磁性藕合 (AntiFerromagneticallyeo即led,AFC)介质技术。普通磁盘的磁性材料层只有一层,如图1.2(a)中的前两个子图。而使用AFC技术,将磁性材料制成多层结构:除记录层以外,再使用稳定层,并且在记录层和稳定层之间增加一个钉层 (Rutheniumlayer),如图 1.2(b)。钉元素具有反铁磁性,导致相邻磁层的磁性以反方向成对出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军亮;;我的硬盘我做主[J];办公自动化;2009年21期
2 黄岗;长城GW-0520DH微机硬盘驱动器控制卡维修一例[J];计算机应用研究;1991年02期
3 ;硬盘制造业的巨人——唯一连续三年赢利的Seagate公司[J];中国计算机用户;1995年02期
4 ;EIDE硬盘驱动器的升级[J];微电脑世界;1998年01期
5 高国栋;;Adaptec SCSI Card29160[J];电子测试;2000年08期
6 ;希捷捷豹硬盘驱动器使SUN StorEdge T3企业级阵列大放异彩[J];实用无线电;2001年01期
7 李海东;;硬盘:在稳中前行[J];中国电子商情;2001年14期
8 李明顺;;IBM转身弃盘[J];每周电脑报;2002年19期
9 林大超,施惠基,曾德斌,白春华,张奇;硬盘驱动器冲击激励的头盘碰撞分析[J];爆炸与冲击;2004年02期
10 ;Silicon Image推出第二代SteelVine处理器[J];世界电子元器件;2007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萍;希捷,APT和VITESSE发布第一台串联ATA硬盘驱动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2 ;业界首块15000转驱动器诞生[N];计算机世界;2000年
3 王立凤;硬盘驱动架巨头落户塘厦[N];东莞日报;2010年
4 中国建设银行三峡分行 李亮元;RAID系统可靠性分析[N];计算机世界;2003年
5 本报记者 张广彬;硬盘在旋转中升腾[N];计算机世界;2004年
6 《计算机世界》评测实验室 《微电脑世界》评测实验室;世纪飞旋[N];计算机世界;2001年
7 田双;确保福群科技集团年内动工[N];东莞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邹大斌;LSI推出两款6Gb/s JBOD设备[N];计算机世界;2010年
9 《计算机世界》评测实验室 吴限 丑毅;无“心”硬盘却有新[N];计算机世界;2000年
10 本报记者 张广彬;一个名字的传奇[N];计算机世界;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小刚;硬盘驱动器自伺服刻写关键技术的研究与仿真[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李洪来;高速硬盘微小型滑动轴承—主轴系统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斌;硬盘驱动器磁头/盘界面抗冲击动态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廖杏黄;硬盘驱动器可重复性偏摆估算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彭刚;基于补偿的时钟磁道闭环写入与伺服校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彭恺;微硬盘伺服信息读取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周鸣昊;磁记录中的PRML技术研究及其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李芳芬;微观尺度下的硬盘驱动器浮动块/磁盘接触碰撞过程的理论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7 欧阳有来;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硬盘磁头组件生产管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李承红;磁悬浮硬盘功率放大器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9 郭智广;硬盘磁头悬架窝点的微动磨损动力学及三体磨损状态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赵钟磊;磁存储设备的振动冲击电磁主动控制技术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8127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812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