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络存储系统(INSS)中负载均衡技术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5 13:1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早期的“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数据处理已经演化为“以数据为中心”的模式,越来越多的信息被数据化,为了能够对这些海量的数据化信息进行长时间的保存和有效地管理,人们对数据的存取容量、速度以及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存储技术从本地存储发展到网络存储,网络存储技术成为近年来计算机存储技术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 目前在网络存储技术中,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和SAN(storage attached network)是两种比较典型的存储技术,但是NAS在文件请求比较频繁时,服务器的性能会下降,容易产生单点失效问题;SAN虽然可以提供较高速的数据块传送,但一般需要专门的光纤交换机设备和光接口的存储器,所以是一种成本较高的网络存储方案。 针对目前主流网络存储中存在的问题,本课题组提出了一种智能网络存储系统INSS(Intelligent Network Storage System)结构。INSS实际上是一种高性能、高可靠性和智能化的分布式网络存储系统,其中的负载均衡技术是INSS存储控制软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把大量的I/O请求分摊到INSS中的多个节点,使每个节点的负载都处于相对均衡的服务状态,因此负载均衡是体现INSS高性能和智能化的关键性技术之一。 对INSS的I/O请求而言,如果是读请求,用户从拥有该文件的节点或负载最小的副本节点直接读取;如果是写请求,切分后的数据块将会并发存储在负载较小的多个节点上,因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研究INSS系统负载均衡技术的数据放置策略问题。本文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给出了一种智能网络存储系统(Intelligent Network Storage System,INSS)结构模型。 2、根据INSS存储系统结构模型及其I/O请求流程,提出了一种二级动态反馈负载均衡模型,能很好地满足INSS负载均衡的要求。 3、针对最小负载优先算法和随机算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将最小负载优先算法和随机算法结合起来的二级动态反馈(TLDF)算法,实验结果证明,TLDF算法较之使用RR算法有更好的性能,该算法提高了负载均衡的效果。
【学位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TP393.09;TP333
【部分图文】: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储技术的现状与发展网络存储体系结构最常用的有三种体系结构:直接连接(NAS),存储区域网络(SAN)。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种了网络存储技术的新发展。接存储技术存储方式中,存储设备是通过电缆(通常是 SCSI 接口输出(IO)请求直接发送到存储设备,DAS 依赖于服带有任何存储操作系统[4]。DAS 的典型结构如图 1-1 所DAS
第一章 绪论连接存储一种直接连到网络上向用户提供文件级服务的专,它将硬件和软件有机地集成在一起,用以提” 的,主服务器和客户端可以非常方便地在 Nindows)、NFS(Unix,Linux)和 CIFS(NT/Window,将存储设备与服务器彻底分离,集中存储和如图 1-2、1-3 所示:
图 1-3 NAS 典型架构 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和管理都很方便。而且进行网络数据在线扩容保证了数据流畅存储。NAS 设备内置优化的独立存储操作系统,全力支3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84798
【学位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TP393.09;TP333
【部分图文】: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储技术的现状与发展网络存储体系结构最常用的有三种体系结构:直接连接(NAS),存储区域网络(SAN)。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种了网络存储技术的新发展。接存储技术存储方式中,存储设备是通过电缆(通常是 SCSI 接口输出(IO)请求直接发送到存储设备,DAS 依赖于服带有任何存储操作系统[4]。DAS 的典型结构如图 1-1 所DAS
第一章 绪论连接存储一种直接连到网络上向用户提供文件级服务的专,它将硬件和软件有机地集成在一起,用以提” 的,主服务器和客户端可以非常方便地在 Nindows)、NFS(Unix,Linux)和 CIFS(NT/Window,将存储设备与服务器彻底分离,集中存储和如图 1-2、1-3 所示:
图 1-3 NAS 典型架构 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和管理都很方便。而且进行网络数据在线扩容保证了数据流畅存储。NAS 设备内置优化的独立存储操作系统,全力支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霜,修保新,肖卫东;Web服务器集群的负载均衡算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25期
2 朱立谷;阳小珊;罗洪元;胡怀湘;鄢楚平;;网络存储综合测评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年36期
3 李双庆;程代杰;何玲;;一种基于内容的Web集群系统负载均衡算法[J];计算机科学;2003年03期
4 崔雪芝;王东燕;;iSCSI:网络存储的未来[J];计算机科学;2005年02期
5 俞建新;杨小虎;;网络存储新技术评析[J];计算机工程;2006年20期
6 张昊;廖建新;朱晓民;;增强型动态反馈随机分发负载均衡算法[J];计算机工程;2007年04期
7 何昱;历军;;基于应用级监控的动态负载均衡系统[J];计算机工程;2008年09期
8 刘健,徐磊,张维明;基于动态反馈的负载均衡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3年05期
9 郭成城,晏蒲柳;一种异构Web服务器集群动态负载均衡算法[J];计算机学报;2005年02期
10 赵跃龙;戴祖雄;王志刚;杨希;;一种智能网络磁盘(IND)存储系统结构[J];计算机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汤君;基于集群的动态反馈负载均衡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天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847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884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