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X2的数据源设计与USB2.0高速传输探讨
发布时间:2020-12-21 23:43
USB设备接口简单,移动方便,近年来发展迅猛,USB接口已经成为移动存储、多媒体、人机设备的主流接口。在雷达地面系统中,测试设备同样具有便捷性要求,但由于其数据率大多超过40MB/s,虽然USB2.0协议最高速度达到60MB/s,理论上可以满足多数设备的数据率要求,然而调研发现常见USB2.0设备的实际数据率很难超过30MB/s。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测试USB接口的极限数据率,探索在雷达地面系统中,广泛应用USB接口的可能性。 为了研究如何提高USB2.0的数据率,需要首先全面了解USB2.0设备的开发过程。为此,笔者使用USB2.0设备芯片FX2,研制了基于USB2.0接口的数据源。论文通过介绍数据源的设计,对USB设备的开发过程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在成功设计数据源的基础上,笔者对提高USB2.0接口的实际数据率进行了实验尝试,最终发现制约USB速度提高的主要因素是使用一个端点传输时,相邻两次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过大。实验同时发现,使用多端点传输时,不同端点相邻两次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隔非常小,接近协议要求的最小值,由此提出多端点组合方式传输的思想,在一个USB设备中使用多...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北京市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数据源FPAG后仿真图
用户界面设计的目的是向用户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数据源界面是做为地面维护界面的一部分提供的,主要功能是将控制和监视使用的二进制代码转化为形象的用户界面元素。整个地面维护系统的用户界面如图3一12所示:图3一12雷达一记录仪地面维护系统界面图界面元素分两部分,左边是数据源的监控面板,右边是记录器维护软件的操作面板。数据源监控面板又分两个功能模块:上面的组合框和下面的三个控制按钮用于对数据源的控制操作;中间是数据源工作状态监视面板。下面介绍
差不多与端点大小相同,这是不是说一个微帧只能进行一次批量传输呢?笔者观察了Catalyst工具抓取的UBS包,发现在部分连续微帧中,每个微帧能够进行8次传输,如图4一5所示:图4一5批量方式初始实验数据包(数据传输部分)实验同时发现:在两段连续输出数据的微帧之间都存在不少空闲微帧,而且它们也是连续出现的,如图4一6所示:图4一6批量方式初始实验数据包(总线空闲部分)而且空白微帧所占的比例相当大,图4一6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上述现象说明:批量方式下,一个微帧可以进行多次传输,造成实验速度低的原因是总线
本文编号:2930732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北京市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数据源FPAG后仿真图
用户界面设计的目的是向用户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数据源界面是做为地面维护界面的一部分提供的,主要功能是将控制和监视使用的二进制代码转化为形象的用户界面元素。整个地面维护系统的用户界面如图3一12所示:图3一12雷达一记录仪地面维护系统界面图界面元素分两部分,左边是数据源的监控面板,右边是记录器维护软件的操作面板。数据源监控面板又分两个功能模块:上面的组合框和下面的三个控制按钮用于对数据源的控制操作;中间是数据源工作状态监视面板。下面介绍
差不多与端点大小相同,这是不是说一个微帧只能进行一次批量传输呢?笔者观察了Catalyst工具抓取的UBS包,发现在部分连续微帧中,每个微帧能够进行8次传输,如图4一5所示:图4一5批量方式初始实验数据包(数据传输部分)实验同时发现:在两段连续输出数据的微帧之间都存在不少空闲微帧,而且它们也是连续出现的,如图4一6所示:图4一6批量方式初始实验数据包(总线空闲部分)而且空白微帧所占的比例相当大,图4一6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上述现象说明:批量方式下,一个微帧可以进行多次传输,造成实验速度低的原因是总线
本文编号:29307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930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