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相位计及其GPIB接口的研究与设计
本文关键词:高精度相位计及其GPIB接口的研究与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相位计 过零鉴相 自动换程 GPIB总线 NAT9914
【摘要】:本课题是以与天津市中环电子仪器有限公司合作的横向课题“高精度宽带相位计的研制”为背景。相位差测量技术发展至今已经深入到众多领域,尤其是在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工业自动化,智能控制、航空电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专用于相位差测量的相位计比较少见,而且普遍存在对被测信号幅度和频率要求过高、反应时间慢、显示精度较低等问题,本文正是基于以上几点问题,设计出了一款高性能的高精度相位计。本文的主要工作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相位测量方法的研究。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的相位测量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详细介绍和分析了示波器观察法、数字化测量相位差及过零鉴相法三种典型的相位测量方法,并最终选择过零鉴相法作为相位计设计的理论基础。 2、自动换程电路的设计。自动换程电路主要包括衰减网络、放大电路、电平幅值检测电路和逻辑控制电路四个模块,该电路采用循环计数法的原理,通过控制继电器的开关闭合状态实现对输入信号不同程度的放大和衰减,有效地保护了整个相位计系统。 3、过零鉴相法的硬件实现。根据相位计系统的工作流程,整个系统电路分为整形电路、鉴相电路、方波转电压电路、A/D电路、测频电路以及显示电路等几个部分。整形电路的作用是将输入的正弦信号整形为方波信号,鉴相电路和方波转电压电路将两路被测信号之间的相位差转换成直流电压,此电压值与相位差成一定的比例关系。测频电路同步直观地显示了当前输入被测信号的频率。 4、GPIB接口的设计。为相位计配置可程控的GPIB接口,满足了高精度相位计的智能化需求。本文首先对GPIB总线和IEEE488协议作了简要阐述,着重介绍了GPIB总线数据传输机制和十大接口功能。通过微控制器STC89S52对GPIB专用芯片NAT9914内部寄存器的访问,实现了高精度相位计的听、讲和串行查询等接口功能,满足了相位计与程控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需求。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高精度相位计输入信号幅度可达320V,带宽为5MHz,,相位分辨率为0.1°,低频段相位测量精度能够达到0.1°,GPIB接口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数据传输能力。
【关键词】:相位计 过零鉴相 自动换程 GPIB总线 NAT9914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P334.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5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10-11
- 1.2 相位测量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14-15
- 第二章 相位测量技术及 GPIB 接口基本原理15-24
- 2.1 相位的基本概念15
- 2.2 相位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5-18
- 2.2.1 示波器观察法15-16
- 2.2.2 数字化测量相位差16-17
- 2.2.3 过零鉴相法17-18
- 2.3 GPIB 接口通信原理概述18-23
- 2.3.1 GPIB 总线概述19-21
- 2.3.2 三线互锁传输机制21
- 2.3.3 GPIB 地址协议21-22
- 2.3.4 GPIB 接口功能22-23
- 2.4 本章小结23-24
- 第三章 高精度相位计硬件电路设计24-46
- 3.1 信号调理电路24-31
- 3.1.1 衰减网络的设计25-26
- 3.1.2 放大电路26-27
- 3.1.3 电平幅值检测电路27-28
- 3.1.4 逻辑控制电路28-31
- 3.2 整形电路31-32
- 3.3 鉴相电路32-33
- 3.4 方波转电压电路33-34
- 3.5 A/D 电路34-38
- 3.5.1 ICL7135 介绍35-36
- 3.5.2 A/D 转换电路的设计36-37
- 3.5.3 串行访问 A/D 的软件设计37-38
- 3.6 测频模块38-41
- 3.6.4 ICM7216 介绍38-40
- 3.6.5 测频电路的设计40-41
- 3.7 电源设计41-42
- 3.8 相位计调试结果42-45
- 3.9 本章小结45-46
- 第四章 GPIB 接口设计46-59
- 4.1 GPIB 接口实现方案选择46-47
- 4.1.1 FPGA 或 CPLD 实现 GPIB 接口功能46
- 4.1.2 GPIB 接口专用芯片实现接口功能46-47
- 4.2 NAT9914 工作原理47-49
- 4.3 GPIB 接口硬件电路设计49-52
- 4.4 GPIB 接口软件设计52-57
- 4.4.1 NAT9914 芯片初始化52-54
- 4.4.2 GPIB 接口功能的实现54-57
- 4.5 本章小结57-59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59-60
- 5.1 总结59
- 5.2 展望59-60
- 参考文献60-63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63-64
- 致谢64-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立立;;GPIB接口与并行打印接口转换电路[J];电子测量技术;2005年02期
2 黄崧 ,储飞黄;GPIB接口专用芯片TNT4882[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3年08期
3 袁家博;周济人;;GPIB接口仪表组成的自动测试系统[J];微计算机应用;1990年01期
4 叶礼兵;陈健;王永学;;基于GPIB接口的无线通信综测仪自动校测系统[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刘济玉,邹学平,丁振锋,马腾才;基于GPIB接口的实用自动测试系统[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2年05期
6 吴智海;李旭;;基于GPIB接口自动检测系统的实现[J];福建电脑;2012年03期
7 余立立;程控仪器GPIB接口与通用并行打印接口转换电路的设计[J];计量技术;2004年11期
8 杨虎;;基于GPIB接口的某红外部件自动测试系统设计[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0年03期
9 陈溯,王思华;用GPIB接口编程控制泰克数字示波器[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1998年05期
10 王亭;基于NAT7210APD的GPIB接口设计方法[J];微计算机信息;1999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施庆华;基于GPIB接口总线的分布式自动测试系统开发与应用[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2 张金洲;高精度相位计及其GPIB接口的研究与设计[D];天津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818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981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