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氮素高效利用基因型的农艺性状及生理特性
本文关键词:小麦氮素高效利用基因型的农艺性状及生理特性
更多相关文章: 小麦 氮高效 基因型 产量 农艺性状 生理特性
【摘要】:为给小麦氮高效型品种选育和栽培调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大田试验,以14份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效率品种的农艺性状及生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间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具有显著差异。基于氮肥吸收效率和氮肥农学效率将参试材料分为氮高效型、中效型和低效型。与氮中效型和低效型品种相比,氮高效型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在农艺性状上,氮高效型品种具有较高的粒重、收获指数(HI)、叶面积指数(LAI)和开花期旗叶面积;在生理上,氮高效型品种开花期旗叶的叶绿素含量、氮含量、净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较高,而成熟期旗叶氮含量较低。聚类分析表明,淮麦30、徐麦32、矮抗58和扬麦16为氮高效型品种。经相关分析,小麦粒重、HI、LAI和开花期旗叶的面积、叶绿素含量、氮含量与氮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小麦成熟期旗叶氮含量与氮效率呈显著负相关,这些指标可作为氮高效型小麦品种筛选的依据。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生产管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小麦 氮高效 基因型 产量 农艺性状 生理特性
【分类号】:S512.1;;S330
【正文快照】: sis,grain weight,harvest index and nitrogen efficiency,and there is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between nitrogen content in flag leaf at maturity and nitrogen efficiency.These indicators can be usedas basis to screen wheat with high nitrogen effici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立魁;李世平;;冬小麦非旗叶光合器官光合指数遗传规律研究[A];中国作物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姜桂珍;许亦农;王则能;匡廷云;;小麦京411颍片、旗叶鞘和旗叶的甘油脂及其脂肪酸组成[A];全国植物光合作用、光生物学及其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3 邵锦震;张宇博;丁毅;;水稻旗叶衰老过程中类囊体膜复合物的蛋白质组学比较[A];基因开启未来:新时代的遗传学与科技进步——湖北省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4 林琪;李京涛;刘树堂;刘义国;黄令峰;;长期定位施肥对冬小麦生育后期旗叶衰老性状的影响[A];作物逆境生理研究进展——中国作物生理第十次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5 王渭玲;梁宗锁;徐福利;;旱地施肥对小麦花后旗叶衰老生理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6 王旭清;王法宏;李升东;于振文;李增嘉;;垄作栽培对小麦生育后期旗叶生理特性和衰老的影响[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协二○○三年学术年会农林水论文精选[C];2003年
7 李友军;黄明;姚宇卿;张灿军;蔡典雄;金轲;;不同耕作方式对旱作区冬小麦旗叶衰老代谢及籽粒产量的影响[A];作物逆境生理研究进展——中国作物生理第十次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8 吴珊珊;姜丽娜;邵云;张黛静;李春喜;;外源Zn对小麦生育后期旗叶及籽粒生理和产量的影响[A];中国作物学会50周年庆祝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鹏民;盛瑞艳;高辉远;;大田条件下三种施氮量对蛋白质含量不同的两个小麦品种开花后旗叶光合作用及能量分配的影响[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10 李友军;黄明;;不同耕作方式对旱作区冬小麦旗叶衰老代谢及籽粒产量的影响[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盐山县农林局 史忠峰;沿海农民喜欢抗倒伏小麦[N];河北科技报;2007年
2 广平县农牧局 李艳丽 王海星;小麦倒伏后怎么办[N];河北科技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丹;普通小麦灌浆期转录因子GPC-1与GPC-2的表达模式及旗叶的转录组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朱林;碳同位素分辨率在春小麦节水品种改良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3 王小燕;施氮量和土壤水分对小麦碳氮代谢和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4 冯波;冬小麦不同绿色器官对花后高温的响应机制及生理基础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佳;二氧化硫在谷子和拟南芥干旱胁迫过程中的生理作用[D];山西大学;2015年
2 赵朋;春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和旗叶性状QTL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丁茂;氮素管理对旱地冬小麦旗叶生理特性、产量及氮效率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4 林青青;小麦开花前后旗叶结构及其多糖动态变化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5 梁峗;“持绿型”小麦开花后旗叶的生化、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
6 陈晓;不同基因型小麦叶片性状与产量构成关系的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5年
7 蒋秀华;小麦旗叶性状对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及旗叶基因的AFLP标记[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8 胡学运;“持绿型”小麦芽期耐盐机制及高温/暗胁迫下旗叶衰老过程的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9 钱创建;大麦旗叶光合特性的研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数量遗传分析[D];石河子大学;2009年
10 宫晶;小麦叶片厚度的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541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054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