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ATIC和GSTP1基因多态性与甲氨蝶呤血浆浓度及不良反应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10-26 00:30

  本文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ATIC和GSTP1基因多态性与甲氨蝶呤血浆浓度及不良反应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甲氨蝶呤 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 氨基咪唑氨甲酰转移酶 谷胱甘肽S-转移酶P 基因多态性 血浆浓度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氨基咪唑氨甲酰转移酶(ATIC)、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基因多态性与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学治疗(化疗)期间的血浆浓度及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ALL患儿70例,收集外周血,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直接测序的方法分析ATIC、GSTP1基因的基因型;采用酶放大免疫法(EMIT)测定MTX给药后48 h的血药浓度;收集患儿HD-MTX化疗期间的临床资料,统计不良反应相关信息。结果 ATIC T26293C和GSTP1 A313G位点都存在多态性。ATIC T26293C位点患儿TT、CT和CC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35%,39.13%,56.52%;T和C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3.91%和76.09%。GSTP1 A313G位点患儿AA、GA和GG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8.57%,28.57%,2.86%;A和G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为82.86%和17.14%。不同基因型患儿间48 h MTX血药浓度/剂量比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STP1 A313G位点各基因型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由低到高依次为AA、GA、GG,基因多态性与胃肠道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TP1A313G位点各基因型骨髓抑制发生率由低到高依次为GG、AA、GA,基因多态性与骨髓抑制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STP1 A313G位点的多态性与ALL患儿HD-MTX化疗后的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显著相关。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
【关键词】甲氨蝶呤 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 氨基咪唑氨甲酰转移酶 谷胱甘肽S-转移酶P 基因多态性 血浆浓度 不良反应
【基金】: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2012ZX09303018)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4CKB515)
【分类号】:R733.71
【正文快照】: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leukemia,ALL)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细胞的B系或T系细胞在骨髓内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性疾病,是儿童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甲氨蝶呤(methotraxate,MTX)是儿童ALL最重要治疗药物之一。大剂量甲氨蝶呤(high-dose methotrexate,HD-MTX)在ALL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任艳飞;岳丽杰;谢Pr;丁慧;邹泽巧;赵玮;;深圳地区汉族急性白血病儿童GSTP1全编码区基因多态性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2015年01期

2 任艳飞;袁秀丽;岳丽杰;邹泽巧;谢Pr;丁慧;宋萍;刘畅;;谷胱甘肽转移酶P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ALL HD-MTX不良反应的关系[J];中国肿瘤临床;2014年21期

3 蓝德云;李异白;蔡长江;高斌;;谷胱甘肽转硫酶P1基因型对溃疡性结肠炎易感性的影响[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危晴岚;王友芳;;大剂量甲氨蝶呤不良反应分析及防治[J];海峡药学;2007年11期

5 顾龙君;;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建议(第三次修订草案)[J];中华儿科杂志;2006年05期

6 申世华;徐建华;李迎伟;肖会;;氨基咪唑氨甲酰转移酶基因多态性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甲氨蝶呤治疗中的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淑梅;孙路路;曾蔚欣;;FPGS和GGH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甲氨蝶呤血清浓度的关系研究[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恒;丁水平;魏盈盈;张柳青;胡群;刘爱国;刘双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ATIC和GSTP1基因多态性与甲氨蝶呤血浆浓度及不良反应的关系[J];医药导报;2016年05期

2 宁海萍;蓝丹;李新叶;高宗燕;李琳迪;李登峰;;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脓毒症时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水平的研究[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16年02期

3 王西阁;张晓敏;赵雪莲;周玉洁;任瑞芳;;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外周血IL-17、IL-35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J];当代医学;2016年02期

4 张香丽;薛靖;;小剂量CF解救ALL患儿HD-MTX化疗的毒副作用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年29期

5 邹泽巧;岳丽杰;任艳飞;;CYP1A1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大剂量甲氨蝶呤毒副反应的关系[J];实用医学杂志;2015年18期

6 朱影;郑恒;刘璐;曹舒雯;魏盈盈;刘东;杜光;丁水平;楼一层;丁玉峰;;ALL患儿MTHFD1基因多态性与大剂量甲氨蝶呤血药浓度及不良反应的关系[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年20期

7 谢南丽;孙岩峰;王军;刘红艳;苗丽霞;袁海莲;李彦珊;张向兰;杨新吉;刘秋玲;;脑脊液肿瘤细胞学检查在视网膜母细胞瘤诊疗中的价值[J];武警医学;2015年08期

8 陈洋;夏江宝;何晓东;沈佐君;;MTHFR基因多态性在MTX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过程中毒性反应的Meta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5年08期

9 郝tt;邱奕宁;金润铭;;培门冬酶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肝脏毒性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5年07期

10 王曼;高峰;;谷胱甘肽-S-转移酶P1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易感性的Meta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年1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慧;岳丽杰;于洁;谢Pr;杨春兰;任艳飞;刘畅;;SHMT1多态性与ALL儿童HD-MTX不良反应的关系[J];中国肿瘤临床;2014年03期

2 谢Pr;岳丽杰;陈小文;郑苗苗;杨春兰;丁慧;任艳飞;;汉族儿童TPMT基因全蛋白编码区SNP检测与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2013年09期

3 杨春兰;岳丽杰;于洁;文飞球;李长钢;郑苗苗;谢Pr;丁慧;;胸苷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ALL儿童HD-MTX毒副作用的相关性[J];中国肿瘤临床;2013年07期

4 郑苗苗;岳丽杰;陈小文;文飞球;李长钢;杨春兰;谢Pr;丁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MTHFR基因多态性与大剂量甲氨蝶呤毒副反应的关系[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3年03期

5 蒋益;薛战雄;郑君杰;夏宣平;王文星;陈浩;林李淼;;N-乙酰基转移酶2基因型多态性与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炎症性肠病所产生不良反应的关系[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6年04期

6 王忠,林雪峰;大剂量甲氨喋呤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同静滴方法不良反应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22期

7 孙杰,岳玉,张斌;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耐受性观察[J];淮海医药;2003年02期

8 卢燕;甲氨蝶呤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进展[J];继续医学教育;2001年02期

9 欧阳钦,潘国宗,温忠慧,万学红,胡仁伟,林三仁,胡品津;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J];中华消化杂志;2001年04期

10 叶辉;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J];中华血液学杂志;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良,陈槐卿,钟贵辉,薛振南;血浆浓度对人血粘弹特性的影响[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88年01期

2 岳颖;;茶硷静脉给药的合理剂量[J];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内科学分册);1975年02期

3 张旭明;;利多卡因静脉投药的药物动力学探讨[J];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内科学分册);1978年02期

4 王英娥;儿童急性苯妥英钠过量后毒性的延续[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80年05期

5 敖飞健;刘水腾;李瑞山;杜建宏;余卫业;周伯平;;CYP2B6基因多态性与艾滋病患者HAART中依非韦仑血浆浓度的关联研究[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9年02期

6 范步高;;相对密度测定方法的改进及应用[J];上海医药;2011年02期

7 陈宁;赵恒利;徐竞鸥;;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丙泊酚的血浆浓度[J];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25期

8 潘旭初;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鉡丙嗪浓度[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7年03期

9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乔景慧;王泽红;韩跃新;印万忠;袁致涛;;硫酸钙晶须制备过程中料浆浓度对产品直径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粉体工程学术会暨相关设备、产品交流会论文专辑[C];2004年

2 何雨龙;;快速测定石棉水泥料浆浓度的方法[A];纤维水泥制品行业纤维增强水泥及其制品论文选集(1)(1960~2009)[C];2009年

3 刘水腾;敖飞健;李瑞山;杜建宏;余卫业;周伯平;;细胞色素P450 2B6基因多态性与艾滋病患者HAART中依非韦仑血浆浓度的关联研究[A];全国第2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1届传染病协作组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刘水腾;敖飞健;;细胞色素P450 2B6基因多态性与艾滋病患者HAART中依非韦仑血浆浓度的关联[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腐竹[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1年

2 K.J McClellan等 吕文编译;局麻止痛新药——Ropivacaine[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涂亚楠;颗粒级配优化及界面改性提高褐煤成浆浓度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雪婷;TM基因多态性及sTM和hs-CRP血浆浓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2 张兵慧;肥胖因素对全麻患者靶控输注丙泊酚意识消失时半数有效血浆浓度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962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0962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c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