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黄绿木霉内切葡聚糖酶Ⅱ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发布时间:2017-10-29 23:45

  本文关键词:黄绿木霉内切葡聚糖酶Ⅱ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更多相关文章: 黄绿木霉 内切葡聚糖酶 克隆 表达 酶学特性


【摘要】:随着能源的匮乏,纤维素作为可再生资源,含量丰富,纤维素酶水解纤维素成小分子物质生产燃料乙醇是当前刻不容缓的问题。微生物降解纤维素为人类利用纤维素资源提供了可能。在地球上,真菌中的木霉属是分泌纤维素酶较多的微生物。本文以黄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AS3.3013菌株为实验材料,采用RT-PCR方法克隆出内切葡聚糖酶(EGⅡ)基因的cDNA序列,经测序为完整序列,在GenBank数据库登录号为KP098496,序列长度为1257bp,编码418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44.21k Da,理论等电点为4.96,信号肽为N端的21个氨基酸,是糖苷水解酶家族5的一种胞外酶。为了实现纤维素酶的高效表达,本研究构建了一种酿酒酵母高效重组表达载体YPIGH,将克隆到的EGⅡ基因连接到表达载体YPIGH和游离表达载体p YES2上,获得重组质粒YPIGH-EGⅡ和p YES2-EGⅡ,将重组质粒电转化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INVScⅠ中,测定内切葡聚糖酶酶活后,发现YPIGH-EGⅡ的酶活力比游离载体p YES2-EGⅡ的酶活提高了1.29倍。酵母转化子通过β-半乳糖诱导后,利用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表明表达出目的蛋白,且大小基本符合理论值。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探究了黄绿木霉经不同底物诱导后的表达量和酿酒酵母转化子经β-半乳糖诱导后的表达量,研究表明:黄绿木霉在微晶纤维素(MCC)诱导下表达量最高,酿酒酵母转化子在第四天表达量最大。对重组酿酒酵母转子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得到最佳产酶条件为:β-半乳糖含量为3%,YNB含量为0.84%,通氧量为100m L,培养温度为29℃时,重组酿酒酵母产酶量最大,最大产酶活性为116.10U/g。采用DNS法测定重组酶的酶活及酶动力学常数。结果显示:酶活最适温度为60℃,最适p H为5.0,在40-60℃范围内酶活稳定,p H在4.0-7.0之间具有较好的稳定性,Ag+对重组酶具有较强的激活作用,Co2+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蜜三糖为最佳底物。
【关键词】:黄绿木霉 内切葡聚糖酶 克隆 表达 酶学特性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Q78;Q936
【目录】:
  • 摘要10-11
  • 英文摘要11-12
  • 1 前言12-20
  • 1.1 纤维素和纤维素酶12-15
  • 1.1.1 纤维素12-13
  • 1.1.2 纤维素复合酶13-15
  • 1.2 产生纤维素酶的生物15-16
  • 1.2.1 真菌产生的纤维素酶15
  • 1.2.2 细菌产生的纤维素酶15
  • 1.2.3 放线菌产生的纤维素酶15-16
  • 1.2.4 动物产生的纤维素酶16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6-17
  • 1.4 纤维素酶在工业上的应用17-18
  • 1.4.1 纤维素酶应用在纺织业上17
  • 1.4.2 纤维素酶应用在食品业上17
  • 1.4.3 纤维素酶应用在饲料业上17-18
  • 1.4.4 纤维素酶应用在生物能源上18
  • 1.4.5 纤维素酶应用在造纸业上18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18-19
  •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19-20
  • 2 材料与方法20-41
  • 2.1 实验材料20-25
  • 2.1.1 菌株与质粒20-22
  • 2.1.2 药品及酶类22
  • 2.1.3 试剂及配方22-25
  • 2.1.4 实验仪器25
  • 2.2 实验方法25-41
  • 2.2.1 黄绿木霉的培养25
  • 2.2.2 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的克隆25-29
  • 2.2.3 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29
  • 2.2.4 酿酒酵母重组载体的构建29-32
  • 2.2.5 酶切与连接32-34
  • 2.2.6 酿酒酵母转化34-35
  • 2.2.7 内切葡聚糖酶的诱导表达及分析35-36
  • 2.2.8 重组酶的诱导表达及分析36
  • 2.2.9 重组酶的酶学特性及动力学分析36-39
  • 2.2.10 重组转化子发酵条件的优化39-41
  • 3 结果与分析41-64
  • 3.1 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的克隆41-43
  • 3.1.1 黄绿木霉总DNA和RNA的提取41
  • 3.1.2 基因的克隆41-43
  • 3.2 基因序列分析43-46
  • 3.2.1 内切葡聚糖酶Ⅱ基因序列的分析43-44
  • 3.2.2 内切葡聚糖酶蛋白质结构分析44-46
  • 3.3 酿酒酵母整合载体YPIGH的构建46-48
  • 3.3.1PCR扩增序列46-47
  • 3.3.2 载体双酶切的鉴定47-48
  • 3.4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48-50
  • 3.4.1 构建游离表达质粒48-49
  • 3.4.2 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49
  • 3.4.3 表达载体的转化49-50
  • 3.4.4 酿酒酵母转化子的鉴定50
  • 3.5 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的诱导表达及分析50-52
  • 3.5.1 黄绿木霉RNA提取50-51
  • 3.5.2 黄绿木霉c DNA的验证51
  • 3.5.3 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51-52
  • 3.6 重组酶的诱导表达及分析52
  • 3.7 酶学特性及动力学常数分析52-61
  • 3.7.1 葡萄糖标准曲线52-53
  • 3.7.2 重组蛋白的SDS-PAGE和水解圈分析53-54
  • 3.7.3 重组内切葡聚糖酶的酶学特性分析54-56
  • 3.7.4 酶促动力学分析56-61
  • 3.8 内切葡聚糖酶的发酵条件优化61-64
  • 3.8.1β-半乳糖含量对酶活性影响的分析61
  • 3.8.2YNB含量对酶活性影响的分析61-62
  • 3.8.3 通氧量对酶活性影响的分析62
  • 3.8.4 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分析62
  • 3.8.5 重组酿酒酵母发酵条件的正交实验62-64
  • 4 讨论64-67
  • 4.1 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的克隆64
  • 4.1.1 基因供体的选择64
  • 4.1.2 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64
  • 4.2 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的表达64-67
  • 4.2.1 基因表达系统的选择64-65
  • 4.2.2 制约外源基因表达的因素65
  • 4.2.3 关于构建高效表达载体方面的讨论65-66
  • 4.2.4 内切葡聚糖酶诱导表达的研究66
  • 4.2.5 内切葡聚糖酶酶学特性分析66
  • 4.2.6 内切葡聚糖酶发酵条件的优化66-67
  • 5 结论67-68
  • 致谢68-69
  • 参考文献69-7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家珍,吴学民,高群,王维波,王成菊;木霉菌对3种致病真菌的作用关系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2004年05期

2 杨合同,Maarten RYDER,唐文华;T杀菌剂对木霉菌的毒性以及农业土壤中木霉菌分离与计数用选择性培养基(英文)[J];山东科学;2005年03期

3 邵红涛;许艳丽;;具有生防能力的木霉菌(Trichoderma spp.)与两株大豆根腐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Rhizoctonia solani)对碳、磷、铁的竞争研究[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4 李世贵;顾金刚;姜瑞波;牛永春;;生防木霉菌β-1,3-葡聚糖酶活性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2010年04期

5 刘露;李雅华;咸洪泉;;农杆菌介导生防棘孢木霉菌转化体系的优化[J];生物技术;2012年02期

6 张硕成;木霉菌生态学及其在生防中的应用[J];应用生态学报;1991年01期

7 田连生,张根伟,黄亚丽;木霉对蔬菜立枯丝核菌病害的生防效果研究[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肖性龙,杨合同,夏贤志,徐砚珂,王玉萍;木霉菌的形态学和可溶性蛋白质电泳鉴定与分类[J];山东科学;2002年01期

9 赵阿娜;程惠珍;丁万隆;陈士林;;两种生防木霉菌的种群动态监测及回收毒力测定[J];生物技术;2006年04期

10 陈利军;胡孔峰;史洪中;;一株木霉菌挥发性物质的抑菌活性测定及成分分析[J];生物技术;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广记;刘力行;陈捷;;华东地区木霉菌资源鉴定与多态性研究[A];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C];2010年

2 李广纪;刘力行;陈捷;;华东地区木霉菌资源鉴定与多态性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浩然;田云龙;蒋细良;郭萍;朱昌雄;;木霉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A];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研究[C];2005年

4 陈捷;;木霉菌功能改良分子基础研究[A];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曾华兰;叶鹏盛;刘朝辉;何炼;韦树谷;张骞方;李琼英;;木霉菌生物制剂对川芎生长及品质的影响[A];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孙瑞艳;陈捷;;中国南部地区木霉菌种类多样性[A];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孙瑞艳;刘志诚;陈捷;;中国南部木霉菌种质多样性调查及资源库构建[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朱衍杰;张秀省;穆红梅;;木霉多肽对国槐种子萌发实验的研究[A];山东植物生理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植物生物学与现代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熊敏;陈捷;;华东地区木霉菌资源几丁质酶基因多态性研究[A];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C];2010年

10 王秉丽;刘力行;陈捷;;多功能木霉菌菌剂创制与土壤生态效益初步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肖忠;木霉菌咋防治[N];山西科技报;2004年

2 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申时文 程雁;木霉菌病害的发生及防治[N];河南科技报;2001年

3 ;香菇生产中如何控制木霉的发生?[N];东方城乡报;2008年

4 田静;香菇木霉的防治[N];农民日报;2005年

5 李娜;香菇木霉的防治[N];农民日报;2005年

6 ;香菇木霉的危害与防治[N];云南科技报;2005年

7 崔磊;香菇木霉的防治[N];河南科技报;2007年

8 于洋;木霉菌—油菜联合代谢作用控制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机理[N];科技日报;2007年

9 梁晨虎;香菇木霉菌的防治[N];山西科技报;2005年

10 李文博;香菇木霉菌的防治[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程鹏;钩状木霉抑菌作用的比较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2 姜兴印;抗药木霉菌高效生防菌株生物学及其制剂加工技术[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3 罗赫荣;生防木霉菌对土著根瘤菌固氮活性及遗传多样性影响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4 王允;棘孢木霉和球毛壳菌免疫诱导蛋白及其功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5 刘路宁;绿木霉(TRICHODERMA VIRENS)TY009菌株胶霉毒毒素分离纯化及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董小卫;利用木霉和RNAi技术提高烟草抗性和品质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罗琰;康宁霉素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及其调控拟南芥根系生长的机制[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永强;木霉菌对大豆根腐病菌的生防机制及其制剂的初步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0年

2 朱萍萍;蔬菜重要土传病害生防木霉菌资源鉴定筛选及利用评价[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孟文文;南宁市郊平菇主要病害病原鉴定及生物防治[D];广西大学;2015年

4 张建华;长枝木霉T6发酵条件优化、抑菌活性成分分析及其杀线作用测定[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5 颜玉兰;产木聚糖酶木霉菌株固态发酵条件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6 宋银平;海洋藻栖木霉次生代谢调控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6年

7 景芳;生防菌长枝木霉T6发酵条件优化、剂型研制及促生防病作用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8 姜远;浙皖苏鲁晋五省农田生态系统木霉菌多样性及其农业功能评价[D];浙江大学;2016年

9 林润泽;东北农田木霉菌的鉴定、酶活评价及其纤维素酶发酵工艺[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10 涂广平;木霉菌颗粒剂TCF和种衣剂XDS防治玉米几种土传病害的应用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1151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1151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a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