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09-09 17:24

  本文关键词:白细胞介素35(IL-35)转基因小鼠的建立及过表达IL-35改善小鼠哮喘症状的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福建医科大学》 2014年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IL-27及其受体的表达与IL-17、IL-33相关性的研究

洪春梅  

【摘要】: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白细胞介素27(IL-27),IL-27R,IL-17,IL-33mRNA及患者外周血血清中IL-27,IL-17水平,初步探讨IL-27,IL-27R与RA活动性的关系及其与IL-17、IL-33的关联。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0例RA患者及13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血清IL-27,IL-17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测定30例RA患者及1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27,IL-27R,IL-17,IL-33mRNA基因表达水平。 结果 1RA患者血清中IL-27,IL-17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49.21±6.56pg/ml,112.84±43.96pg/ml),且高度活动组(171.82±27.70pg/ml,566.95±40.74pg/ml)、中度活动组(128.39±11.34pg/ml,382.28±60.84pg/ml)、低缓组(81.32±5.57pg/ml,228.43±47.99pg/ml)间IL-27、IL-17水平差异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2血清IL-27,IL-17两者水平与DAS28积分、ESR、CRP、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自我评分、抗CCP抗体正相关(P均0.01); 3RA患者血清中IL-27与IL-17表达呈正相关(r=0.954,P0.01); 4RA组及健康对照组PBMCs中IL-27mRNA表达差异:RA患者IL-27mRNA高活动组(5.142±1.178)、中度活动组(3.028±0.897)、低缓组(2.218±0.387)、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137±0.437)(中活动组与低缓组比较P值为0.113,余P值均0.01)且不同活动组间IL-27mRNA表达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 5RA患者IL-27R、IL-33、IL-17mRNA表达:高活动组(5.762±1.454, 2.009±0.156,2.101±0.233)、中度活动组(3.254±0.776,1.719±0.216,1.465±0.156)、低缓组(2.043±0.474,1.219±0.078,1.207±0.130)、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100±0.309,,1.017±0.142,1.023±0.164)(P值均0.01); 6RA患者IL-27mRNA表达水平与DAS28、ESR、CRP、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患者自我评分、抗CCP抗体呈正相关(P值均<0.01);IL-27RmRNA、IL-33mRNA、IL-17mRNA表达水平与上述指标呈正相关(P值均<0.01);与病程、RF不相关(P值均>0.05); 7RA患者PBMCs中IL-27、IL-27R、IL-33、IL-17mRNA间均存在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 8RA患者PBMCs中IL-27mRNA表达与血清中IL-27水平呈正相关(n=30,r=0.617),IL-17mRNA表达与IL-17水平呈正相关(n=30,r=0.848) 结论 1RA患者PBMCs中IL-27mRNA、IL-27R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中IL-27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两者均与疾病活动正相关,这提示临床上可通过检测IL-27mRNA、IL-27RmRNA、IL-27水平判断RA疾病活动情况。 2RA患者血清IL-27和IL-17正相关,且在基因水平上两者仍正相关,说明两者在RA的发生发展中存在某种相互调节的机制。 3RA患者PBMCs中IL-27mRNA、IL-27RmRNA表达水平与IL-17mRNA、IL-33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这提示IL-27,IL-17,IL-33三者可能参与RA的发病过程。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593.2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林辉;陈永涛;周燕莉;刘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和关节液白细胞介素-17A与疾病活动的关系[J];华西医学;2013年10期

2 薛红霞;刘冬梅;崔华东;付文轶;杨丽丽;赵丽娟;张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3水平与疾病进程的相关性[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2年01期

3 尧荣凤;徐龙;许国祥;陈小文;;RA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急性时相蛋白、IL-27水平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1年43期

4 段发兰;李亚新;胡筱梅;李毅;;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及关节液白细胞介素-17水平变化及与有关实验室指标的关系[J];微循环学杂志;2011年01期

5 陈立辉;张源潮;孟红艳;;检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IL-33水平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2年15期

6 张少然;陈俊伟;罗静;吕志勤;杜勇;王鑫博;孙婷;李小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和白细胞介素-17的变化及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泽光;梁华;黄吉峰;刘婷婷;佟颖;朴勇洙;李奇玮;李娟;黄蓉;;乌龙丹对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的影响[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年07期

2 凌芸;汪年松;冯辉;解骏;何东仪;沈杰;;白介素在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中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2014年05期

3 杭元星;任天丽;吴敏;;~(99)锝-亚甲基二磷酸盐联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的干预作用[J];广东医学;2014年10期

4 Hong-Mei Xu;;Th1 cytokine-based immunotherapy for cancer[J];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2014年05期

5 张茹珂;武永康;;白细胞介素-33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华西医学;2013年06期

6 阎昱升;汤渝玲;;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25、ECP、IL-27的测定及临床意义[J];免疫学杂志;2013年10期

7 赵娇;李冬青;李一鸣;刘娟;叶梅;;IL-27在小鼠实验性肠炎模型中的表达[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3期

8 项涛;雷慧;;腹水中IL-27、IL-29水平测定在胃癌性腹水腹腔化疗联合全身靶向治疗中的意义[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4年02期

9 赖晓霏;张莉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IL-27、炎症指标和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分析[J];免疫学杂志;2014年06期

10 田晓静;史兵伟;丁志祥;钱高潮;;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IL-17和IL-27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2014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跃均;IL-35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作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2 林婧;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血清IL-17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高昆;转基因过表达白细胞介素33(IL-33)对小鼠肿瘤生长和肺转移作用的研究及机制探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4 张璐颖;STAT3基因突变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高IgE综合征发病机制初探[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5 邱凤;PGRN和IL-12家族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D];山东大学;2013年

6 王青;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介导的DNA和RNA病毒天然免疫反应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7 韦俊;IL-27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及紫杉醇水凝胶在肿瘤治疗中应用的探索[D];南开大学;2013年

8 林婧;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血清IL-17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范莎莎;新的血清标志物HTATIP2/TIP30在肝癌诊断中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10 修晶辉;白细胞介素35(IL-35)转基因小鼠的建立及过表达IL-35改善小鼠哮喘症状的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乐;消炎止痛膏(东乐膏)外治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疼痛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

2 黄立敬;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及关节液TL1A的表达及其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3 胡亚东;IL-35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4 刘丽;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IL-33及IL-35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D];郑州大学;2013年

5 蔡文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IL-17和IL-2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6 薛妍;依那西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血清TL1A和IL-17测定及其临床意义[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7 黄琦;外周与中枢抗原递呈细胞吞噬凋亡细胞对IL-27表达抑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8 董姗姗;IL-27和TNF-α协同调节肺成纤维细胞表达CXCL10的细胞内信号途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9 顾香;重组白介素35对小鼠哮喘免疫调节和治疗作用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10 台适;冠心病患者血浆IL-35水平及临床意义的探讨[D];中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高文风;王晓东;张明;王炎强;王英亮;刘润荣;孙希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IL-17水平的变化[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梁亮;王红;;Th17细胞与自身免疫性疾病[J];免疫学杂志;2010年03期

3 秦立新,张林,陈远林,杨一芬;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几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变化[J];实用预防医学;2005年02期

4 陈海燕;韩捷;范璐;周洁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4期

5 刘宁;郑祥雄;;白细胞介素33——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白细胞介素1家族新成员[J];医学综述;2009年22期

6 黄鹤卿;李忆农;;IL-33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J];医学综述;2010年11期

7 李颖;汪悦;覃仕化;谢凌寒;;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年07期

8 卢月;曹雅晶;钱瑞琴;;IL-17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年09期

9 樊有龙;傅颖媛;;类风湿关节炎患者AECA、VEGF、IL-17的检测及临床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敏,曾学军,唐福林;人类软骨糖蛋白-39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2年06期

2 孙丽霞;转化生长因子-β1与类风湿关节炎[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3 董振华;类风湿关节炎的社区预防及健康指导[J];中国全科医学;2002年09期

4 马丽;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02年09期

5 朱远丰;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分子机制与相关疗法[J];实用医学杂志;2002年12期

6 陈文蓉,李贺;类风湿关节炎的化验检查[J];中国社区医师;2002年17期

7 周广宇,王茜,毕黎琦;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理[J];中国社区医师;2002年17期

8 刘波;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表现[J];中国社区医师;2002年17期

9 陈志营;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外表现[J];中国社区医师;2002年17期

10 刘锋,周广宇;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J];中国社区医师;2002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芳;魏蔚;冯强;刘弘毅;;流式微载体技术检测类风湿关节炎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临床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2 刘秀铃;周邦生;;和合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举隅[A];中国中医药学会建会20周年学术年会专辑(下)[C];1999年

3 张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疗[A];玉溪市第十三届内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满意;;类风湿关节炎疼痛症状的治疗[A];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2010年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5 贝丹;邓兆智;;我院近5年类风湿关节炎住院病例诊断情况回顾性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2010年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春凤;;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焦虑和抑郁调查分析[A];第12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刘毅;;类风湿关节炎之规范化诊疗路径(目标治疗+严密控制)[A];贵州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第四届学术年会专题论文汇编[C];2010年

8 黄霞;;类风湿关节炎新旧分类标准对比[A];贵州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第四届学术年会专题论文汇编[C];2010年

9 姚血明;马武开;;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抑郁情况调查[A];贵州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第四届学术年会专题论文汇编[C];2010年

10 于丽华;;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进展[A];疗养康复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1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冈市康泰医院中医针灸科主治医师 赵俊;[N];黄冈日报;2005年

2 提莲英;[N];健康报;2002年

3 上海光华医院风湿科主任医师 倪立青;[N];上海中医药报;2005年

4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风湿免疫科 吴东海;[N];保健时报;2007年

5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 张英泽;[N];保健时报;2007年

6 田静;[N];大众卫生报;2006年

7 主任医师 吕斌;[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8 徐述湘;[N];中国医药报;2007年

9 秦晓新;[N];家庭医生报;2008年

10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 任立敏;[N];中国医药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丽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机制和相关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2 孙莉萍;汉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与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孙建;河南省漯河地区中老年人群类风湿关节炎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D];郑州大学;2013年

4 李萍;调节性T细胞异常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刘玮;中国汉族人类风湿关节炎外周血基因表达谱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6 吴岚;红霉素及其衍生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行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7 菅向东;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及肺间质病变的相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邝丽仪;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证治规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张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10 谈文峰;类风湿关节炎基因表达谱研究及脂连素、脂连素受体基因在其发病中的意义[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兵;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脂代谢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2 余超;口服中药及其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近期疗效的系统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孙丽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02年

4 张锃锃;类风湿关节炎模型的反义寡核苷酸干预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6年

5 王晓霞;类风湿关节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D];山西医科大学;2003年

6 王玲;白细胞介素17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表达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7 张晓琴;痹证宁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桂凤姣;白细胞介素-33在类风湿关节炎外周血表达相关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9 王守赟;肠道菌群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发展关系[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10 张素洁;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D];广西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白细胞介素35(IL-35)转基因小鼠的建立及过表达IL-35改善小鼠哮喘症状的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25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125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5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