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克
本文关键词:β-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 出处:《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β-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 坎皮纳斯类芽孢杆菌 克隆 大肠杆菌 酶学性质
【摘要】:获取来自坎皮纳斯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campinasensis)的编码β-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β-cyclodextrin glycosyltransferase,β-CGTase)的基因cgt,并将带有His-Tag去除信号肽的cgt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 ET28a(+)后,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通过热变性和Ni-NTA获得重组β-CGTase纯化酶,再通过SDSPAGE检测,蛋白分子量在74 k Da左右,并初步研究了重组β-CGTase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重组β-CGTase的酶促反应的最适p H为7.0,并且在p H为5.5~10.0范围稳定,最适反应温度为为65℃,重组酶在55℃保温5 h时仍保持90%以上的活性。研究一些金属离子和化学试剂对重组酶的影响发现β-CGTase是一种金属酶,Ca~(2+)对酶的催化起关键作用,尤其是在低浓度下对酶的活性有促进作用。对重组酶的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得出Km为3.75 mg/m L,Vmax为0.33 mg/(min·m L)。该研究成功实现了β-CGTase基因的异源表达,为进一步实现β-CGTase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单位】: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淮阴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576110) 生物质转化与过程集成工程实验室开放课题(JPELBCPL2014007)
【分类号】:Q55;Q78
【正文快照】: 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是由7个D-吡喃葡萄糖基以α-1,4葡萄糖苷键连接成的环状低聚糖,是一种无毒无味的白色结晶体。β-CD因内疏水外亲水特殊的筒状结构,容易与客体形成包合物,能够改变其性质,使其不受酶、p H、热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从而达到保护、稳定、增溶客体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祖荫;戚正武;;猪胰激肽释放酶的酶学性质[J];生化药物杂志;1984年04期
2 陈卫,张灏,丁霄霖;一种高温乳糖酶的酶学性质及对牛乳中乳糖的水解[J];中国乳品工业;2002年06期
3 刘小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及其化学修饰酶的酶学性质[J];江苏农业学报;2011年02期
4 唐良华;夏黎明;苏敏;;Bacillus sp.ZJU318脂肪酶发酵条件的优化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J];科技通报;2006年05期
5 王小艳;冯世江;文先军;李晖;李春;;真菌产3种β-D-Glucuronidase酶学性质[J];生物加工过程;2007年02期
6 冯小海;徐晓滢;姚忠;徐虹;;Kitasatospora sp.MY 5-36中ε-聚赖氨酸降解酶的纯化及酶学性质[J];过程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7 徐顺清;陈杏洲;崔罗生;梁运祥;张忠明;;乳酸克鲁维酵母乳糖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酶学性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8 张连芝;王少华;邓志会;薄其青;葛鑫;洪敏;;日本刺沙蚕纤溶酶的酶学性质及其分类[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2期
9 刘颖;范婷婷;张帅;张鹤;石彦国;;转谷氨酰胺酶的固定化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9年05期
10 张甜翠;汪秋宽;于维;焦翠;;海刺猬消化腺褐藻胶裂解酶的制备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9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刘飞;朱希强;郭学平;凌沛学;;兽疫链球菌透明质酸酶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和酶学性质[A];山东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9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胡长浩;施文芳;陈彦;刘燕雅;林琳;;脂肪酶菌种的筛选鉴定及部分酶学性质的研究[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吴东林;张玉静;阮承迈;陈守义;李鹏;欧阳红生;;端粒酶重复扩增程序(TRAP)的改进和应用以及端粒酶酶学性质的研究[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吴桂英;吴元欣;赵玉凤;朱圣东;王存文;池汝安;;破碎酵母释放乙醇脱氢酶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5 李光伟;邱杨;詹少彤;兰敏;黄伟;周润华;冯小军;林涛;肖性龙;;微生物酯酶产生菌的选育、菌株Bacillus sp.EB-87产酶特性及酶学性质的研究[A];2006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谢占玲;白占菊;赵朋;余静;姚阳春;李颖;;分离自青藏高原七株镰孢菌进化树及其木聚糖酶与酶学性质比较[A];2012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会议摘要[C];2012年
7 彭素萍;王一明;林先贵;朱泓;;产高温蛋白酶菌株BY25的产酶特性及酶学研究[A];第五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诚;产琼胶酶菌株的筛选及其酶学性质[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2 卞丽丽;产高温蛋白酶细菌的筛选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3 何友文;一株嗜酸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两种苷酶的酶学性质[D];南昌大学;2011年
4 陈雅娟;产碱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酶学性质及相关基因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5 王希菊;海栖热袍菌α-淀粉酶A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酶学性质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5年
6 陈金全;产耐酸耐热普鲁兰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酶学性质初探[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迟桂荣;海洋适冷菌分泌的适冷蛋白酶的酶学性质及其稳定性保护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刘新博;竹虫(Omphis fuscidentalis)体内纤维素酶系的酶学性质及分离纯化的初步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宋搏;嗜热蛋白酶PhpI分子克隆及突变体Y120P对酶学性质影响[D];吉林大学;2009年
10 陈珉珉;氧化葡萄糖酸杆菌中两个NADPH依赖的氧化还原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酶学性质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340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334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