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人CITED4基因及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27 00:11

  本文关键词:人CITED4基因及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出处:《生物技术》201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CITED AP- 基因转录 生物信息学


【摘要】:[目的]预测人CITED4基因启动子信息及其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细胞亚定位、蛋白质结构、相互作用蛋白质以及GO注释,以期为发现其新功能提供理论和结构基础。[方法]利用Promoter Scan、Prot Param和Clustal X2.1等预测分析CITED4基因及其蛋白的相关信息。[结果]CITED4基因有2个启动子,其转录活性受SP1、AP-2和CREB影响;其蛋白质是由184个氨基酸组成的主要定位于细胞核的不稳定疏水蛋白质,不稳定系数为65.05;氨基酸序列在152~173间保守性强;二级结构含有47个α螺旋16个β折叠;三级结构的建立需要更多可靠的模板,CITED4通过与AP-2等转录因子相互作用调控多个基因的转录活性。[结论]CITED4表达受SP1、AP-2和CREB的调控,CITED4蛋白通过调节多个靶基因的转录调控人体正常生理或病理状态。
[Abstract]:[Objective] to predict human CITED4 gene promoter information and protei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hydrophobicity, cell Sublocation, protein structure, interacting proteins and GO annota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structural basis for finding new functions. [Methods] the Promoter Scan, Prot Param and Clustal X2.1 were used to predict the related information of the CITED4 gene and its protein. The]CITED4 gene 2 promoter and its transcriptional activity by SP1, AP-2 and CREB; the protein is not stable hydrophobic protein composed of 184 amino acids was mainly localized in the nucleus, the instability coefficient is 65.05;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between 152~173 conservative strong; the two stage structure containing 47 alpha helix 16 beta folding; establishment of three level structure needs more reliable template,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by CITED4 and AP-2 transcription factor interactions of multiple genes. [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 of]CITED4 is regulated by SP1, AP-2 and CREB, and the CITED4 protein regulates the normal physiological or pathological state of the human body by regulating the transcription of multiple target genes.
【作者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mTOR调控P62降解在胶质瘤自噬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No.81602213)
【分类号】:Q811.4
【正文快照】: CITED4(CREB结合蛋白/具有富含ED尾端的P300蛋白相互作用反式激活物,成员4)是CITED家族的一员,参与包括TGFβ(转化生长因子β)、ER(雌激素受体)、TFAP2(人类同种型相互作用转录因子AP2)和HIF1α(缺氧诱导因子1)等基因的活性调节。CITED1(msg1)、CITED2(mrg1,p35srg)和CITED4(m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生物信息学与基因电脑克隆[J];中国兽医学报;2000年01期

2 陈成;生物信息学的现状与未来[J];生物技术通报;2000年02期

3 庞洪泉 ,樊龙江;有关生物信息学的几点误解[J];生物技术通报;2002年02期

4 蒋宝荣,吴文德;寄生虫生物信息学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S1期

5 ;生物信息学[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3年05期

6 ;生物信息学[J];天津科技;2004年06期

7 彭涛 ,王林;2004年青年生物信息学家论坛[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5年03期

8 ;《生物信息学导论》出版[J];遗传学报;2005年01期

9 钟扬;王莉;李作峰;;我国生物信息学教育的发展与挑战[J];计算机教育;2006年09期

10 贺思敏;陈文光;许东;罗静初;吴晓桃;;生物信息学[J];计算机教育;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一源;沈钧贤;徐志敏;;生物信息学与神经信息学数据库的整合[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高亚梅;韩毅强;余丽芸;;生物信息学本科教学研究初探[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3 杨剑;;生物信息学在新发再发传染病研究中的应用[A];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防治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潘洁;;生物信息学对中药现代化的作用[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葛剑徽;李成;谢迅雷;;生物信息学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A];2008年中华临床医学工程及数字医学大会暨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刘湘军;;生物信息学的研究现状[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孙金立;李路路;王栋;;生物信息学多媒体教学系统结构框架[A];图书馆改革与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8 陆文聪;钮冰;;基于数据挖掘的生物信息学研究进展[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5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康晓东;;生物信息学及其研究对象[A];2003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10 吕晖;;生物信息学与个体化医学[A];第九届全国遗传病诊断与产前诊断学术交流会暨产前诊断和医学遗传学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义;生物信息学产业浮出水面[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2 张雅丽;加强交流 立足中国生物信息学最新进展[N];科技日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白毅;生物信息学院士谈[N];中国医药报;2002年

4 刘丽丽;高性能计算为生物信息学加速[N];计算机世界;2007年

5 中科院生物学部 张春霆;对生物信息学的展望[N];北京科技报;2000年

6 魏中文;生物信息学是开启后基因组时代的“金钥匙”[N];北京科技报;2002年

7 记者 王雪飞;我国科学家向政府建议——加强生物信息学学科建设[N];健康报;2000年

8 白毅;加强生物信息学建设推动人类基因组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2年

9 王雪飞 吴黎;中国生物信息学研究快速发展[N];健康报;2002年

10 春晓;国外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与现状[N];中国医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杨帅;面向组学大数据的生物信息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6年

2 乔立安;基于网格的生物信息学计算流程系统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3 赖煦卉;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抗结核药物靶点的筛选与验证[D];复旦大学;2008年

4 张成岗;基于本地和WEB的生物信息学综合分析体系的建立及部分新基因的初步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0年

5 朱英杰;药用植物基因资源的生物信息学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6 王娴;蛋白残基可溶性预测及基因表达数据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中辉;Ⅱ型糖尿病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2 张书欣;生物信息学若干问题研究报告[D];吉林大学;2012年

3 刘维;生物信息学中的并行处理[D];扬州大学;2007年

4 张景祥;关于生物信息学的几个问题[D];江南大学;2008年

5 雷国庆;面向生物信息学结构预测领域的算法加速器设计[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刘丙强;生物信息学中的若干组合问题[D];山东大学;2006年

7 周萍;生物信息学多序列比对及种系生成树的几种技术和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8 汤思捷;蛋白质可溶性预测的生物信息学模型及应用[D];苏州大学;2014年

9 黄金;聚类和分类技术在生物信息学中的应用[D];黑龙江大学;2005年

10 朱贤芳;生物序列的比对算法比较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394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3394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9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