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HCN4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构建及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
本文关键词:人HCN4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构建及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 出处:《皖南医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构建人HCN4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人胚胎肾细胞,建立异源性表达HCN4通道模型。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人HCN4基因全长核苷酸序列,双酶切(Xho I和EcoRI)后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 IRES2-EGFP中,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 IRES2-HCN4-EGFP。应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p IRES2-HCN4-EGFP转染入HEK293细胞中进行表达。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HCN4通道电流。结果:酶切及测序的结果显示p IRES2-HCN4-EGFP构建成功,倒置荧光显微镜能观察到EGFP绿色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到HCN4 mRNA表达,膜片钳检测到HCN4基因编码的通道电流。结论:成功建立异源性表达HCN4通道模型,为进一步研究HCN4通道电生理特性提供了实验基础。
[Abstract]:Objective: to construct the eukaryotic expression plasmid of human HCN4 gene and transfect it into human embryonic kidney cells. Methods: the full-length nucleotide sequence of human HCN4 gene was amplifi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Xho I and EcoRI) were digested and inserted into eukaryotic expression plasmid p IRES2-EGFP. Construction of recombinant eukaryotic expression plasmid pIRES2-HCN4-EGFP.The recombinant plasmid pIRES2-HCN4-EGFPwas constructed by liposome method. IRES2-HCN4-EGFP was transfected into HEK293 cells for expression. Whole cell patch-clamp technique was used to detect the current of HCN4 channel. Results: the results of enzyme digestion and sequencing showed that p. IRES2-HCN4-EGFP was successfully built. EGFP green fluorescence was observed by inverted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nd HCN4 mRNA expression was detected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Conclusion: the heterogenous expression HCN4 channel model was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which provides an experimental basis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the electr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CN4 channel.
【作者单位】: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心内科;皖南医学院活性生物大分子研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心内科;
【基金】: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13Z340;KJ2016A728) 活性生物大分子研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LAB201403,LAB201401) 安徽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AH201410368150)
【分类号】:R54
【正文快照】: 正常心脏节律的产生取决于起搏细胞4相自动除极化,而If电流在此除极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If电流由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通道(HCN通道)开放产生,该通道由HCN基因编码,其电生理特性是超极化时被激活,呈电压和时间依赖性,为非选择性的内向阳离子通道[2]。目前已知HCN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东霆;李冰;;脂质体介导转染培养细胞的基因表达及转染程序的简化[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方福德;;转导、转染和转化[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1年02期
3 ;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转染:血清对于表达及转染效率的影响[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1995年05期
4 ;重组人β-防御素-2基因在昆虫细胞的转染表达[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1年08期
5 姚云清,黄爱龙,唐霓,王波,张定凤;HBV DNA转染原代鸭肝细胞初步观察[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2年01期
6 周晓彤,沈振亚,于曙东,余云生,叶文学,黄浩岳,焦鹏,滕小梅;阳离子脂质体介导小干扰RNA转染EOMA细胞时转染条件的优化[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7 孔雪;顾文艺;仙玲玲;杨磊;;小分子干扰RNA转染效率的初步研究[J];农垦医学;2006年01期
8 钱锋,潘卫庆;疟原虫的转染及分子功能研究[J];自然杂志;2001年01期
9 李玉英;陈枫;王宋平;余时沧;黄桂君;王关嵩;钱桂生;;肺癌移植瘤不同转染方法在体转染效率的实验研究[J];重庆医学;2008年09期
10 苑晓玲,从玉文,善亚君,陈家佩;提高悬浮细胞脂质体转染效率的方法[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晓彤;;阳离子脂质体介导小干扰RNA转染EOMA细胞时转染条件的优化[A];第八届华东六省一市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2 袁即山;利天增;祁少海;谢举临;徐盈斌;潘姝;张珑娟;孔庆瑜;;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最佳转染条件:α_1(Ⅰ)型前胶原基因反义寡核苷酸转染的实验[A];第八届全国烧伤外科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李士泽;张忠芳;张玉静;;凋亡蛋白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A];动物生理生化学分会第八次学术会议暨全国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生化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4 李幸;宫念樵;;不同转染方法抑制DC分化过程中AXL基因表达的效率比较[A];2012中国器官移植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姚云清;张定凤;黄爱龙;唐霓;王波;;乙型肝炎病毒DNA转染与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原代鸭肝细胞对比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6 潘俊杰;施海明;罗心平;李剑;梁旺;张进;马端;;U937单核细胞转染中几种不同方法的比较[A];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袁即山;利天增;祁少海;谢举临;徐盈斌;潘姝;张珑娟;孔庆瑜;;α1(Ⅰ)型前胶原基因反义寡核苷酸转染人瘢痕成纤维细胞的条件优化[A];第八届全国烧伤外科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何星;李华;;三种转染试剂介导pGPU6/GFP/Neo真核表达载体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的比较研究[A];2013年全国激光医学学术联合会议暨2013年浙江省医学会整形美容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9 赵咏梅;刘林;陈幸华;孔佩艳;彭贤贵;刘红;王庆余;;小鼠TPO cDNA转染前后骨髓基质细胞TPOmRNA表达情况的研究[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张桥;黄书文;鄢国平;;水溶性高分子保护的Lipofectamine 2000/DNA复合物的固相转染研究[A];2012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上册)[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灵杰;应用磁靶转染神经营养因子-3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2 林星宇;MicroRNA-154抑制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生物学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王慧媛;基于功能性多肽的基因载体的制备及其转染性能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杨永新;阳离子聚磷腈衍生物的合成与修饰及其作为基因非病毒载体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陈炜;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染Nkx2.5、GATA4、TBX5启动心肌细胞分化机制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6 王宇;功能化修饰的树形高分子转染TRAIL质粒和Mdm2-siRNA治疗骨肉瘤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
7 李晖;APOBEC3G转录调控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8 侯旭晖;转染siRNA特异性下调PAI基因表达抗血栓形成作用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胡彬;Cbl-b基因沉默对TRP-2肽疫苗免疫小鼠淋巴细胞体外杀伤B16F10黑色素瘤细胞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韬;HDAC6在异常聚集tau蛋白的降解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田燕;离体肝细胞Hsa-miR-660基因表达调控对CYP3A4蛋白表达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5年
3 王海雷;NM23在肝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4 吴兆强;利用不同方法对大鼠胚胎干细胞转染红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
5 吴亚蒙;NPPC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表达检测[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6 余敏;酸敏感聚(原酸酯氨基醇)的设计、制备及转染性能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7 赵玉瑜;含羟基的阳离子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基因传递性能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8 于建宁;脂质体法转染小鼠体细胞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9 张h,
本文编号:14306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430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