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花的行为反应
本文关键词: 棉铃虫 Bt棉 产卵 取食 规避 出处:《环境昆虫学报》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是转Bt基因棉花(Bt棉)最重要的靶标害虫之一。害虫对Bt棉的抗性问题是Bt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最主要威胁。规避行为可以减少害虫与Bt棉的接触而降低生理抗性选择压力。在本研究中,通过比较棉铃虫对Bt棉与常规棉的行为反应评估了棉铃虫对Bt棉的行为规避能力。产卵选择结果显示,棉铃虫成虫在Bt棉上的落卵量显著低于常规棉。幼虫实验结果显示,棉铃虫初孵幼虫在Bt棉植株上的居留时间显著短于在常规棉上的居留时间。无选择条件下,1龄幼虫在对Bt棉叶的取食空洞数以及总取食量均显著低于常规棉叶。综合以上的结果,认为棉铃虫对Bt棉具有一定的行为规避能力,这可能是延缓棉铃虫对Bt棉产生抗性的因素之一。本研究能够帮助有效地预测靶标害虫对Bt作物的抗性风险。
[Abstract]:Helicoverpa armigera (H. armigera H u BNER) is Bt transgenic cotton (Bt cott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ests. Resistance of pests to Bt cotton is the main threat to the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cotton industry. Bt avoidance can reduce insect pests and Bt cotton and reduce the contact resistance to the physiological selection pressure in this. In the study, the behavioral responses of cotton bollworm to Bt cotton and conventional cotton to assess the behavior of cotton bollworm Bt cotton oviposition avoidance capability. Results showed that Bt cotton bollworm adults in the egg amoun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cotton. Larvae of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H.armigera larvae in Bt cotton plants the residence tim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conventional cotton on the residence time. No choic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1 instar larvae feeding on Bt in cotton leaf hole number and total intak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cotton leaves. The above results, that has some of the cotton bollworm Bt This behavior may be one of the factors that delay the resistance of Helicoverpa armigera to Bt cotton. This study can help effectively predict the resistance risk of target pests to Bt crops.
【作者单位】: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之“自然生态风险监测与控制技术”重大课题(2016ZX08012-005) 公益性环保科研专项课题(20150904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5M571664)
【分类号】:S435.622
【正文快照】: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铃夜蛾属Helicoverpa,是棉田危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印度以及南非等国广泛种植的转Bt基因棉花(Bt棉)有效的控制了棉铃虫的危害与种群扩张,是目前应用最普遍、最成功的转Bt基因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彦莉;;地膜植棉技术经济效果评价[J];山西农业科学;1983年06期
2 黎贤伟;转Bt基因抗虫棉与常规棉在田间的表现差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植保;2001年06期
3 张香桂,周宝良,陈松,张震林;抗虫棉与常规棉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的比较研究[J];中国棉花;2004年05期
4 林长平;;高产、优质、抗病常规棉新品种——苏棉25[J];农业科技通讯;2008年08期
5 房卫平;李伶俐;谢德意;马宗斌;张东林;杜远仿;;杂交棉与常规棉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吸收分配及产量比较[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年06期
6 张志勇;;常规棉在湖北的应用前景分析[J];中国种业;2012年03期
7 牛巧鱼;1997/98年度澳大利亚抗虫棉表现情况[J];中国棉花;1999年07期
8 刘庆年,李景文,王绪芬,张路生,杨雪静,周霞;转Bt基因棉与常规棉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特征的区别研究[J];中国棉花;2000年10期
9 李保军;;邯郸市农业科学院常规棉育种进展[J];河北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10 张宣兵;连年种植抗病棉后种植常规棉试验[J];江苏农业科学;198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永民;刘永泉;杨合冉;王义平;;浅谈实施棉花良种补贴项目下的杂交棉制种和常规棉种繁育[A];中国棉花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王志忠;王树林;林永增;祁虹;李智峰;;黄河流域春播常规棉与杂交棉主要经济性状的差异研究[A];中国棉花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张志勇;田晓莉;李召虎;王刚卫;何钟佩;;抗虫棉与常规棉对钾胁迫敏感性的比较研究[A];中国棉花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刘逢举;金石桥;杨付新;刘媛;;常规棉品种徐棉21及其系谱亲本的指纹图谱构建[A];中国棉花学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曹雯梅;刘松涛;赵喜茹;;杂交棉根系活力及N、K代谢特性研究[A];中国棉花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七次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付小琼;杨付新;王秀玲;汤磊鹏;郭峰光;;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鉴别常规棉与杂交棉品种[A];中国棉花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刘庆年;刘俊展;金宗亭;张柱歧;;抗虫棉田昆虫的昆虫学研究及防治策略[A];棉花重大病虫统一防治的理论与实践[C];2004年
8 张江涛;董瑾瑜;丁艳青;李晓红;;抗虫棉田主要生物种群变化规律研究[A];第十九届全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论文集[C];2003年
9 曹春田;臧学斌;王俊香;张亚飞;梅红;南飞华;刘新峰;马富新;周仙梅;薛斐;;转基因抗虫棉与常规棉主要害虫动态变化研究[A];昆虫学创新与发展——中国昆虫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夏风;王向阳;;转Bt基因棉田棉铃虫产卵规律及与常规棉田的比较[A];棉花重大病虫统一防治的理论与实践[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湖北省将逐渐淘汰不抗病虫的常规棉品种[N];中华合作时报;2000年
2 毛泽道 周彩仙;三团4万亩杂交棉单产较常规棉增产30%[N];兵团日报(汉);2009年
3 通讯员 覃志刚 颜寿林;温宿20万亩滴灌棉助农增收[N];新疆日报(汉);2011年
4 贺生兵 刘高学;河水灌溉 增产又增收[N];酒泉日报;2009年
5 王久国;巧用叶枝结棉铃[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6 德凯;棉花死苗的原因及应对[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8年
7 苏伟;种植抗虫棉如何选品种[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崔金杰;转双价基因(Cry1Ac+CpTI)棉对昆虫群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悦;转Bt基因抗虫棉根分泌物对土壤N转化的影响及机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2 朱洪生;转Bt基因棉对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种群消长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4462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446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