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蜜蜂幼虫肠道的高表达基因分析
本文关键词: RNA-seq 中华蜜蜂 幼虫肠道 高表达基因 出处:《浙江农业学报》201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华蜜蜂(中蜂)是中国特有的本土蜜蜂资源,也是养蜂生产中的常用蜂种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本研究利用RNA-seq技术对中蜂5和6日龄幼虫肠道进行深度测序,得到的有效读段(clean reads)数分别为29290630与26636038,Q20分别为98.45%和98.38%。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Ac5中的高表达基因(HEGs)富集在44个GO term,其中基因富集数最多的为代谢进程(753 unigenes),其次是催化活性(679 unigenes)与结合(657 unigenes);Ac6中的HEGs富集在44个GO term,其中基因富集数最多的为代谢进程(792 unigenes),其次是结合(760 unigenes)和催化活性(744 unigenes)。KEGG代谢通路(pathway)富集分析结果显示,Ac5的HEGs富集在129个pathway,其中基因富集数最多的是核糖体(103 unigenes)、内质网蛋白质加工(68 unigenes)和碳代谢(67 unigenes);Ac6的HEGs富集在129个代谢通路,其中基因富集数最多的是核糖体(103 unigenes)、氧化磷酸化(88 unigenes)及内质网蛋白质加工(68 unigenes)。进一步对HEGs进行Venn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共有的HEGs为2 015个,特有的HEGs分别为219和491个。研究结果不仅可提供中蜂幼虫肠道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谱数据,也为分子水平上深入研究中蜂幼虫肠道发育提供重要信息。
[Abstract]:Chinese bee (Chinese bee) is a unique native bee resource in China, and it is also one of the commonly used bee species in beekeeping production. It has important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value. In this study, RNA-seq technique was used to carry out deep sequencing of the intestinal tract of the 5th and 6th day-old larvae. The number of valid read segments clean read is 29290630 and 26636038, respectively. Q20 was 98.45% and 98.38%,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enrichment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high expression gene (hEGs) in Ac5 was enriched in 44 go term. The most abundant genes were 753 unigenesus, followed by catalytic activity of 679 unigeneses) and binding of 657 unigeneses. The HEGs in Ac6 was enriched in 44 go terms.Among them, the most abundant gene was metabolic process (792 unigenes). The second one was combined with 760unigenes) and the catalytic activity was 744 unigenes).KEGG pathway. The HEGs of Ac5 was enriched at 129 pathways, and the most abundant gene was ribosome 103unigenes. Endoplasmic reticulum protein processing (68 unigenes) and carbon metabolism 67 unigenesus; The HEGs of Ac6 was enriched in 129 metabolic pathways, and the most abundant gene was ribosome 103unigenes.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88 unigenes) and endoplasmic reticulum protein processing 68 unigenes.Furthermore, Venn analysis of HEG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2 015 HEGs and 219 and 491 unique HEG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could not only provide the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data during the intestinal development of the larvae. It also provides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the intestinal development of wasp larvae at the molecular level.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
【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基金(CARS-45-KXJ7) 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发展基金(KF2015123) 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1610389053)
【分类号】:S891
【正文快照】: 东方蜜蜂(Apis cerana)主要集中分布于亚洲的中国、日本、泰国、菲律宾和伊朗等国家,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1]。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简称中蜂)特指分布在我国的东方蜜蜂,其距今已有3 000多年的驯养历史[2]。中蜂是我国重要的本土蜜蜂资源,也是养蜂生产中的常用蜂种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易宝 ,梁以臣;房山拯救保护濒危资源,中华蜜蜂繁育基地动工[J];蜜蜂杂志;2002年10期
2 谭新民;;野生中华蜜蜂资源堪忧[J];蜜蜂杂志;2006年04期
3 王凤鹤;杨甫;耿金虎;徐希莲;;北京中华蜜蜂的保护与利用[J];昆虫知识;2007年06期
4 邢汉卿;;浅析湘西地区中华蜜蜂种群锐减的原因[J];蜜蜂杂志;2008年11期
5 孙淑梅;胡箭卫;;科学保护中华蜜蜂[J];中国蜂业;2009年03期
6 葛凤晨;;中华蜜蜂名称文化考[J];中国蜂业;2010年07期
7 聂玉琴;徐学福;董锡玉;;保护长白山中华蜜蜂的探索与研究[J];吉林畜牧兽医;2010年11期
8 ;“家乡美”有奖征文选登[J];中国蜂业;2012年03期
9 王德清;;中华蜜蜂保种措施及方法的探讨[J];现代畜牧兽医;2012年03期
10 郑定国;;中华蜜蜂濒临灭绝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凤鹤;;北京中华蜜蜂保护利用之我见[A];中国养蜂学会蜜蜂产品、蜜蜂保护、蜜源与授粉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经翩翩;郑秀娟;周姝婧;徐新建;周冰峰;;中华蜜蜂的分布现状[A];中国养蜂学会蜜蜂饲养管理专业委员会第17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3 朱翔杰;周冰峰;吴显达;徐新建;;武夷山中华蜜蜂种群形态遗传分析[A];第四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周冰峰;朱翔杰;;论中华蜜蜂种质资源的保护[A];中国养蜂学会中蜂协作委员会“2009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朱翔杰;周冰峰;吴显达;徐新建;;岛屿中华蜜蜂种群遗传分化研究[A];中国养蜂学会中蜂协作委员会“2009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6 颜志立;罗岳雄;张学锋;刘丽;;湖北神农架中华蜜蜂考察笔记[A];海峡两岸第四届蜜蜂生物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媛;周冰峰;朱翔杰;汉学庆;吴显达;;福州中华蜜蜂形态遗传分析[A];中国养蜂学会蜜蜂饲养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徐舟;肖铁光;;中华蜜蜂良种培育及其主要病虫害防治[A];华中昆虫研究(第八卷)[C];2012年
9 巩志宏;胥保华;郭兴启;;中华蜜蜂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A和B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0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10 于菲菲;胥保华;郭兴启;;中华蜜蜂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0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 孙君;桓仁建立中华蜜蜂保护区[N];本溪日报;2011年
2 白继开;中华蜜蜂遭遇生存危机[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3年
3 杨国栋;保护中华蜜蜂就是保护生态平衡[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锋;中华蜜蜂铁代谢相关蛋白及蛋氨酸甲基亚砜还原酶B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2 徐新建;海南岛及其邻近大陆中华蜜蜂种群遗传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3 李志勇;中华蜜蜂卵黄原蛋白基因的分子特征及表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4 朱翔杰;福建及邻近地区中华蜜蜂种群遗传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5 余林生;皖南中华蜜蜂种群数量动态及群体多样性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7年
6 孙汝江;中华蜜蜂表皮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7 张媛英;中华蜜蜂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小分子热激蛋白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8 李江红;中华蜜蜂(Apis cerana)毒腺cDNA文库的构建及主要毒蛋白基因表达调控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施婉君;2种蜜蜂和4种胡蜂溶血肽基因克隆与表达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靳三省;杀虫剂对中华蜜蜂解毒酶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孟娇;中华蜜蜂Malvolio基因在内勤蜂和采集蜂中的表达与定位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3 徐新建;陕甘宁中华蜜蜂种群遗传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4 宾先丽;重庆地区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形态和线粒体DNA多样性分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5 宋昌云;中华蜜蜂抗寒性及其对南瓜授粉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6 薛菲;中华蜜蜂抗螨相关基因筛选及表达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7 杜亚丽;中华蜜蜂4个气味结合蛋白基因AcerOBPs的克隆与表达分析[D];山西农业大学;2016年
8 王树杰;中华蜜蜂4个气味受体基因AcerOrs的时空差异性表达分析[D];山西农业大学;2016年
9 李志勇;长白山中华蜜蜂地理种群分化与线粒体DNA分子特征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10 徐舟;中华蜜蜂良种培育及其主要天敌调查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698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469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