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株水貂阿留申全基因重组核酸疫苗的免疫效果初步评估
本文关键词: 水貂 阿留申病 核酸疫苗 免疫 抗原抗体复合物 γ球蛋白 淋巴细胞 出处:《中国兽药杂志》2017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研究实验室构建的两株水貂阿留申重组核酸疫苗(pcDNA3.1-ADV-428和pcDNA3.1-ADV-428-487)对水貂的免疫原性,将其经肌肉注射接种到水貂体内进行免疫,免疫完成后对水貂进行攻毒,然后每隔两周对水貂进行指尖采血。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全血中的CD8+淋巴细胞亚群,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水平,用血清蛋白电泳检测血清中γ球蛋白占总蛋白的百分比以及应用聚乙二醇沉淀比浊法检测水貂血清中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含量,以对两株核酸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初步评估。试验结果表明,pcDNA3.1-ADV-428和pcDNA3.1-ADV-428-487的各项数据都优于对照组,且pcDNA3.1-ADV-428-487的保护效果优于pcDNA3.1-ADV-428,两种核酸疫苗都展现了良好的疫苗潜质。
[Abstract]:To study the immunogenicity of mink recombinant nucleic acid vaccine pcDNA3.1-ADV-428 and pcDNA3.1-ADV-428-487. It was injected intramuscularly into mink to be immunized, and the mink was inoculated with the virus after immunization. The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fingertips of minks every two weeks. The CD8 lymphocyte subsets in the whole blood were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and the antibody levels in serum were detected by indirect ELISA method. The percentage of 纬 globulin to total protein in serum was detected by serum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and the content of antigen-antibody complex in mink serum was detected by polyethylene glycol precipitation turbidimetry. The immunological effects of two nucleic acid vaccines were preliminarily evaluated. The data of pcDNA3.1-ADV-428 and pcDNA3.1-ADV-428-487 were superior to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pcDNA3.1-ADV-428-487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pcDNA3.1-ADV-428. Both nucleic acid vaccines showed good vaccine potential.
【作者单位】: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基金】:国家自然基金(31372436) 吉林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20160209006YY)
【分类号】:S852.4
【正文快照】: Preliminary Immune Effect Evaluation of Two ADV RecombinantDNA VaccinesSUN Li-jie1,LIU Dong-xu2,LI Jian-ming1,LENG Xue1,SHI Kun1,LI Dong1,DU Rui3*(1.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118,China;2.Jilin Agr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磊 ,刘红军,郭大东;核酸疫苗——未来的疫苗[J];山东医药工业;2002年01期
2 路建彪,王允超,孙秋艳,朱瑞良;核酸疫苗的研究与应用[J];河南畜牧兽医;2004年08期
3 江国托;核酸疫苗研究进展(上)[J];现代畜牧兽医;2005年02期
4 陈利民,王代荣;核酸疫苗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6年01期
5 俞顺章,周文忠,陈声林;第三次疫苗革命——核酸疫苗[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1997年14期
6 孙树汉;核酸疫苗及其在疾病免疫防治中的应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7 林天龙,俞伏松,杨金先,龚晖;核酸疫苗研究及其临床应用前景[J];福建农业学报;2000年S1期
8 黄春妍,雷秉钧;HCV核酸疫苗研究进展[J];四川医学;2000年02期
9 刘文波,柴同杰,赵云玲;疫苗新秀─核酸疫苗[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1年10期
10 林天龙,俞伏松,杨金先,龚晖;核酸疫苗研究及其应用前景[J];福建畜牧兽医;2001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刘克洲;;核酸疫苗的研究现状和临床应用前景[A];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2 朱明昭;宋国兴;;单纯疱疹病毒1型糖蛋白D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表达及其作为核酸疫苗的初步研究[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刘辉;朱平;林宁晶;张英;卜定方;王奕嘉;;家族特异性抗淋巴瘤核酸疫苗的构建及表达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4 宋丹;张颖;黄嘉潞;王晓一;刘庆良;李忠明;;电转染技术增强结核病核酸疫苗免疫原性的研究[A];第6次全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5 李维雄;;幽门螺杆菌核酸疫苗VR1012/UreB动物免疫应答反应初步研究[A];2000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6 马道新;;人巨细胞病毒VP22gB联合核酸疫苗的研制及其体内免疫学活性研究[A];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血液病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血液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7 王斯;;汉坦病毒核蛋白基因疫苗在小鼠体内表达动力学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机会性感染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贾雷立;金宁一;金扩世;夏志平;金洪涛;连海;郑敏;李昌;王瑞林;陈毅锋;金明兰;鲁会军;;流感病毒多表位核酸疫苗的合成、表达及抗原性研究[A];2005全国第二届核酸疫苗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东旭;水貂阿留申病毒的分离鉴定和五种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免疫原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6年
2 徐灿;幽门螺杆菌尿素酶B和黏附素A核酸疫苗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3 姜涛;SARS新型核酸疫苗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4 李德良;HIV的噬菌体核酸疫苗的制备及其初步应用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5 杨骅;幽门螺杆菌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口服核酸疫苗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6 谭磊;流感H3/H1亚型多表位核酸疫苗和重组腺病毒疫苗构建及实验免疫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梦寒;汉城病毒M片段和汉滩病毒部分S片段核酸疫苗pEGFP-M-S的构建及基因免疫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8 邵文爱;单纯疱疹病毒Ⅱ型gD糖蛋白加趋化因子MIP-1α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初步免疫观察[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霄勇;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E0核酸疫苗与细胞因子佐剂联合免疫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6年
2 高爽;白色念珠菌热休克蛋白90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学活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黄莺;丙型肝炎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其诱导小鼠免疫效果的评价[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4 贺奇彬;新型乙肝表面抗原中蛋白核酸疫苗在中国猕猴体内免疫原性初步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6年
5 杜合娟;密码子优化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核酸疫苗免疫原性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6 彭娟;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核酸疫苗的初步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7 曹文尧;丹毒丝菌表面保护抗原A作为重组亚单位疫苗和核酸疫苗的初步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8 郝慧芳;细粒棘球蚴内蒙株核酸疫苗构建及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D];内蒙古大学;2008年
9 左凤琼;SARS相关冠状病毒M蛋白基因核酸疫苗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谢良伊;淋球菌NspA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活性的初步研究[D];南华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787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478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