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桐子类固醇还原酶基因Jc5β-StR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本文关键词: 小桐子 Jcβ-StR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分析 出处:《生物技术通报》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L.)cDNA为模版,克隆了Jc5β-StR基因的CDS序列,并对其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包含1 173 bp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90个氨基酸。预测其编码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为44.23 k D,理论等电点为5.22。Blast搜索结果及进化分析结果表明,Jc5β-StR与蓖麻5β-St R蛋白序列一致性最高(87%)且亲缘关系最近。Jc5β-StR是一个短链还原酶,该蛋白编码有一个短链还原酶家族(SDRs)的黄体酮5β还原酶(5β-POR),还含有SDRs的6个保守结构域。组织表达结果显示Jc5β-StR在小桐子根、茎、叶、花、果皮和种子中都有表达,在种子中表达量最高,且随种子发育过程表达量逐渐上升,在种子生长发育的后期(50 d)达到最高值后下降。非生物胁迫(PEG、Na Cl、低温和机械损伤)诱导下,Jc5β-StR的表达量都不同程度上调,推测其参与小桐子非生物胁迫响应。
[Abstract]:The CDS sequence of Jc5 尾 -Str gene was cloned by using Jatropha curcas L. curcas as template. The seque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gene contained 1 173 BP open reading frame (ORF). It encodes 390 amino acids. The predicted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encoded protein is 44.23 KD, the theoretical isoelectric point is 5.22. Blast search results and evolution analysis results show. Jc5 尾 -StR and Ricinus castor 5 尾 -StR protein have the highest sequence consistency (87.10%) and have the closest relationship. Jc5 尾 -StR is a short-chain reductase. The protein encodes a short chain reductase family (SDRs) of progesterone 5 尾 reductase 5 尾 -POR). There were also 6 conserved domains of SDRs. The results of tissue expression showed that Jc5 尾 -StR was expressed in roots, stems, leaves, flowers, pericarp and seeds, and the highest expression was found in seeds. The expression level increased gradually with the seed development and decreased after reaching the highest value at the late stage of seed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duced by abiotic stress PEGN Na Cl (low temperature and mechanical damage). The expression of Jc5 尾 -StR was up-regulated in varying degrees, which suggested that it was involved in the abiotic stress response of Paulownia cuspidata.
【作者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现代农业工程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60355)
【分类号】:Q943.2;S794.9
【正文快照】: 短链还原酶家族(Short-chain dehydrogenases/reductases,SDRs)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最大的蛋白质超家族之一,存在各种生物形式中,如古细菌,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病毒等[1-2]。SDR家族成员在脂类、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激素类、异生物质代谢和氧化还原反应传感机制中发挥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中月;雷彻虹;;小桐子生物资源价值及开发利用[J];攀枝花科技与信息;2006年02期
2 郑玉龙;类延宝;李扬平;杨成源;廖志勇;张茹;;不同种群小桐子光合及形态特性的比较[J];生态学杂志;2009年06期
3 郑小英;;小桐子[J];云南林业;1991年04期
4 施宗明;李云;罗玉兴;杨林;董兴惠;段永明;;能源植物小桐子的开发利用和栽培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2期
5 张敉;龚宽俊;向诚;角仕云;李宝才;;过氧化氢脱毒前后小桐子油饼营养成分分析[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4年01期
6 张无敌,宋洪川,韦小岿,刘祖明;小桐子开发与元谋县生态环境保护[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5期
7 代勋;李忠光;龚明;;赤霉素、钙和甜菜碱对小桐子种子萌发及幼苗抗低温和干旱的影响[J];植物科学学报;2012年02期
8 李育川;郭巧生;申海进;房海灵;;小桐子果壳化感物质的初步分离和鉴定[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3年01期
9 ;能源植物小桐子[J];生物质化学工程;1985年07期
10 栗宏林;张志翔;张鑫;;小桐子不同产地种子性状及苗期生长差异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谷勇;曹亚首;殷瑶;;小桐子栽培技术研究及应用[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2 谷勇;曹亚首;殷瑶;;小桐子栽培技术研究及应用[A];森林可持续经营与生态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罗建勋;;小桐子生物生态学特性及适生地理生态环境选择研究[A];第三届南方林木育种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王明克;;限量灌溉和施氮对小桐子生长及形态特征的影响[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CSAE 2011)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吴桢芬;苏有勇;孔琳;;小桐子油饼发酵产沼气潜力的试验研究[A];2011年中国沼气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孙英杰;;不同灌水处理对小桐子生长及耗水特性的影响[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CSAE 2011)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谷勇;殷瑶;赵虹;黄维胜;;小桐子林内外土壤细菌多样性空间分布的比较[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中国西部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与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伍聚奎;;小桐子开发前景好[A];银龄睿智——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论文选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唐有吉 蒋艾丽;会理3万亩小桐子移栽工作启动[N];凉山日报(汉);2006年
2 钱能志 赵江红;“绿色油田”小桐子[N];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
3 孙磊;两年内新建160万亩小桐子基地[N];四川日报;2007年
4 陈岚桦;方晓宇会见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官员[N];海南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陈岚桦;海南小桐子发展前景诱人[N];海南日报;2007年
6 陈岚桦;推进小桐子生物柴油产业[N];海南日报;2007年
7 熊仁武;富宁万亩小桐子示范基地已具雏形[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8 记者 张中宝;省政府专题会议建议大力推广种植小桐子[N];海南日报;2008年
9 张中宝;“生物能源树”小桐子将在海南省推广种植[N];中国改革报;2008年
10 ;小桐子“浑身是宝” 新能源“家族宠儿”[N];深圳商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忠光;冷激诱导的小桐子幼苗的耐冷性及其生理机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江丹;丁酸梭菌的培养基优化及发酵甘蔗渣和小桐子果壳产氢气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3 栗宏林;中国小桐子不同地理种源差异比较与种源亲缘关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琼;我国小桐子能源利用的现状及潜力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2 龚宽俊;双氧水对小桐子油饼的脱毒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3 赵馀;水氮处理对小桐子盐胁迫的调控效应[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解淑伟;小桐子栽培的水管理支持系统构建与实现[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5 王乐乐;小桐子SSR反应体系的优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海南大学;2015年
6 刘畅;小桐子花序发育相关基因JcTAW1的分子克隆及其转基因烟草植株的特性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7 邓凤飞;ABA对逆境胁迫下小桐子脯氨酸和甜菜碱代谢的影响及抗逆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8 齐昌民;盐胁迫条件下不同水氮对小桐子生长和水分传输机制的影响[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9 武振中;土壤水分和重金属处理对小桐子生长及重金属累积效应的影响[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10 陈金陵;不同水量交替灌溉和盐处理对小桐子生长和Na~+累积的影响[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841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484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