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防御球孢白僵菌感染相关免疫基因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 家蚕 球孢白僵菌 基因 抑菌作用 抗菌肽 蛋白质组 出处:《江苏科技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家蚕(Bombyx mori)的重要病原真菌,其所引起的白僵病是全球范围内较为常见的一类真菌病,常对蚕业生产造成重大危害。但是目前包括白僵病在内的家蚕疾病都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所以疾病的预防显得至关重要。但是人们对家蚕响应球孢白僵菌侵染的分子机制仍然知之甚少。本研究通过家蚕体表接种球孢白僵菌,检测了家蚕感染球孢白僵菌后BmcecA、Bmgloverin2和BmLeb5三个免疫基因的表达模式,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和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克隆三个免疫基因并分析其序列特征和生物学功能,实验验证它们在球孢白僵菌感染免疫应答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并且在蛋白水平上检测了家蚕感染球孢白僵菌后表达差异的蛋白。以家蚕p50为实验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出BmCecA基因的开放阅读框,该ORF编码63个氨基酸,包含22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37个氨基酸的成熟肽,通过蛋白结构分析该成熟肽形成经典的双亲α螺旋。实时荧光定量PCR表明,BmCecA在5龄家蚕的体壁、马氏管、中肠、丝腺、血淋巴和脂肪体中均有表达,在脂肪体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血淋巴。在被球孢白僵菌诱导后,3龄蚕中该基因上调表达显著,在36 hpi上调最高;在5龄家蚕中,BmCecA在脂肪体和血细胞中被显著诱导上调表达。本研究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30a(+)-CecA,通过Western blot分析表明成功表达了BmCecA蛋白,该重组蛋白在体外对球孢白僵菌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在证明了表达的BmCecA对球孢白僵菌抑菌作用的基础上,为获得足够量的BmCecA蛋白进行家蚕体内抑菌试验,通过固相合成法合成了BmCecA成熟肽,用质谱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表明其分子量约为4.07 kDa,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纯度为93.7%。体内和体外抑菌实验均表明家蚕BmCecA对球孢白僵菌有较高的抗菌活性。qRT-PCR结果表明,在3龄蚕感染球孢白僵菌的不同时间点Bmgloverin2均有上调表达,尤其是在接种白僵菌42 h后,Bmgloverin2 mRNA的差异表达倍数最大;同时Bmgloverin2 mRNA在家蚕幼虫的脂肪体中被诱导表达差异显著,从12 hpi开始,感染组的Bmgloverin2 mRNA相对于对照组,一直是持续上调表达的。采用RT-PCR技术克隆出Bmgloverin2基因,将去掉信号肽的Bmgloverin2连接到pCzn1表达载体进行重组表达。SDS-PAGE检测了其表达的正确性,用纯化的Bmgloverin2蛋白制备了多克隆抗体。用Western blot在诱导的家蚕脂肪体里能显著检测到Bmgloverin2蛋白。在BmCecA蛋白溶液中添加Bmgloverin2蛋白,在家蚕体外试验中能显著的降低BmCecA的最小抑菌浓度,在体内试验中能显著的延长家蚕的致死中时间,证明了Bmgloverin2具有协同BmCecA抑菌的作用。通过RACE方法获得了家蚕BmLeb5的cDNA的全长,该cDNA全长为808 bp,包含一个39 bp的5’-UTR、540 bp的开放阅读框和一个229 bp 3’的UTR,该ORF编码179个氨基酸,包含一个20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含有4个RXXR基元。生物信息分析结果显示其成熟肽的15位氨基酸残基被O-糖基化。同源性比对显示BmLeb5与家蚕BmLeb3同源性最高,进化树分析说明lebocins在家蚕中是一个多基因家族。首次成功体外表达和纯化了BmLeb5的重组蛋白,并且用液质联用和肽指纹图谱证实了表达的蛋白。对BmLeb5的mRNA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和对感染球孢白僵菌的响应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五龄三天的家蚕中,BmLeb5在脂肪体中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体壁和丝腺,虽然在血淋巴、马氏管、中肠中也能检测得到,但是相对表达量很少;qRT-PCR结果也显示,在家蚕被球孢白僵菌侵染后,BmLeb5在三龄整蚕、五龄脂肪体和血淋巴中均被显著诱导上调表达;说明BmLeb5可能在家蚕抵御球孢白僵菌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在被球孢白僵菌感染36 h后,取家蚕血淋巴和未感染幼虫血淋巴做Label free非标记蛋白定量分析,共鉴定到671个蛋白,筛选出87个差异蛋白,其中相对于未感染球孢白僵菌的对照组,感染组上调的蛋白质有36个,感染组下调的蛋白质有40个,只在感染组检测到的蛋白质有6个,只在对照组中检测到的蛋白质有5个,在显著上调表达的36个蛋白质中,包括丝氨酸蛋白酶、热激蛋白70、溶菌酶、抗细菌肽、天蚕素B、贮存蛋白、攻击素等可能与免疫反应相关的蛋白质。通过KEGG数据库比对注释,这些差异蛋白质在抵御球孢白僵菌侵染中主要参与了阿米巴病、MAPK信号通路、Hippo信号通路、Toll和Imd信号通路、溶菌体、细胞骨架调节、病毒性的肿瘤发生、PI3K-Akt信号等信号传导和代谢通路。本文取得的研究成果有利于从分子水平上深入理解家蚕乃至其它昆虫抵御真菌侵染的防御机理,也为家蚕的抗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884.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素红;曾明森;吴光远;;球孢白僵菌的研究应用与展望[J];茶叶科学技术;2009年03期
2 祁楠;;温度对球孢白僵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13期
3 林志伟,刘洋;氮素对球孢白僵菌的影响[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4 邝灼彬,吕利华,冯夏,陈焕瑜,武亚敬,何余容;温度及常见农药对球孢白僵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5 徐文静;马德良;刘娜;谭云峰;李启云;董英山;;球孢白僵菌最适培养基筛选和遗传转化筛选标记的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6 程国华;舒静;丁克坚;;球孢白僵菌营养需求及培养条件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05期
7 刘霆;段玉玺;陈立杰;马希斌;;球孢白僵菌代谢产物对植物幼苗的影响研究[J];种子;2006年09期
8 谢翎;陈红梅;陈安徽;李增智;;超声波破碎法提取球孢白僵菌麦角甾醇的条件优化研究[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何末军;周国英;李燕荣;;环境条件及常见农药对球孢白僵菌生长的影响[J];福建林业科技;2009年02期
10 徐艳聆;赵润洲;任向辉;白双丽;陈莹;;常见农药与球孢白僵菌的相容性[J];湖北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倩;应盛华;冯明光;;杀虫真菌球孢白僵菌热激响应过程中胞内海藻糖的潜在生理功能[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付廷荣;林立辉;;球孢白僵菌孢子对几种医学昆虫的毒杀效果初步观察[A];《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一卷)[C];1986年
3 丁珊;汤坚;丁贵银;孙继美;于宙;吴克;;球孢白僵菌血清学的初步研究[A];《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二卷)[C];1991年
4 蒋洪岩;宋雨林;黄帅帅;何张江;张永军;;球孢白僵菌细胞表面蛋白提取及其对孢子表面特性和毒力的影响[A];第四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李增智;;球孢白僵菌的昆虫寄主名录[A];《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一卷)[C];1986年
6 王滨;李农昌;;球孢白僵菌油剂超低量喷雾研究初探[A];《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五卷)[C];2003年
7 魏萍;陈斌;李强;李正跃;孙跃先;;我国虫生真菌——球孢白僵菌研究进展[A];2005中国植病学会、中国菌物学会北海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农向群;金正俊;张泽华;;球孢白僵菌菌株的随机扩增多态DNA标记[A];《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五卷)[C];2003年
9 洪家保;徐庆丰;;球孢白僵菌在液体培养中的发育研究[A];《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四卷)[C];1996年
10 罗志兵;张永军;裴炎;;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的研制与评价[A];第十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全国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研究与产业化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衣晓峰 通讯员 李小莲;探寻“证”的基因表达谱[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2 晓明;抑制一基因 “老”鼠换新肤[N];中国医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丁丁;家蚕防御球孢白僵菌感染相关免疫基因的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7年
2 宋驰;两种侧耳高温胁迫导致的细胞凋亡研究和球孢白僵菌胁迫响应转录机制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李芳;球孢白僵菌超氧化物歧化酶与发育激活蛋白及其转录因子的的功能解析[D];浙江大学;2015年
4 王娟娟;球孢白僵菌甘露糖转移酶、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叉头转录因子及6-磷酸海藻糖合成酶的功能解析及其同生物防治潜能的关联[D];浙江大学;2015年
5 王志康;球孢白僵菌定量蛋白质组学与赖氨酸乙酰化蛋白质组学的构建、分析及验证[D];浙江大学;2016年
6 朱静;球孢白僵菌适应环境pH变化及胞内pH稳态维持的遗传分子基础及其对生物防治潜能的贡献[D];浙江大学;2016年
7 关怡;球孢白僵菌Ras大家族中八个小G蛋白的功能解析及其对生物防治潜能的贡献[D];浙江大学;2016年
8 张龙斌;球孢白僵菌硫醇/二硫化物氧化还原酶系和两个内吞标志位点蛋白的功能解析[D];浙江大学;2016年
9 陈雪;中国球孢白僵菌种群遗传结构及家蚕白僵病分子溯源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10 耿涛;家蚕与白僵菌互作机制的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雨林;球孢白僵菌MADS-box转录因子Bbrlm1与细胞壁完整性和毒力的关系[D];西南大学;2015年
2 孟豪;玫烟色棒束孢IF-1106杀虫谱测定及与球孢白僵菌的致病力对比[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3 王登杰;烟粉虱与球孢白僵菌的互作及转录组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4 李晓慧;球孢白僵菌内共生性及对亚洲玉米螟生态控制作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5 王鑫焰;球孢白僵菌侵染相关基因BbpepA00319的克隆及功能的初步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6 罗林丽;醛酮还原酶Bbakr1参与球孢白僵菌高渗和重金属铬胁迫反应[D];西南大学;2016年
7 褚欣玲;球孢白僵菌脯氨酸脱氢酶的生物学功能及多蛋白桥联因子1介导菌体氧化耐受力的初步机制[D];浙江大学;2016年
8 史汉强;球孢白僵菌四个Septin基因的功能解析与无外源抗性标记表达杀虫蛋白Vip3Aal的工程菌构建[D];浙江大学;2016年
9 胡月;球孢白僵菌五种液泡钙离子交换子蛋白差异调节钙调磷酸酶依赖型Ca~(2+)/Mn~(2+)耐受力、多胁迫应答及毒力[D];浙江大学;2015年
10 刘艳艳;球孢白僵菌对葱蝇的致病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031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503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