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颅内动脉瘤新易感基因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易感基因 ARHGEF17 全基因组测序 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 出处:《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背景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破裂后病死率大约40%。国内有关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我国动脉瘤患病率约为7%,高于欧美其他国家的患病率。其病因迄今尚未十分清楚,目前多认为IA是一种在先天遗传因素和多种后天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复杂性疾病。目的通过本课题研究,探寻出颅内动脉瘤人群的易感基因及其变异特点。在IA的遗传学研究方面提供更准确和全面的基因组信息,在临床方面为IA的诊断和筛选提供分子标记物,为IA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为提高IA诊断和治疗水平奠定基础。内容(1)确定研究对象并收集样本,同时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进行测序。在本单位和合作单位中,通过临床先证者寻找到10个FIA家系,收集家系患者的外周血液样本;临床收集散发颅内动脉瘤患者290例外周血液样本和257例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液样本,提取DNA。我们将对收集到的10例FIA血液样本DNA进行全基因组测序(WGS)测序工作;对收集到的10例FIA血液样本DNA进行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WES)测序工作。(2)依据全基因组测序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可疑易感基因。本课题将通过对家族性颅内动脉瘤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及序列比对,找到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结构变异位点(SV,Structure Variation)、插入缺失位点(In Del,Insertion/Deletion)、拷贝数变异(CNV,Copy number variations)等变异信息。通过生物信息学注释和分析,从中初步筛选出与IA相关的易感基因。(3)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Sanger测序技术等验证相关遗传变异、检测易感基因在散发动脉瘤中的表达。针对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发现的SNP、SV、CNV、In Del等多种遗传变异,在散发颅内动脉瘤患者290例外周血液样本和257例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液样本DNA中,采用不同方法对不同的变异类型进行验证。(4)借助体外实验验证IA相关遗传变异在血管形成中的作用。体外实验利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该细胞系具有干细胞的潜能,体外在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作用下可以迅速增殖传代,我们通过基因敲除技术敲除IA相关变异位点,探讨在血管形成和细胞迁移方面易感基因的功能。方法(1)获得FIA患者DNA样本、散发患者DNA样本以及对照组样本。通过调查问卷发现FIA家系,签订知情同意书,采集FIA患者以及家系成员血液样本,提取DNA。在临床散发患者知情同意后,留取患者血液样本,提取DNA;对照组DNA取自健康志愿者。所有样本获取以后迅速放置于-80℃冰箱中储存。(2)对FIA患者进行WGS测序和数据分析。20例FIA样本行WGS和WES测序。所获得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与千人基因组数据库以及外显子组集合联合数据库进行比对,在欧洲和日本人群进一步验证。(3)对WGS测序所得结果在散发动脉瘤患者上进行验证。首先对WGS和WES所得结果进行直接验证。(1)SNPs可采用SNP分型检测的方法验证。(2)CNVs可通过Real-time PCR对存在拷贝数变异的片段进行扩增,并根据CT值估算不同个体的拷贝数变化倍数。(3)通过PCR扩增和测序辨别小的SVs,通过亚显微方法发现大的SVs。(4)通过PCR扩增,利用Sanger法测序对小片段的In Del进行验证。(4)基因干涉体外细胞管腔形成实验进行验证。利用基因沉默技术,降低筛选出的IA相关易感基因在血管内皮的表达,通过体外细胞管腔形成实验,在细胞水平观察血管生成的过程,从而观察IA易感基因在人血管形成机制中的作用,如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形成毛细血管网状结构的情况等。结果(1)本课题最后总共纳入10个家族性颅内动脉瘤家系中的20名FIA患者进行WGS和WES测序,发现IA相关新易感基因ARHGEF17。(2)在散发颅内动脉瘤患者290例外周血液样本和257例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液样本DNA中验证新易感基因ARHGEF17的5个变异位点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细胞实验表明易感基因ARHGEF17可以促进血管形成和内皮细胞增殖。结论基因ARHGEF17在颅内动脉瘤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是颅内动脉瘤新易感基因。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美馨,肖绍文;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31例[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 余光琴;梁玉红;;多发颅内动脉瘤同时夹闭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年12期
3 ;颅内动脉瘤家族史与早发破裂无关?[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年02期
4 赵学喜,李慧勤,巩维进;家族性颅内动脉瘤破裂3例[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年03期
5 姜智南,黄求理,宋侃侃,周景义;机械可脱性螺旋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J];浙江临床医学;2000年05期
6 江宝柱,牛小敏;电解可脱式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新进展[J];临床医药实践;2003年01期
7 王利军,史耀亭,张新中,周文科,周杰,周国胜;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治疗时机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年07期
8 王志刚,丁璇,贺红卫,王成伟,庞琦;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4期
9 王志刚,丁璇;颅内动脉瘤[J];山东医药;2004年30期
10 康伟民,焦得让;电解可脱铂金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后的组织学改变[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国良;;颅内动脉瘤夹闭术5例报告[A];2006年浙江省神经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曾博;范良好;谭显西;钟鸣;;三维DSA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价值[A];2006年浙江省神经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孙伟军;王义荣;朱先理;方兵;杨树旭;牛焕江;李新伟;;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治疗[A];2009年浙江省神经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孙堂胜;魏世辉;;伴有眼部表现的颅内动脉瘤初探[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钱硕;鲁晓杰;季卫阳;;70岁以上老年人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栓塞治疗[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孙晓川;夏小辉;;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处理[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伍聪;贺民;赵中新;李天贵;张瑜;;颅内动脉瘤再破裂风险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邢国祥;黄清海;许奕;刘建民;;颅内动脉瘤的大小和部位与破裂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丁小灵;任明山;李淮玉;何玉圣;邓克学;;颅内动脉瘤103例临床分析[A];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摘要集[C];2010年
10 孙晓川;夏小辉;朱继;张晓冬;吕发金金;;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处理及临床随访分析[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梁兆松;人脑中的定时炸弹——颅内动脉瘤[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2 吴中学 刘爱华;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决策[N];健康报;2007年
3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 杨鹏飞;颅内动脉瘤治疗思路要变?[N];健康报;2009年
4 朱凤霞;山铝医院成功治疗颅内动脉瘤[N];淄博日报;2011年
5 印红霞;颅内动脉瘤须及时治疗[N];家庭医生报;2007年
6 袁波 龙先瑜;颅内动脉瘤 凶险的“地雷”[N];大众卫生报;2004年
7 记者 胡德荣 通讯员 邱志涛;血管重建术治颅内动脉瘤效果显著[N];健康报;2011年
8 刘建民 张永巍 (上海长海医院临床神经医学中心主任、神经外科主任 刘建民);颅内动脉瘤[N];文汇报;2009年
9 冯琳;陈志;联合手术治愈巨型颅内动脉瘤[N];中国医药报;2005年
10 匡远深;专用支架栓塞颅内动脉瘤[N];中国医药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扬;螺旋CT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及评估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2 张振;探寻颅内动脉瘤新易感基因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3 顾宇翔;颅内动脉瘤形成的相关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蒲朝霞;主动脉内径和弹性改变与颅内动脉瘤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沙龙金;炎症相关基因多态性与168例颅内动脉瘤易感性的关联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6 伍刚;血管平滑肌雌激素受体表达与颅内动脉瘤相关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7 陈文华;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价的比较影像学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8 葛明旭;颅内动脉瘤致病基因筛查及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朱文焕;颅内动脉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发病机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10 万子昂;基于患者特征的颅内动脉瘤破裂相关危险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雪峰;高级别颅内动脉瘤患者保守治疗12h后再手术对预后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2 康慧斌;颅内动脉瘤破裂临床风险因素分析[D];首都医科大学;2016年
3 鲍跃;3D-CTA与3D-DSA诊断及测量颅内动脉瘤的对比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4 胡小辉;大鼠颅内动脉瘤壁平滑肌细胞增殖活性探讨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5 魏晓勇;广西壮族人群颅内动脉瘤患者SNP rs6841581多态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6年
6 周孟;VCT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可靠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7 杜君;颅内动脉瘤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Hunt-Hess分级的相关性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8 张琦玮;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颅内动脉瘤的相关性研究[D];佳木斯大学;2008年
9 周杰;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差异蛋白质谱表达模型研究[D];泸州医学院;2009年
10 封灏;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094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509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