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类病斑突变体wy3的鉴定和基因定位
本文关键词: 水稻 类病斑突变体 基因定位 出处:《中国水稻科学》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粳稻品种武育粳3号栽培群体中获得一个类病斑突变体wy3。该突变体类病斑出现于苗期,分蘖期扩散至整张叶片,属于扩散型类病斑突变体。相比野生型,突变体wy3的株高明显降低,有效分蘖数减少,穗长、每穗粒数、结实率均显著降低。遮光处理表明,突变体wy3类病斑的产生受自然光诱导。台盼蓝染色结果表明,类病斑部位有大量的死亡细胞。突变体wy3的光合色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较野生型显著降低,SOD、POD、CAT活性和MDA含量均显著高于野生型。遗传分析表明突变体表型受单隐性核基因控制,采用BSA将该基因初步定位在第2染色体短臂端粒附近。采用F2群体中1099株类病斑单株将基因定位在标记W2-17和W2-18之间28kb的物理距离内。测序结果表明,突变体wy3中的LOC_Os02g02000编码区(CDS)第375位碱基C缺失,导致翻译提前终止,突变体中该候选基因为OsHPL3的一个新等位基因。
[Abstract]:A disease-like mutant wy3was obtained from a Japonica rice cultivar Wuyujing 3. The mutant appeared at seedling stage and spread to the whole leaf at tillering stage. The plant height, effective tiller number, panicle length, grain number per panicle and seed setting rate of mutant wy3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Shading treatment showed that the occurrence of wy3 disease spot was induced by natural light. The photosynthetic pigment content and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of mutant wy3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wild type. The cat activity and MDA content of wy3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wild type. Gene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utant surface type was controlled by single recessive gene. The gene was preliminarily located near the short arm telomere on chromosome 2 by BSA. The gene was located within a physical distance of 28kb between W2-17 and W2-18 using 1099 disease-like single plants in F2 population. The deletion of the 375-base C in the LOC_Os02g02000 coding region of the mutant wy3 leads to the early termination of translation. The candidate gene in the mutant is due to a new OsHPL3 allele.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071384,31000533)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BE2013301)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分类号】:S511.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小红;施勇烽;张晓波;奉保华;宋莉欣;王惠梅;徐霞;黄奇娜;郭丹;吴建利;;水稻斑点叶突变体hm197的鉴定及其基因定位[J];中国水稻科学;2015年05期
2 钟振泉;罗文龙;刘永柱;王慧;陈志强;郭涛;;一份新的水稻斑点叶突变体spl32的鉴定和基因定位[J];作物学报;2015年06期
3 邱结华;马宁;蒋汉伟;圣忠华;邵高能;唐绍清;魏祥进;胡培松;;水稻类病斑突变体lmm4的鉴定及其基因定位[J];中国水稻科学;2014年04期
4 代高猛;朱小燕;李云峰;凌英华;赵芳明;杨正林;何光华;;水稻类病斑突变体spl31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J];作物学报;2013年07期
5 陈析丰;金杨;马伯军;;水稻类病变突变体及抗病性的研究进展[J];植物病理学报;2011年01期
6 王忠华;植物类病变突变体的诱发与突变机制[J];细胞生物学杂志;2005年05期
7 王建军,朱旭东,王林友,张利华,薛庆中,何祖华;水稻类病变突变体lrd40的抗病性与细胞学分析[J];中国水稻科学;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丹;水稻分蘖调控基因TE的功能分析和类病变突变体lms1的图位克隆[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林;水稻类病变突变体g340的鉴定和基因定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宏根;王茂宇;张丽佳;胡雅;马佳琦;张翼帆;汤述翥;梁国华;顾铭洪;;水稻类病斑突变体wy3的鉴定和基因定位[J];中国水稻科学;2016年03期
2 刘元香;夏明辉;张维林;王长春;张小明;杨玲;;水稻类病变突变体T34的鉴定和候选基因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6年04期
3 黄冬福;付文婷;韩世玉;何建文;;农作物EMS诱变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15年24期
4 李小红;施勇烽;张晓波;奉保华;宋莉欣;王惠梅;徐霞;黄奇娜;郭丹;吴建利;;水稻斑点叶突变体hm197的鉴定及其基因定位[J];中国水稻科学;2015年05期
5 肖武名;吴亚辉;王慧;郭涛;刘永柱;张建国;陈志强;;一个类病变水稻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J];华北农学报;2015年04期
6 高新;陈子强;宋亚娜;陈在杰;田大刚;林艳;杨绍华;陈松彪;王锋;;水稻失控性细胞坏死突变体rcd1的鉴定与基因定位[J];分子植物育种;2015年07期
7 王振业;;水稻类病斑突变体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世界;2015年06期
8 宋莉欣;黄奇娜;奉保华;施勇烽;张晓波;徐霞;王惠梅;李小红;赵宝华;吴建利;;水稻斑点叶突变体spl21的鉴定与基因定位[J];作物学报;2015年10期
9 杨德卫;叶宁;叶新福;郑向华;程朝平;卢礼斌;黄凤凰;;分子标记辅助选择Xa23基因改良早稻恢复系白叶枯病抗性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15年04期
10 钟振泉;罗文龙;刘永柱;王慧;陈志强;郭涛;;一份新的水稻斑点叶突变体spl32的鉴定和基因定位[J];作物学报;2015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雪颖;杨勇;余初浪;张文浩;叶胜海;陈斌;程晨;程晔;严成其;陈剑平;;一个抗病性增强的水稻类病变突变体的蛋白质组学研究[J];中国水稻科学;2014年06期
2 刘林;张迎信;李枝;刘群恩;余宁;孙滨;杨正福;周全;程式华;曹立勇;;水稻类病变突变体g303的鉴定和基因定位[J];中国水稻科学;2014年05期
3 邱结华;马宁;蒋汉伟;圣忠华;邵高能;唐绍清;魏祥进;胡培松;;水稻类病斑突变体lmm4的鉴定及其基因定位[J];中国水稻科学;2014年04期
4 SHEN Hai-chao;SHI Yong-feng;FENG Bao-hua;WANG Hui-mei;XU Xia;HUANG Qi-na;Lü Xiang-guang;WU Jian-li;;Identification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a Novel Rice Spotted-Leaf Mutant with Broad-Spectrum Resistance to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J];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2014年04期
5 林艳;陈在杰;田大刚;杨广阔;杨绍华;刘华清;陈松彪;王锋;;水稻类病斑及早衰突变体lms1的鉴定及基因初步定位[J];福建农业学报;2014年01期
6 Bao-Hua Feng;Yang Yang;Yong-Feng Shi;Hai-Chao Shen;Hui-Mei Wang;Qi-Na Huang;Xia Xu;Xiang-Guang Lü;Jian-Li Wu;;Characterization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a Novel Rice Spotted-leaf Mutant HM47 with Broad-spectrum Resistance to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2013年05期
7 代高猛;朱小燕;李云峰;凌英华;赵芳明;杨正林;何光华;;水稻类病斑突变体spl31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J];作物学报;2013年07期
8 奉保华;杨杨;施勇烽;林璐;陈洁;黄奇娜;魏彦林;Hei LEUNG;吴建利;;水稻淡褐斑叶突变体lbsl1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J];中国水稻科学;2012年03期
9 杨绍华;刘华清;王锋;;水稻斑点叶突变体W1764的遗传分析及初步定位[J];福建农业学报;2011年04期
10 Marietta Baraoidan;Hei Leung;;Characterization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a Light-and Temperature-sensitive Spotted-leaf Mutant in Rice[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2011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乃亭,魏玉波,布哈丽且木;水稻超绿突变体“绿花舞”[J];上海农业学报;2002年S1期
2 杨朝柱;李春寿;舒小丽;张志转;张磊;赵海军;马传喜;吴殿星;;富含抗性淀粉水稻突变体的淀粉特性[J];中国水稻科学;2005年06期
3 张焕丽;郭晋太;黄江涛;朱永;韩建明;杨爱国;张俊平;郭瑛;;辣椒黄绿苗突变体9906M的选育及利用[J];辣椒杂志;2006年01期
4 郝中娜;张红志;陶荣祥;;水稻类病斑突变体的初步研究[J];核农学报;2007年04期
5 韦存虚;谢佩松;周卫东;陈义芳;严长杰;;水稻脆性突变体叶的解剖结构和化学特性[J];作物学报;2008年08期
6 ;全世界共200000份水稻突变体可供科学研究[J];分子植物育种;2009年02期
7 王立丰;陈月异;;白条纹水稻突变体的光合特性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10年12期
8 ;中国科学家从玉米中提取出抗艾蛋白酶突变体[J];广西科学;2011年01期
9 张水金;郑轶;朱永生;杨东;涂诗航;周鹏;郑家团;黄庭旭;;水稻脆性突变体研究进展[J];福建农业学报;2011年05期
10 李金军;潘日定;陆金根;高荣村;;水稻无种子类突变体的保存方法研究[J];中国稻米;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易小平;陈芳远;卢升安;周开达;;空间环境诱发水稻突变体特异亲和性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2 戴新宾;张荣铣;许长成;匡廷云;;水稻叶绿素b减少突变体的光抑制特性研究[A];全国植物光合作用、光生物学及其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3 金卫华;曹军卫;姚保利;雷铭;;细菌视紫红质多突变体的构建及其功能研究[A];第二届中国青年学者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胡天岑;王奎锋;李连维;陈静;蒋华良;沈旭;;SARS冠状病毒3CL蛋白酶突变体的结构对其聚合-活性关系的提示[A];中国晶体学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李鹏丽;王宁宁;;微型番茄黄叶突变体的获得与鉴定[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6 程备久;mail.hf.ah.cn);李展;mail.hf.ah.cn);朱苏文;mail.hf.ah.cn);李纯;mail.hf.ah.cn);李培金;mail.hf.ah.cn);谢传晓;mail.hf.ah.cn);;玉米对生突变体的遗传与分子标记研究[A];第八届全国激光生物学学术会议暨《激光生物学》创刊十周年庆祝会会议指南及论文摘要[C];2002年
7 许晓明;张荣铣;;水稻叶绿素缺乏突变体的吸收光能分配特性[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8 林植芳;彭长连;徐信兰;林桂珠;张景六;;两个新的水稻缺叶绿素b突变体光合作用的热稳定性[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9 魏玉波;梁乃亭;布哈丽且木;;水稻永绿突变体及应用价值[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核科技、核应用、核经济论坛[C];2005年
10 夏宗芗;邬键;甘建华;黄仲贤;;细胞色素b_5的一系列突变体的晶体结构及其与性质、功能的关系[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 张克;我科学家发现水稻衰老调控分子机制[N];科技日报;2014年
2 钱海丰 编译;植物耐盐基因的研究[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3 记者 冯卫东;美发现能控制小鼠胖瘦的基因[N];科技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成;诱导超氧化物歧化酶错误折叠的因素及其分子机制[D];武汉大学;2012年
2 张子栋;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及其突变体蛋白对芳香族污染物清除作用的实验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3 Syed Noor Muhammad Shah;黄瓜品系9930诱导突变体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康乐群;家蚕新突变体4龄幼虫致死基因的定位克隆及功能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
5 史贵霞;大豆子叶折叠突变体cco的转录组分析及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6 胡运高;直立重穗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候选基因克隆与育种利用[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7 胡方;人肿瘤坏死因子α30和42位氨基酸突变体结构与生物活性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8 郭笑;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突变体及其模拟物的表达与表征[D];吉林大学;2015年
9 张所兵;两个水稻株高突变体变异机制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10 邵继荣;水稻温敏失绿突变体冷激应答的细胞与分子机理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婷婷;水稻窄叶白化突变体nul1(t)的鉴定与基因定位[D];西南大学;2015年
2 赵艳娜;拟南芥生长素合成YUCCA基因参与调控雄配子发育的机理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朱环环;两个水稻苗期致死突变体abl25和ygll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红;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究VWF-A1突变体G561S的亲和力变化机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谷慧英;芥菜开花整合子SOC1与开花抑制因子SVP、FLC蛋白相互作用[D];西南大学;2015年
6 蒋发明;斑马鱼消化器官突变体的遗传筛选和Ubel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抗体生产[D];西南大学;2015年
7 王蓓华;支架蛋白RACK1及其突变体与氯离子通道蛋白1(CLIC1)相互作用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8 张玲;水稻矮化并花发育异常突变体dwarf and deformed flower 2 (ddf2)的基因定位与候选基因分析[D];西南大学;2015年
9 徐金刚;水稻光氧化突变体812HS叶片光合和抗氧化特性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10 毕炀辉;ZNF750基因S70X突变体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238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523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