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长日抑制基因PhyB的多样性及区域适应性初探
本文关键词: 栽培稻 PhyB基因 单倍型 开花时间 多样性 区域适应性 出处:《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Phy 是在长日照条件下抑制水稻开花的关键基因,但目前对水稻PhyB基因的遗传基础还不清楚,研究其分子遗传机制,对于培育光周期适应性广的品种以及扩大水稻种植区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78份亚洲栽培稻(34份籼稻和44份粳稻)及47份野生稻进行测序,对Phy B基因的核苷酸多态性、单倍型进行分析,计算籼稻、粳稻和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Phy B基因共有28个单倍型,其中有2个高频率的单倍型分别存在于2个栽培稻亚种中。从Network图可以看出栽培稻分为2组(A组和B组),A组栽培稻包括全部的籼稻和4个粳稻个体,B组栽培稻全是粳稻品种。亲缘地理学分析发现,A、B两组栽培稻具有明显不同的地理分布格局,且A组和B组开花时间差异显著,说明Phy B基因的2个高频率单倍型在2个栽培稻亚种中具有区域适应性,Phy B基因在栽培稻中具有明显的驯化信号,随着水稻种植区域的扩大,进化出适应不同地域特有的等位基因,导致开花时间对不同地区的区域适应性及多样性。
[Abstract]:Phy is the key gene to inhibit the flowering of ric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ng sunlight, but the genetic basis of PhyB gene in rice is not clear, so the molecular genetic mechanism of PhyB gene is studied. In this study, 78 Asian cultivated rice varieties (34 indica rice and 44 japonica rice) and 47 wild rice were sequenced and th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of Phy B gene were sequenced.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indica, japonica and wild rice was calculated by haplotype analysis. Two high-frequency haplotypes were found in two cultivated rice subspecies, respectively. The Network map showed that the cultivated rice wa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A and group B, including all indica rice and four japonica rice individuals. It is a japonica rice variety. The genetic geography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two groups of cultivated rice have distinct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pattern.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lowering time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B,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two high frequency haplotypes of Phy B gene had obvious acclimation signal in two cultivated rice subspecies, and with the expansion of rice planting area, there were obvious acclimation signals in two cultivated rice subspecies. The alleles adapted to different regions resulted in the adaptability and diversity of flowering time to different regions.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0211) 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共享(206030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100101)
【分类号】:S5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长江下游早期栽培稻遗存及若干问题(提要)》[J];农业考古;1994年03期
2 ;台将修正栽培稻命名[J];台湾农业探索;1997年02期
3 ;多用栽培稻中育5号[J];吉林农业;2000年03期
4 张文绪,王辉;甘肃庆阳遗址古栽培稻的研究[J];农业考古;2000年03期
5 韩宗虎,王明刚;滦南县栽培稻菜双茬技术经验[J];河北农业;2001年05期
6 任光云;;栽培稻种间育性研究进展[J];福建稻麦科技;2006年01期
7 杨忠义;曹永生;苏艳;刘晓利;李华慧;卢义宣;;中国栽培稻的籼粳分化机理再论[J];西南农业学报;2007年03期
8 刘志华;郑庭义;陈友订;向安强;;古栽培稻生物学研究若干方法问题的检讨[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9 刘志华;郑庭义;陈友订;向安强;;考古发现的广东古栽培稻品种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10 刘志华;郑庭义;陈友订;向安强;;考古发现广东古栽培稻品名的商业利用[J];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象坤;孙传清;张居中;;栽培稻起源研究中三个主要理论问题[A];The Influence of Agriculture Origin on Form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2 井文;万建民;;z^稻与栽培稻杂种花粉不育新基因的发现及精细定位[A];江苏省遗传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何莹;邵锦震;丁毅;;栽培稻亚种间谷蛋白亚基组成成分的鉴定与分析[A];基因开启未来:新时代的遗传学与科技进步——湖北省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4 张学树;黎华寿;王文;;刈割伤害对普通栽培稻、杂交水稻和常规栽培稻实验种群的影响[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5 杨忠义;曹永生;苏艳;刘晓利;李华惠;卢义宣;;中国栽培稻的籼稻和粳稻分类及方法(综述)[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4—2006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6年
6 吴海滨;朱汝财;李迪;赵德刚;白羊年;;一个内含子长度多态性标记与栽培稻F_1花粉育性基因座连锁[A];海南生物技术研究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黎明;陈勇;;广东湛江杂草稻与栽培稻及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比较[A];200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朱芝兰;何光存;李立家;;栽培稻和野生稻线粒体热化学比较研究[A];湖北省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万建民;江玲;赵志刚;陈亮明;周世荣;汪勇;;水稻杂种不育的遗传学研究[A];2011全国植物生物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宋兆建;陈冬玲;何玉池;蔡得田;;以栽培稻/野生稻杂种为例,试论整体基因组转移与多倍体化结合创新植物保护与育种新途径[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遗传学进步推动中国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中国遗传学会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赵志军 赵原 刘昶 吴传仁;江西万年“栽培稻与稻作农业的起源”国际学术研讨会纪实[N];中国文物报;2008年
2 杨向蕊 肖力伟;王象坤:一生奉献为探秘稻种王国[N];农民日报;2006年
3 记者 李嫦娟;水稻分子育种改良有了基因新资源[N];广东科技报;2011年
4 记者 徐锦庚;野生稻与栽培稻体细胞杂交成功[N];光明日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肖国强;为杂交水稻寻找“好母亲”[N];浙江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彭波;滇米困惑待破[N];云南经济日报;2009年
7 记者 徐瑞哲;用两根“基因指挥棒”驯化水稻[N];解放日报;2008年
8 刘莉 李炅娥 蒋乐平 张居中 蓝万里;有关中国稻作起源证据的争论[N];中国文物报;2007年
9 尚可;上海科学家发现控制水稻产量的两个重要基因[N];江苏科技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超;二化螟与栽培稻、杂草稻和野生稻的相互影响及其环境生物安全评价意义[D];复旦大学;2012年
2 魏兴华;中国栽培稻地方种资源等位基因地理分布及遗传多样性保护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阿们(Adedze Yawo Mawunyo Nevame);非洲栽培稻基因渗入系与籼型雄性不育系的部分种间杂交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4 戴小军;栽培稻籼粳亚种间遗传差异及分子标记初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宋冬明;杂草稻与栽培稻竞争关系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6 夏辉;抗虫转基因对栽培稻和杂草稻适合度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1年
7 周家武;栽培稻种间杂种不育位点S_1的遗传分析及非洲栽培稻农艺性状有利等位变异的发掘[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8 熊志勇;栽培稻及疣粒野生稻基因组的比较荧光原位杂交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9 李任华;栽培稻遗传分化与杂种优势利用若干问题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1999年
10 张云辉;水稻花药开裂基因AID2的图位克隆与栽培稻种间杂种花粉不育基因S19的精细定位[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菜金;非洲栽培稻基因渗入系遗传多样性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关联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2 尹贻龙;非洲栽培稻及其渗入系的农艺性状与耐盐抑草特性鉴定[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3 王彩红;中国栽培稻的遗传结构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4 李静;栽培稻种间杂种育性QTL定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5 何明珠;基因互作及基因环境互作对栽培稻种间杂种不育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戴小军;栽培稻种内rDNA基因非编码区序列分析及系统学意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飞名;栽培稻抗旱性的性状鉴定与水分适应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8 李振博;江苏省杂草稻与栽培稻的比较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9 马西祥;基于FISH技术对稻属三个AA基因组种及亚种细胞水平分类标准的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10 张安宁;栽培稻抗旱标识品种的筛选与水旱稻三交种的应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471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547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