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淀粉芽孢杆菌HZ-1510壳聚糖酶基因的克
本文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壳聚糖酶 基因克隆 蛋白表达 酶活性 出处:《水产学报》2017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研究壳聚糖酶的水解活性,实验进行了解淀粉芽孢杆菌HZ-1510壳聚糖酶基因编码序列的克隆,并构建了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壳聚糖酶融合蛋白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后提取、纯化得到重组蛋白,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对该蛋白的信号肽、三维结构等进行了分析,最后以胶态壳聚糖溶液为底物研究了该重组壳聚糖酶的活性。结果显示,该壳聚糖酶基因的ORF长为837 bp,编码279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1.45 ku。在其氨基末端具有信号肽,切割点位于36和37位氨基酸之间。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壳聚糖酶属于GH46家族糖苷水解酶。酶的水解活性最适温度约为55°C,最适pH为5.5。而金属离子Fe3+、Ag+、Cu~(2+)、Ba~(2+)和K+对其水解活性都起抑制作用,但是Mn~(2+)、Ca~(2+)和Mg~(2+)对其活性起增强作用。0.1 mmol/L的Zn~(2+)对壳聚糖酶的活性起增强作用,2.0 mmol/L的Zn~(2+)对壳聚糖酶的活性起抑制作用。本实验研究了解淀粉芽孢杆菌HZ-1510壳聚糖酶在不同条件下的水解活性,为壳聚糖酶的工业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hydrolysis activity of chitosanase, the HZ-1510 chitosanase gene encoding sequence of Bacillus amylum was cloned and the expression plasmid of glutathione transferase GST-chitosan fusion protein was constructed. The recombinant protein was extracted and purified from E. coli, and its signal peptide and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were analyzed by bioinformatics. Finally, the activity of the recombinant chitosanase was studied using colloidal chitosan solution as the substrat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RF length of the chitinase gene was 837bp, encoding 279 amino acids, and its molecular weight was 31.45 ku.There was a signal peptide at the amino end of the chitosanase gene.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homology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hitosanase belongs to the GH46 family glycoside hydrolase. The optimum hydrolysis temperature of the enzyme is about 55 掳C and the optimum pH is 5.5. And K both inhibit its hydrolysis activity, However, Mn~(2 and Mg~(2) enhanced its activity. Zn~(2 (0.1 mmol/L) enhanced the activity of chitinase. Zn~(2 (2.0 mmol/L) inhibited the activity of chitinas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Z-1510 chitosan on the activity of Bacillus amylococcus HZ-1510. The hydrolytic activity of glycolase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It lay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industrial application of chitosanase.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基金】: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2015BBA228) 武汉市科技局基金(2016020101010089)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基金(2015-033)~~
【分类号】:Q78;Q9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单晓雪;郑人源;张涛;王玉明;;壳聚糖酶的研究进展[J];成都医学院学报;2007年Z1期
2 袁建平;李洁;王利敏;;高产壳聚糖酶菌株选育[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3 屠洁;张荣华;;壳聚糖酶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J];江苏农业科学;2009年03期
4 阳丽;杨萍;王曼莹;;12壳聚糖酶的研究进展[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年05期
5 朱英波;史凤玉;蔡爱军;甘金涛;;产壳聚糖酶培养基统计学筛选及响应面优化[J];江苏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6 张永勤;张杰;常海燕;张坤;刘征东;罗彩华;牟晓凤;;高灵敏度测定壳聚糖酶活力的新方法及其比较研究[J];食品科学;2013年09期
7 王艳,周培根,王平平,戚晓玉,林丽旋,罗一岚;产壳聚糖酶菌株的初步筛选[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3年05期
8 陈小娥,夏文水,余晓斌;微生物壳聚糖酶研究进展[J];海洋科学;2004年03期
9 戴芸,朱旭芬;微生物壳聚糖酶的研究概况[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王俊英 ,陈远童;一株高产胞外壳聚糖酶的优良新菌株[J];微生物学通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杨俐;张涛;余蓉;;固态发酵贵州绿僵菌产壳聚糖酶及亲和层析纯化壳聚糖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2 李红胜;谢为天;徐春厚;;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的鉴定及其蛋白酶酶学性质研究[A];生态环境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和第七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T06饲料卫生与安全专题[C];2012年
3 高伟霞;张伟;冯俊;王淑芳;宋存江;;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LL3谷氨酸降解酶pgdS的敲除[A];2012年第五届全国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张淑梅;;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抗菌活性物质和抗菌蛋白基因研究[A];第四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孙玉英;壳聚糖酶的性质及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2 刘怀伟;腐皮镰孢菌壳聚糖酶CSN1的基因克隆、表达及其对致病性影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律倩倩;壳聚糖酶OU01底物结合与催化机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李松林;曲霉CJ22-326产壳聚糖酶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定点突变[D];江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彪;海洋微生物产壳聚糖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载体构建[D];大连工业大学;2013年
2 卢梦琪;壳聚糖诱导下浅玫瑰色链霉菌差异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6年
3 黄亮;烟曲霉壳聚糖酶在大肠杆菌中的分泌表达及发酵条件优化[D];湖北大学;2016年
4 周桂;壳聚糖的酶法降解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5 段妍;产壳聚糖酶菌株的发酵条件优化、壳聚糖酶的分离纯化与酶学性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6 胡远亮;产壳聚糖酶菌株的选育及产酶发酵工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7 朱利平;草酸青霉菌(Penicillium oxalicum)产壳聚糖酶发酵条件及酶性质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8 吴楠;海洋真菌的生长特性及产壳聚糖酶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1年
9 徐伟玲;Mitsuaria sp.141壳聚糖酶基因的克隆、表达与酶学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10 单秋实;壳聚糖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酶学性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474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547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