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K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本文选题:肝肿瘤 切入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 出处:《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1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基因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ALK在213例HCC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213例HCC中无ALK基因重排阳性,28例存在ALK基因拷贝数增加(ALK gene copy number gain,ALK-CNG)现象。ALK-CNG阳性表达与HCC患者年龄、性别、AJCC分期、Child-Pugh评分及复发情况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HCC患者预后相关(P=0.048),晚期患者中ALKCNG阳性组与阴性组的无进展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ALK-CNG阳性是HCC患者的独立预后预测指标(P=0.046)。结论 HCC患者ALK基因重排阳性少见,但存在ALK基因拷贝数增加现象,且可能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anaplastic lymphoma (ALK) gene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Methods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ALK in 213 cases of HCC.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ALK-CNG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expression of ALK gene copy number gain-ALK-CNG in 28 patients without ALK gene rearrangement in 213 patients with HCC and the age of HCC patien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Child-Pugh score and recurrence rate in AJCC staging,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Child-Pugh score and prognosis of HCC patien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rate between ALKCNG positive group and negative group in late stage.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Cox regression scores were significant. Analysis showed that ALK-CNG positive was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predictor of HCC. Conclusion ALK gene rearrangement is rare in HCC patients. However, there is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opies of ALK gene, and it may be a bad factor to affect the prognosis of HCC patients.
【作者单位】: 广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药学部;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广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分子诊断科;
【分类号】:R73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Yang Hyun Baek;Kyoung Tae Kim;Sung Wook Lee;Jin Sook Jeong;Byeong Ho Park;Kyung Jin Nam;Jin Han Cho;Young Hoon Kim;Young Hoon Roh;Hyung Sik Lee;Young Min Choi;Sang Young Han;;Efficacy of 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 in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2年26期
2 侯景辉,曾敬,赵美卿,张萌,张惠忠,吴秋良;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基因蛋白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表达[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贾守薇;邵琼;吴小延;曹利;龙子君;邵建永;黄红兵;;ALK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16年06期
2 朱晓黎;;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的介入综合治疗[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年06期
3 Shou-Wei Jia;Sha Fu;Fang Wang;Qiong Shao;Hong-Bing Huang;Jian-Yong Shao;;ALK gene copy number gain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4年01期
4 Do Seon Song;Si Hyun Bae;Myeong Jun Song;Sung Won Lee;Hee Yeon Kim;Young Joon Lee;Jung Suk Oh;Ho Jong Chun;Hae Giu Lee;Jong Young Choi;Seung Kew Yoon;;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osi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3年29期
5 马靖;沈萍;陈洁枫;张忠德;殷敏智;;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在神经母细胞瘤的表达及其意义[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1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Bernardino Rampone;Beniamino Schiavone;Antonio Martino;Carmine Viviano;Giuseppe Confuorto;;Current management strategy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9年2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早期发现肝细胞癌可增加治疗机会[J];河南医学研究;2000年02期
2 Schafer DF,潘朝法,李苏云;肝细胞癌[J];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中沼安二,林淑兰,姚桢;有关小肝细胞癌病理学的最新认识[J];日本医学介绍;2000年05期
4 静雨;;美国肝细胞癌发病率增高[J];国外医学情报;2000年01期
5 张玉勋;;肝细胞癌的非手术治疗[J];国外医学情报;2000年05期
6 徐宏勇,李开宗,付由池,窦科峰,李景梦,何扬举;bcl-x,bax基因表达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14期
7 蔡端;多中心源肝细胞癌的特征:与肝内转移的比较[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2年02期
8 张春平;与白介素-18水平升高有关的肝细胞癌自发性消退[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3年03期
9 薛海鸥,岳莉;儿童肝细胞癌1例报告[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德力,白志刚,牧荣,赖玉书,金灿浩,夏医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关系[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卞读军;;肝细胞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前后磁共振波谱研究[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贾建伟;赵洁;;肝细胞癌领域研究现状与进展[A];中医药防治感染病之研究(九)——第九次全国中医药防治感染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孝平;;肝细胞癌外科治疗进展[A];湖北省第21届肿瘤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张杰;刘军建;韩云;张宁;芮静安;金城;周柔丽;;用荧光差异显示法筛选肝细胞癌相关新基因[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5 冯仕庭;李子平;谭国胜;孙灿辉;彭振鹏;;中晚期肝细胞癌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表现及临床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6 张法标;方哲平;王义;董辉;丛文铭;;上皮钙粘素和β-连接素在儿童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A];2007年浙江省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7 陈钟杰;;螺旋CT诊断原发型肝细胞癌28例[A];2008年浙江省放射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贾克东;;肝细胞癌的诊断进展及治疗现状[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9 李秋萍;龙顺钦;杨小兵;邓宏;蔡姣芝;潘宗奇;河文峰;周宇姝;欧阳育树;廖桂雅;吴万垠;;癌服灵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研究[A];2012·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第三次会议论文集[C];2012年
10 朱明华;祝峙;刘晓红;林静;曲建慧;陈颖;曹晓哲;王力;倪灿荣;;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细胞癌发生关系的分子病理学研究[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秦叔逵;治疗肝细胞癌 别只盯着靶向药[N];健康报;2013年
2 记者 王丹 管九苹;肝细胞癌标志物研究获新进展[N];健康报;2013年
3 吴一福;四军医大唐都医院发现硒蛋白P与肝细胞癌发生有关[N];中国医药报;2007年
4 黎彬;肝癌研究重要进展——预测肝癌转移成为可能[N];中国医药报;2004年
5 钱文彩;α2δ1阳性细胞为新的肝细胞癌干细胞[N];中国医药报;2013年
6 新美;基础研究进展推动肝脏病学进步[N];中国医药报;2008年
7 周金莲;MIB-1和bcl-2表达预测肝癌发生[N];中国医药报;2004年
8 张金山;要灵活运用影像学提供的方法和手段[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9 李杰;不能手术切除肝细胞癌的治疗[N];科技日报;2006年
10 ;修复肝细胞 改善肝功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兰;乙肝病毒捕获细胞因子和信号级联以逃避宿主免疫并维持持续感染[D];武汉大学;2014年
2 何洪卫;肝细胞癌内γδT细胞浸润减少及功能缺陷的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蔡晓燕;淋巴细胞在肝细胞癌和癌旁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向导;细胞周期因子FoxM1促进肝脏再殖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5 康富标;共刺激分子B7-H3在肝细胞癌的表达及相关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6 杨纯;Gankyrin正反馈调控Nrf2在肝细胞癌中发挥抗氧化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7 陈媛媛;BTG2与肝细胞癌放疗敏感性的相关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8 高霞;PNPLA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基因表达与乙肝病毒感染易感性及乙肝相关肝细胞癌的关联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9 彭晨星;microRNA结合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对肝细胞癌预后影响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10 田伟;γδT细胞免疫治疗肝细胞癌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飞;CDH17调控肝细胞癌的生物学机制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陈中博;咖啡摄入与肝细胞癌发病风险的Meta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张华鹏;核受体辅激活蛋白5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郑州大学;2015年
4 郭慧敏;血清sCD25测定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意义[D];郑州大学;2015年
5 凌青霞;双氧化酶1(Duox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调控及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6 李会芬;血清Talin-1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作用[D];郑州大学;2015年
7 蒙锦莹;血管生长相关因子的血清浓度与肝细胞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8 战勇;肝细胞癌术前造影参数与生物学表现相关性及术后复发相关因素讨论[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9 姚乐;microRNA-3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预后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10 吴华;MACC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992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599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