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休眠特性小麦中TaGAMyb-B基因的等位变异及其表达特性
本文选题:小麦 切入点:TaGAMyb-B 出处:《麦类作物学报》2016年06期
【摘要】:GAMyb基因编码蛋白作为GA信号途径的转录激活因子,对促进植物种子的萌发具有重要作用。为探讨GAMyb基因是否为导致小麦不同休眠特性的又一个原因,利用GAMyb基因在小麦3A、3B和3D染色体上的基因组序列设计了基因特异性引物,对不同休眠特性的白粒小麦中TaGAMyb-B基因的等位变异和转录本的表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aGAMyb-B基因在不同休眠特性的材料中存在SNPs和Indel的序列差异。根据不同休眠特性小麦材料TaGAMyb-B基因的序列差异,两个新的等位变异TaGAMyb-Ba和TaGAMyb-Bb被命名。进一步研究发现,两种不同等位变异的小麦材料在种子发育的不同时期TaGAMyb-B基因表达水平存在差异,说明TaGAMyb-B基因在不同休眠特性小麦材料中的等位变异影响了其表达。
[Abstract]:GAMyb gene encoding protein, as a transcriptional activator of GA signaling pathwa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germination of plant seeds. The gene-specific primers were designed by using the genomic sequence of GAMyb gene on the 3Agn3B and 3D chromosomes of wheat. The allelic variation of TaGAMyb-B gene and the expre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cripts in white grain wheat with different dormancy characteristic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differences between SNPs and Indel sequences in different dormancy materials. Sequence difference of TaGAMyb-B Gene in Sleeping characteristic Wheat, Two new allelic variants, TaGAMyb-Ba and TaGAMyb-Bb, were named. Further studie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TaGAMyb-B gene between the two varietie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seed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elic variation of TaGAMyb-B gene affected its expression in wheat with different dormancy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60320,31160247)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MS0338) 内蒙古农业大学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14XYQ-18)
【分类号】:S51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晓燕;魏旭;赵春芝;杨燕;;春小麦育种材料抗旱性和穗发芽抗性分子标记鉴定[J];麦类作物学报;2016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魏旭;两个与小麦穗发芽抗性相关标记鉴定内蒙古春小麦育种亲本的穗发芽抗性[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年
2 王晓丽;Tamyb10基因在不同穗发芽抗性白粒小麦中等位变异的鉴定和分子标记研发[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年
3 张雪;小麦储藏蛋白相关转录因子及部分甲基化酶基因的分子鉴定[D];山东大学;201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进英;董雪;冯玉梅;魏旭;杨燕;;不同休眠特性小麦中TaGAMyb-B基因的等位变异及其表达特性[J];麦类作物学报;2016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进英;TaGAMyb基因在不同休眠特性及不同株高小麦材料中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年
2 赵莹;小麦胚乳发育中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变化及其对相应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任立世;刘进英;杨燕;;107份小麦历史品种抗穗发芽基因型的检测[J];麦类作物学报;2015年06期
2 张帆;蒋雷;鞠丽萍;金秀锋;王轩;张晓科;王宏礼;付晓洁;;一个普通小麦Trx超家族新基因TaNRX的克隆与抗旱相关标记开发[J];作物学报;2014年01期
3 鞠丽萍;张帆;蒋雷;金秀锋;王轩;付晓洁;张晓科;刘书慧;王宏礼;;小麦TaFer-A1基因抗旱相关分子标记的开发[J];麦类作物学报;2013年05期
4 罗家传;朱高纪;吴秋艳;孙艳华;崔晓东;;河南主栽小麦品种抗穗发芽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08年12期
5 杨燕;赵献林;张勇;陈新民;何中虎;于卓;夏兰琴;;四个小麦抗穗发芽分子抗性标记有效性的验证与评价[J];作物学报;2008年01期
6 周志钦;植物铁结合蛋白基因研究现状[J];生物技术;2001年03期
7 兰巨生;农作物综合抗旱性评价方法的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1998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世鑫;休眠基因Viviparous-1A在中国小麦3A染色体上等位变异的鉴定及STS分子标记的开发[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2 朱筠;小麦逆境胁迫响应基因TaMYB13的功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东;张雪婷;王世红;王东霞;赖勇;孟亚雄;王化俊;杨文雄;;104份甘肃小麦品种脂肪氧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基因等位变异的检测[J];麦类作物学报;2014年04期
2 魏添梅;昌小平;闵东红;景蕊莲;;小麦抗旱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株高优异等位变异挖掘[J];作物学报;2010年06期
3 李玮瑜;张斌;张嘉楠;昌小平;李润植;景蕊莲;;利用关联分析发掘小麦自然群体旗叶叶绿素含量的优异等位变异[J];作物学报;2012年06期
4 王洋;陈兰;洪德林;;太湖流域粳稻幼苗耐缺氧能力等位变异的发掘[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1年05期
5 杨芳萍;韩利明;阎俊;夏先春;张勇;曲延英;王忠伟;何中虎;;春化和光周期基因等位变异在23个国家小麦品种中的分布[J];作物学报;2011年11期
6 张军;赵团结;盖钧镒;;我国黄淮和南方主要大豆育成品种家族产量和品质优异等位变异在系谱中遗传的研究[J];作物学报;2009年02期
7 邓彪;屈国胜;王茹;张晓科;孙道杰;杨松杰;;陕西省地方小麦品种多酚氧化酶基因等位变异检测及分布[J];分子植物育种;2009年03期
8 芦静;李建疆;梁晓东;吴新元;张新忠;黄天荣;高永红;周安定;曹俊梅;;新疆部分春小麦品种(系)相关品质性状基因等位变异的分子检测[J];新疆农业科学;2010年12期
9 牛付安;陈兰;张红;袁勤;程灿;周继华;洪德林;;粳稻穗角性状优异等位变异的挖掘[J];中国水稻科学;2013年04期
10 杨芳萍;何心尧;何中虎;尚勋武;杨文雄;夏先春;;中国小麦品种黄色素含量基因等位变异分子检测及其分布规律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黎明;董普辉;袁国印;马飞;袁建国;;小麦PPO活性基因等位变异的区域分布研究[A];遗传学进步促进粮食安全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刘丽;于亚雄;胡银星;程耿;;我国秋播麦区小麦Glu-1和Glu-3位点等位变异分析[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0—2003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4年
3 王文辉;邱丽娟;常汝镇;马凤鸣;谢华;林凡云;;中国大豆种质抗SCN基因rhg1位点SSR标记等位变异特点分析[A];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冯宗云;刘仙俊;张义正;凌宏清;;应用微卫星标记研究西藏野生大麦的遗传多样性[A];中国遗传学会功能基因组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范建;小麦的“身份”到底是怎样确定的?[N];科技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海旺;我国栽培和野生大豆种质资源油脂性状的遗传变异、QTL定位和优异等位变异解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2 李俊;川麦42产量性状QTL定位及其等位变异对衍生后代的遗传贡献[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3 王洋;适于直播的水稻种质资源筛选及种子活力和幼苗耐缺氧能力优异等位变异的发掘[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4 王彩洁;中国大豆主产区大面积种植品种性状演变规律研究及优异等位变异发掘[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5 杨德光;小麦耐盐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6 张玲丽;中国小麦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异质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寇程;小麦粒重基因TaGW2等位变异的组成分析及育种选择[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杨璐;小麦粒重基因TaGW2-6A编码区等位变异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刘芳军;三种抗旱相关基因在宁夏小麦中多态性及其分子标记有效性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李扬;小麦粒重基因TaGW2-6A编码区等位变异与抗旱性的关系[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刘莉;普通小麦Glu-1位点等位变异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6 刘政;VRN1及Ppd-D1等位变异对小麦光合效率的效应及引进冬小麦种质的光合效率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7 杜登峰;小麦粒重基因TaGW2-6A编码区不同等位变异系灌浆特性、转录水平及蛋白组学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8 樊文强;烟草钾含量遗传变异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9 孟令志;小麦品种抗倒伏相关性状研究及春化基因等位变异Vrn-D1b对农艺性状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10 冯旭东;利用关联分析挖掘甘蓝型油菜千粒重优异等位变异[D];贵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829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682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