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水稻品种抗稻瘟病分析及基因聚合抗性改良

发布时间:2018-03-30 19:16

  本文选题:水稻品种 切入点:抗瘟基因 出处:《植物保护学报》2016年02期


【摘要】:为了解水稻品种抗瘟性及基因聚合改良的情况,通过喷雾和离体划伤接种法对黑龙江省20个水稻品种和16个外源抗瘟基因的抗性频率及6个主要水稻品种含有的抗瘟基因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个水稻品种抗性频率介于10.89%~68.32%之间,垦稻12抗性最低,龙粳40抗性最高;16个抗瘟基因抗性频率介于0~50.50%之间,Pi-sh、Pi-19和Pi-k~m基因抗性最低,Pi-z~t抗性最高;在联合抗病性方式下,龙粳40龙粳31和龙粳40龙稻14组合抗性改良效果略好;20个水稻品种的抗性相似系数介于0.24~0.75之间,在0.40水平上将其划分为5个类群;6个水稻品种共检测到抗瘟基因11个,Pi-1基因出现频率最高;在基因聚合方式下,龙粳39聚合后抗性最高,龙稻13聚合后抗性升幅最大。综合分析,供试水稻品种及单基因系品种抗性表现较差,基因聚合方式对水稻品种的抗性改良效果明显优于联合抗病性方式。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varieties of rice blast resistance genes and modified by spray polymerization, and in vitro scratch inoculation of 20 rice varieti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16 exogenous resistance genes and the resistance frequency of the 6 main varieties of rice blast resistance gene containing type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mong the 20 resistant rice varieties the frequency range of 10.89%~68.32%, the lowest resistance Kendao 12, Longjing 40 was the highest; between Pi-sh, 16 resistance gene resistance frequency between 0~50.50%, Pi-19 and Pi-k~m resistance gene Pi-z~t in the lowest and highest resistance; resistance association mode, Longjing 40 Longjing 31 and Longjing 40 Longdao 14 combination resistance improvement effect slightly better; between the resistance of 20 rice varieties of the similarity coefficient between 0.24~0.75, in the 0.40 level will be divided into 5 groups; 6 rice varieties were detected blast resistance gene 11, Pi-1 gene showed the highest frequency in gene pyramiding manner, The resistance of Long Jing 39 was the highest after polymerization. The resistance increased after the polymerization of long rice 13.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resistance of the tested rice varieties and monogenic lines was poor. The effect of gene pyramiding on resistance of rice varieties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combined resistance.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基金】: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13ZD019)
【分类号】:S435.111.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国文;在水稻抗性品种引用上的建议[J];农业科技通讯;1986年02期

2 罗家传,杨淑平;小麦新的抗性品种(系)[J];农业科技通讯;1998年11期

3 张启新;作物的抗性及其利用[J];中国农村科技;1998年09期

4 侯小华;水稻高效低耗抗性品种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效益[J];湖南农业科学;2005年03期

5 张玉书;抗性品种资源[J];植物医生;1999年03期

6 侯桂兰;韩翠波;;抗性品种对于减轻大豆重迎茬危害的优势[J];种子世界;1994年03期

7 Fiona G.A.Bennett ,宋兆锋;评小麦对白粉病的抗性及其在农业及育种程序中的应用(续完)[J];麦类作物学报;1986年04期

8 张云青;高永成;;棉花苗病抗性定向培育效果的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1990年04期

9 张慧杰,郭梅桂;冬小麦白粉病成株期抗性在减轻籽粒损失方面的效果[J];麦类作物学报;1994年03期

10 魏子生,李友荣,吴清泉;选用抗性品种防治病虫害研究简报[J];昆虫知识;198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冲;马占鸿;刘跃富;陈伦开;任小平;何成杰;;不同抗性小麦品种混(间)种对条锈病的防治效果研究[A];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陈耀锋;权军利;任惠莉;李春莲;郭东伟;韩德俊;;小麦抗赤霉细胞工程改良及抗性系遗传研究[A];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冯晶;周宇;李国辉;王海红;郭庆港;张忠军;;五个持久抗条锈病小麦品种的抗性组分和遗传关系的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燕;朱小源;张少红;Menchu Bernardo;Jeremy Edward;David Galbraith;Jan Leach;Hei Leung;刘斌;;以基因芯片辅助鉴定稻瘟病抗性相关基因[A];全国“植物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刘华林;吕亮;张舒;丁振华;董金梅;文佳;牛林;;水稻抗性品种对褐飞虱自然诱发抗性的研究[A];华中昆虫研究(第6卷)[C];2010年

6 刘志林;陈怀谷;林玲;陈厚德;;小麦接种赤霉病菌后的蛋白变化[A];2003’华东植物病理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7 王通;谢纯政;李玲;梁炫强;张二华;;花生抗黄曲霉污染相关蛋白质的研究[A];广东省植物学会第十七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方林 罗五;抗性品种 监测预报 综合防治[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4年

2 刘青;逆境条件下如何提高植株抗性[N];河南科技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陶玉顺邋严颢;种子教授“走穴”田间[N];新华日报;2007年

4 刘海洋;抗稻瘟病研究获突破进展[N];农民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新伟;马铃薯植株感染Y病毒后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与抗病性的关系[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2 吴成龙;水稻不同抗性品种抗稻瘟病生理生化机制的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8年

3 崔晓;黄萎病对不同抗性棉花品种苗期根系生长发育及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4 李杰;基于过表达策略验证烟草PVY抗性候选基因eIF4E的功能[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5年

5 吴琳;不同辣椒品种对烟粉虱的抗性及其生理生化机制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6 刘志林;小麦抗赤霉病过程中细胞壁蛋白的变化研究[D];扬州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6872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6872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2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