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家系的临床研究以及基因诊断和分层治疗
发布时间:2018-04-04 02:28
本文选题: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切入点:室性心动过速 出处:《大连医科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通过对1个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ARVC)的家系进行病例报道,研究分析先证者发病情况、临床经过、心电图特点及治疗方法。同时对家庭成员进行临床资料的搜集,并与先证者一同进行基因筛查,探讨ARVC基因型与表现型相关性;对家庭成员进行风险评估基因携带阳性的家庭成员进行风险评估,识别高危成员,预防猝死发生,指导后续治疗。方法:本研究首先回顾了先证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心电图特点、临床演变过程及治疗方法,采集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进行致病基因检测,研究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相关性。2016年对家庭成员进行临床资料的搜集,包括临床表现、常规12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同时进行13种ARVC相关基因筛查,其中突变基因携带阳性家庭成员为Ⅰ组,突变基因携带阴性家庭成员为Ⅱ组,将Ⅱ组分为血亲组(Ⅲ组)及非血亲组(Ⅳ组)。对Ⅰ组成员进行心脏磁共振增强扫描,对其进行宣教,避免竞技类体育活动。所有成员采用2010 TaskForce诊断标准,具备2项主要条件,或1项主要条件加2项次要条件,或4项次要条件为诊断标准;具备1项主要条件和1项次要条件,或3项不同方面的次要条件为临界诊断标准;具备1项主要条件或2项不同方面的次要条件者为疑似诊断。Ⅰ组家庭成员关于心律失常发生风险参照2013年Bhonsale等提出的携带桥粒基因突变的危险分层方法进行评估。如有确诊成员,何时采取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预防猝死发生,按照2015国际小组共识提出的ICD适应症及危险分层流程图进行评价。结果:(1)先证者为男性,中年起病,以心悸、晕厥为首发症状,12导联心电图可见右胸导联Epsilon波、T波倒置及肢导低电压,室性心律失常表现为室性期前收缩及左束支阻滞(left bundle branch block,LBBB)型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出现的室速存在两种形态:①起源于右室流出道:QRSⅡ、Ⅲ、avF呈R型,QRSV1-V3呈QS型,QRSV4-V6呈Rs型;②起源于右室心尖部:QRS Ⅱ、Ⅲ、avF呈QS型,QRSv1、V3呈QS型,且QRS波宽度均为200ms。心脏磁共振提示右室存在脂肪浸润且收缩舒张功能下降。根2010 TaskForce诊断标准符合ARVC的诊断。(2)对于反复室速发作,首次采取射频消融(RFCA)治疗(消融靶点位于右室后基底部、三尖瓣环下)后15年内无复发。而对于植入ICD后室速复发的二次消融,主要针对右室基底部、心尖部及流出道所形成的"三角区域"进行大面积消融,至所有晚电位及碎裂电位消失。至今患者室速未再发作。(3)针对先证者出现心律失常合并心衰,采取复合式治疗方案,应用药物控制心衰症状、植入ICD防猝死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抗心律失常药物减少室速发作及ICD放电。当发生慢性室速、ICD不识别且胺碘酮治疗无效时,再次应用RFCA不再是一种补救性治疗措施,而是存活的唯一希望。(4)提取外周静脉血进行致病基因筛查,发现先证者携带PKP2C.2047AT突变,该杂合无义突变导致ARVC目前已有报道,但突变基因功能尚且未知。本例先证者左室内径未见明显变化,与此前桥粒基因无义突变可使左室收缩及舒张末期内径增加的结论不符。(5)该家系4代共28例,包括先证者的父母、同代兄弟姐妹及其配偶12例,子代包括配偶11例,孙代5例,无家族猝死史。先证者父母于多年前已去世,生前无心悸、胸闷及晕厥等症状;先证者大姐于2016年因宫颈癌去世,生前无相关心脏病病史。由于条件限制,对包括先证者在内的11例(包括部分配偶)提取外周静脉血进行基因筛查。其中突变基因携带者6例,男性2例,女性4例。(6)Ⅰ组成员(基因检测阳性)均无心悸、胸闷、晕厥及黑w欠⒆,
本文编号:17079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70796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