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粗糙型猪霍乱沙门菌与鼠伤寒沙门菌rfaJ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0 00:02

  本文选题:猪霍乱沙门菌C500 切入点:鼠伤寒沙门菌D6 出处:《扬州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食品安全是一重要的社会民生问题,猪肉是人类主要的动物食品,但猪及其制品易受沙门菌感染,威胁着食品安全及人类健康。猪霍乱沙门菌为宿主适应性沙门菌,易引起2-4月龄仔猪副伤寒病,发病死亡率较高,对养猪业中有着严重的危害。同时,鼠伤寒沙门菌作为沙门菌最常见血清型,其动物宿主广泛,包括猪,是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之一,也是人类食物中毒主要原因。实践证明,疫苗是防控猪沙门菌病的有效措施之一。猪霍乱沙门菌C500株已经作为减毒疫苗使用40余年,该疫苗可从动物饲养源头控制沙门菌对动物的感染和侵害,能有效预防仔猪副伤寒,并减少沙门菌对肉产品的污染,从而减少沙门菌通过食物链感染人类,阻断沙门菌人畜之间传播,防止沙门菌病的发生。该疫苗在疾病防控中发挥重大作用,但遗憾的是动物接种该疫苗后不能通过基于玻板凝集的试验方法,简单快速鉴别动物是被免疫还是被感染(Differentiating Infected from Vaccinated Animals,DIVA)。为此,本研究构建猪霍乱沙门菌的LPS相关基因rfaJ缺失株,致力于区分免疫动物和自然感染动物。另外,还构建了鼠伤寒沙门菌D6的rfaJ缺失株,并对它们生物学特性和免疫保护进行了评价,初步探索了rfaJ基因在DIVA疫苗设计及其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潜能。1.猪霍乱沙门菌rfaJ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本研究利用λ-red同源重组方法构建了猪霍乱沙门菌C500?rfaJ缺失株,测序和PCR鉴定结果表明,rfaJ基因从基因组中缺失,同时构建了回复株C500?rfaJ::rfaJ。缺失株C500?rfaJ的生长速度与野生株C500相比无明显变化,液体培养缺失株C500?rfaJ易发生自凝集沉淀现象。与亲本株C500相比,缺失株LPS结构因O抗原缺失而不再完整,细菌由光滑型变为粗糙型。C500?rfaJ免疫后的小鼠血清不与亲本株C500发生凝集,能够区分感染动物和免疫动物的血清。缺失株C500?rfaJ感染猪空肠上皮细胞IPEC-J2后,缺失株C500?rfaJ对细胞的黏附和侵染能力有明显下降(P0.01),其在细胞内增殖能力无显著变化。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C500?rfaJ刺激细胞后细胞炎性因子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亲本株C500感染细胞组相比,TNF-α、IL-4与IL-6表达水平明显下降。2.鼠伤寒沙门菌rfaJ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以鼠伤寒沙门菌D6为研究对象,构建了 D6?rfaJ基因缺失株及其回复株D6?rfaJ::rfaJ。鼠伤寒沙门菌D6?rfaJ基因缺失株生物特性与猪霍乱沙门菌缺失株C500?ArfaJ的生物特性基本一致。缺失株D6?rfaJ生长速度与野生株相比无明显变化,液体培养过程中缺失株发生自凝集沉淀;与其亲本株D6相比较,D6?rfaJ的LPS结构因O抗原缺失不再完整,细菌由光滑型变为粗糙型,D6?rfaJ免疫后的小鼠血清不与其亲本株D6发生凝集。然而,有些生物学特性发生了改变,多项生化指标发生改变,缺失株运动能力下降。以缺失株D6?rfaJ和亲本株D6分别感染猪空肠上皮细胞IPEC-J2后发现,缺失株D6?rfaJ对细胞的黏附和侵染能力有明显下降,但增殖能力无特别明显变化,并在感染8h后缺失株的增殖能力超过亲本株D6;以BALB/c为动物模型,口服途径免疫6周龄小鼠,间隔2周,再次免疫,2周后以口服途径攻毒,对D6?rfaJ进行了免疫保护效力评价,结果显示,血清中抗体水平在14d时达到较高水平,并且小鼠经2次免疫后两周,能够对高毒力菌株SL1344提供80%的免疫保护;缺失株D6?rfaJ在体内脏器和粪便中的带菌时间低于亲本株D6在体内存在时间;口服细菌后,相比较亲本株D6,缺失株感染组小鼠脏器的病理切片无明显病灶。综上所述,D6?rfaJ不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同时能提供良好的免疫保护力,为鼠伤寒沙门菌DIVA疫苗设计奠定重要的基础。
[Abstract]:Salmonella typhimurium C500 strain has been used a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serotypes of Salmonella .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the vaccine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serotypes of Salmonella .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the vaccine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serotypes of Salmonella .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the vaccin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ood - borne pathogens . The rfaJ gene deletion strain of Salmonella typhimurium strain C500 脳 rfaJ was constructed and it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evaluated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owth rate of rfaJ gene deleted strain C500 脳 rfaJ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parent strain C500 ? rfaJ . In conclusion , D6 ? rfaJ not only has good safety , but also provides good immune protection force , which lay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the design of DIVA vaccine for Salmonella typhimurium .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852.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峥宏,王和;用非高渗透压培养基培养鼠伤寒沙门菌稳定L型的研究[J];贵州医药;1996年03期

2 胡军,苏堤,骆卫锋,胡志荣,赵凤兰,徐友梅;鼠伤寒沙门菌L型的诱导及其超微结构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1999年02期

3 纪惠玲,陈艳,刘秀锋,李伟,阚飙;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在鼠伤寒沙门菌分型中的应用[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1期

4 周刚,茹维萍,潘若男,张新增,王建丽;我国部分省市区鼠伤寒沙门菌生物学分型及分布[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1999年02期

5 张伯兰;45株鼠伤寒沙门菌生化和血清学特性与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4年06期

6 周刚,茹维萍,张锦,傅炳南;河南省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现状及情况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6年05期

7 茹维萍,周刚,王歆宇,王建阳,崔长法,廖予妹,刘俊玲;河南省鼠伤寒沙门菌生物学分型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8年03期

8 陈应坚;金玉娟;林文娟;刘渠;甘莉萍;杨慧;;深圳市龙岗区鼠伤寒沙门菌耐药性和分子分型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4年04期

9 张文波;李宏睿;冷闯;邓舜洲;;猪源鼠伤寒沙门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J];动物医学进展;2012年11期

10 陈晶;孙自镛;;鼠伤寒沙门菌对喹诺酮类耐药机制的研究[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潘若男;魏旭兰;罗明;何晓清;侯惠珍;周刚;谢一俊;;我国部分省市区鼠伤寒沙门菌的质粒谱分型及其分布[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骆艳婷;梁景涛;陈爱贞;廖华乐;何秀榕;;鼠伤寒沙门菌分子分型与多重耐药研究及应用探讨[A];新发传染病防治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3 兰和魁;陈丽珊;任大明;;减毒鼠伤寒沙门菌介导的Epo在鼠体内长期表达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桂秋;AIM2在鼠伤寒沙门菌感染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亮亮;鼠伤寒沙门菌L型的体外胆汁诱导及猪胆囊鼠伤寒沙门菌L型的检测研究[D];贵阳医学院;2015年

2 任洁;鼠伤寒沙门菌pat/cobB缺失株的构建及其应对酸压力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3 何云;基于核酸适体和金纳米粒子信号放大策略的电化学传感器对鼠伤寒沙门菌的快速检测[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4 李文华;猪肉中一株鼠伤寒沙门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D];扬州大学;2015年

5 雷倩倩;RCAN1抑制鼠伤寒沙门菌肠道感染引起的宿主炎性反应[D];吉林大学;2016年

6 马彩珲;双组份信号转导系统CpxAR对鼠伤寒沙门菌致病性的调控作用[D];河南农业大学;2016年

7 张建康;鼠伤寒沙门菌ΔsodA缺失株的构建及其对巨噬细胞自噬的影响[D];河南科技大学;2017年

8 陈晓薇;鼠伤寒沙门菌分离株耐药性和其质粒介导耐药基因研究[D];扬州大学;2017年

9 蒋远远;鼠伤寒沙门菌诱导细胞自噬的机理研究[D];扬州大学;2017年

10 黄燕惠;广东省鼠伤寒沙门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28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728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c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