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中风病患者体质、证候、炎症相关蛋白、MTHFR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1 07:53
本文选题:缺血性中风病 + 证候 ; 参考:《中国中医科学院》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研究背景缺血性中风病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近年来缺血性中风病发病率、死亡率逐年升高,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告指出,自2010年来缺血性中风病成为导致中国居民死亡主要原因。西医微观学即基因、蛋白层面对该病的研究成为目前的热点,基因翻译蛋白;中医对于缺血性中风病认识多从宏观角度即证候与体质层面,体质是证候内在基础,体质学说与基因组学都具有遗传本质,都受先天因素与后天环境影响产生改变,这些相似性决定了他们之间具有关联,基因与蛋白之间、证候与体质之间又有一定联系,因此,从体质、证候、基因、蛋白层面对该病进行研究,深入了解其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与预防提供一定参考作用。研究目的通过研究缺血性中风病患者证候、体质、炎症介质相关蛋白、MTHFR基因多态性之间关系,对缺血性中风病患者从体质、证候、蛋白、基因等层面进行干预提供相应的临床研究依据。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2016年11月1日至2017年]月10日期间分布在全国7家临床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广东省中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豫东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太原市中医院)缺血性中风病患者61例。2研究设计观察性研究3数据采集信息数据采集信息主要包括:人口学信息、基础疾病信息、中风发病信息、中医证候、中医体质、生活能力、生活行为、心理学信息、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验、生物样本信息。4质量控制对参研人员进行方案、CRF数据采集表、生物样本采集等相关培训,并对整个观察性研究过程进行严格质量控制。所有收集的数据经严格的数据核查与管理之后,将合格的CRF数据采集表信息进行双录双核,录入本课题组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开发的“缺血性数据采集平台,并进行一致性检验,以保证数据的真实、完整。5统计分析本研究选择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所有的统计分析检验均采用双侧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水准均取α=0.05,即P≤0.05将被认为所作检验的差别有统计意义。数据统计描述与推断的描述指标和假设检验的原则如下:5.1 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检验入组患者遗传是否平衡。5.2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测,正态分布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用x±s表示;两组间非正态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三组间偏态资料行Kruskal-Wallis H检验。运用卡方检验处理计数资料,两变量之间相关性采用对应分析,四变量之间相关性采用多重对应分析。5.3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痰湿质与非痰湿质、大动脉型与小动脉型患者发病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总病例61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4.13±7.525,最大年龄是80岁,最小年龄是47岁;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16例;吸烟患者29例,饮酒患者21例;既往有高血压患者41例,糖尿病患者18例,高血脂患者15例,冠心病患者11例,高同型半胱氨酸5例。2 61例缺血性中风病患者中风痰瘀阻证患者出现频率最高,共30例;其次是气虚血瘀证患者11例;痰湿质是缺血性中风病患者易发体质,共20例,其次是血瘀质11例。3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缺血性中风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统计分析显示:风痰瘀阻证患者中痰湿质比例最高;气虚血瘀证患者中气虚质患者比例最高;阴虚动风证患者中阴虚质患者比例最高。4从不同中医证型缺血性中风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来看:痰湿质、血瘀质、平和质的患者发病后多表现为风痰瘀阻证;气虚质患者发病后多表现为气虚血瘀证;阴虚质的人发病后多表现为阴虚动风证。5体质与证候对应关系分析显示:气虚体质患者发病后倾向表现为气虚血瘀证;痰湿体质和平和体质患者发病后倾向表现为风痰瘀阻证。6风痰瘀阻证与气虚血瘀证患者MMP-9、IL-6比较经Z检验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气虚血瘀证患者MMP-9水平明显高于风痰瘀阻证患者;风痰瘀阻证患者IL-6水平明显高于气虚血瘀证患者。7 Logistic回归对痰湿质与非痰湿质患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饮酒、CT基因型是痰湿质患者发病易感因素;8大动脉型、小动脉型风痰瘀阻证患者MMP-9、IL-6分布经Z检验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且大动脉型风痰瘀阻证患者MMP-9、IL-6水平明显高于小动脉型患者。9大动脉型、小动脉型风痰瘀阻证患者与非风痰血瘀证患者经χ2检验,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10体质与MTHFR基因多态性对应关系分析显示,痰湿质患者发病后其MTHFR C677T基因型倾向于表现为CT基因型。11证候与MTHFR基因多态性对应关系分析显示,风痰瘀阻证患者发病后易表现为TT基因型;阴虚动风证患者发病后易发生杂和突变,表现为CT基因型。12 Logistic回归对大动脉型与小动脉型患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风痰瘀阻证是大动脉型发病易感因素;血瘀质、气虚血瘀证是小动脉型患者发病易感因素。13证候、体质、炎症相关蛋白、MTHFR基因多态性四者之间关系分析显示:痰湿质与风痰瘀阻证之间有联系,气虚质与气虚血瘀证有联系;体质、证候与炎症相关蛋白、MTHFR基因多态性之间关系较弱。结论由本研究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从缺血性中风病患者证候与体质关系分析显示,痰湿质、平和质患者发病后易表现为风痰瘀阻证;气虚质患者发病后易表现为气虚血瘀证。提示发病前如对于偏颇体质进行调理,或许对预防缺血性中风病有一定效果。2、从缺血性中风病患者证候与MMP-9、IL-6关系分析显示,气虚血瘀证与MMP-9水平具有相关性;风痰瘀阻证与IL-6水平具有相关性。3、从缺血性中风病患者证候与MTHFR基因多态性关系分析显示,TT基因型患者发病后易表现为风痰瘀阻证,CT基因型患者发病后易表现为阴虚动风证。4、从缺血性中风病患者体质与MTHFR基因多态性关系分析显示,CT基因型患者易表现为痰湿质。为更深入地认识缺血性中风病病机提供依据,为临床治疗与预防提供干预策略。
[Abstract]:The study aims to study the pathogenesis of ischemic stroke and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 The study aims to study the pathogenesis of ischemic stroke and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 The results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were carried out by using Mann - Whitney U test ,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variables was analyzed by using multiple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using Mann - Whitney U test ,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wo variables was analyzed by using multiple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atients with phlegm - dampness , blood stasis , phlegm - stasis syndrome and non - pathogenic wind - phlegm - stasis syndrome had obvious statistical difference ( P0.05 )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yndrome of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and the level of MMP - 9 was found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yndrome of wind -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and the level of IL - 6 showed that the patients with TT genotype were easily manifested as wind - phlegm - stasis syndrome after the onset of ischemic stroke .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25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急性脑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发布[J];临床荟萃;2015年06期
2 张腾;聂志玲;;“治风先治血”应用于中风病的理论探讨[J];中国中医急症;2012年07期
3 沈王明;李志强;;从痰论治中风探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年07期
4 田松;赵丽娟;梁晓葳;孟立强;武小雪;;500例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其与证候的关系[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年06期
5 钟学文;邹忆怀;;中风病急性期证候变化及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02期
6 刘怀翔;谈晓牧;刘建国;张静;张哲成;;胱硫醚β合酶基因多态性与中青年脑梗死复发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0年41期
7 周喜燕;秦秀德;;中风病从脏腑论治[J];辽宁中医杂志;2010年05期
8 翁秋瑾;吕崇山;;从防治血瘀与血栓前状态论缺血性中风的防治[J];亚太传统医药;2010年05期
9 刘丙立;李子荣;孙伟;王佰亮;石少辉;晹红巍;;酒精性股骨头坏死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677 C/T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系[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9年09期
10 张敏;孙丽萍;王彦阔;段海平;王志强;;吸烟、饮酒与中青年脑梗死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年15期
,本文编号:17350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73508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