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Mac-1基因缺失对黑色素瘤生长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5-09 21:35

  本文选题:Mac- + 黑色素瘤 ; 参考:《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7年10期


【摘要】:目的探讨Mac-1缺失对黑色素瘤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Mac-1基因敲除(Mac-1-/-)小鼠扩群获得实验所需数量小鼠。设立对照组C57BL/6J小鼠和实验组Mac-1-/-小鼠,分别皮下注射B16-F10细胞,统计小鼠生存率、测量肿瘤体积和重量,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细胞增殖及巨噬细胞浸润情况。结果 Mac-1缺失后的黑色素瘤小鼠存活率较对照组C57BL/6J小鼠有显著性差异(P㩳0.001),肿瘤体积和重量较对照组C57BL/6J小鼠有显著性差异(P㩳0.001),肿瘤组织中增殖细胞数目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㩳0.01),并且肿瘤组织中巨噬细胞浸润显著减少。结论 Mac-1基因缺失显著抑制黑色素瘤肿瘤生长。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ac-1 deletion on the growth of melanoma. Methods Mac-1 knockout Mac- 1-1-r-mice were used to obtain the number of mice needed for the experiment. B16-F10 cells were injected subcutaneously into C57BL/6J mice of control group and Mac-1-r-mice in experimental group. Survival rate of mice was counted, tumor volume and weight were measured, tumor cell proliferation and macrophage infiltration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Results the survival rate of melanoma mice with Mac-1 dele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C57BL/6J mice. The tumor volume and weight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control C57BL/6J mice. The number of proliferative cells in tumor tissu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infiltration of macrophages in tumor tissue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Conclusion Mac-1 gene deletion can significantly inhibit the growth of melanoma.
【作者单位】: 广东药科大学基础学院血管生物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12904) 广东省科技计划(2015A030302083) 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YQ2015100) 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201610010045)
【分类号】:R73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芳;连续拍照能及早发现黑色素瘤[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年02期

2 纪小龙,徐薪,申明识;黏膜黑色素瘤的常见临床病理特点[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2年02期

3 李凌,徐庆中;黑色素瘤高频超声表现1例[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2年09期

4 陈烨 ,刘敏贤 ,安秀珍 ,林昌万 ,姜影;泪囊黑色素瘤1例报告[J];吉林医学;2003年01期

5 蔡振鑫;黑色素瘤:预测致死性特征的30年临床经验[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4年02期

6 Helsing P.,Loeb M. ,冯义国;小直径黑色素瘤:挪威黑色素瘤随访项目[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2005年04期

7 Murray C.S.;Stockton D.L.;Doherty V.R. ;党倩丽;;增厚的黑色素瘤:长久面对的挑战[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2005年08期

8 High W.A. ,Quirey R.A. ,Guillén D.R ,R.S. Taylor,刘超;7例甲单元原位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和临床预后[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2005年02期

9 Curtin J.A.;Fridlyand J.;Kageshita T. ;B.C. Bastian;党倩丽;;黑色素瘤不同位置的基因改变[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2006年02期

10 Blaise S.;Rumeau-Trividic M.;Le Brun V.;周少娜;;黑色素瘤伴亚急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东;谢遵江;贺业春;刘颖;刘丽;;在黑色素瘤组织中免疫细胞的形态学观察[A];中国解剖学会第八届组织学与胚胎学专业青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安菊生;吴令英;李宁;俞高志;刘丽影;;原发女性生殖道黑色素瘤42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妇科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陈陆霞;孙保存;张诗武;贺忠江;;眼内移植性黑色素瘤微循环模式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杨志涛;陆洪光;;死亡受体和黑色素瘤的抗凋亡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钟传华;杨文治;王晓兰;;黑色素瘤与痔诊治失误的启迪[A];2012医学前沿——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第十四次全国肛肠学术交流大会论文精选[C];2012年

6 郭军;;黑色素瘤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7 孙保存;张诗武;刘志勇;张丹芳;郭华;;多西环素影响黑色素瘤微循环模式的形成[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郭伟;;口腔颌面-头颈黏膜黑色素瘤的个体化诊治与思考[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9 孙保存;张丹芳;张诗武;郭华;张文治;赵秀兰;;缺血缺氧对黑色素瘤局部浸润的相关分子机制影响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唐亮;;手术治疗足跟底部皮肤黑色素瘤6例临床分析[A];2013年全国激光医学学术联合会议暨2013年浙江省医学会整形美容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伦邋王晨;早期发现黑色素瘤可挽救生命[N];科技日报;2007年

2 倪方;黑色素瘤早治疗可痊愈(三)[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3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管九苹;澳大利亚免费普查黑色素瘤[N];健康时报;2010年

4 实习生 易立;黑色素瘤,是否无药可治?[N];科技日报;2011年

5 记者 吴长锋;黑色素瘤发病机制找到[N];科技日报;2011年

6 孙金花;黑色素瘤治疗:新药物带来新希望[N];中国医药报;2011年

7 专家 北京军区总医院激光美容中心 全军皮肤病诊疗中心医师 樊昕 采访记者 王夕;黑色素瘤需警惕[N];北京科技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李颖;为改善中国黑色素瘤治疗而努力[N];科技日报;2012年

9 张阳新;亚洲人黑色素瘤好发肢端、黏膜[N];北京日报;2012年

10 马飞;黑色素瘤药物自我救赎行至新拐点[N];医药经济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卉;黑色素瘤恶性增殖分子标记的细胞功能和分子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2 单秀;人参皂苷Rg3抗黑色素瘤作用机制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3 王晓刚;黑色素瘤中硫氧还蛋白促进Treg细胞浸润的效应与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4 张平;ABCB1和ABCG2转运蛋白在脑肿瘤靶向药物治疗中的作用[D];山东大学;2016年

5 王静;应用全基因组siRNA文库筛选黑色素瘤耐药细胞株及其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6 林贤;黑色素瘤中线形程序性坏死和血管生成拟态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7 黄高翔;1、ROCK在糖皮质激素促进黑色素瘤迁移、侵袭中的作用 2、低氧上调巨噬细胞中RhoB表达的生物学意义[D];第二军医大学;2016年

8 赵元;USP39在黑色素瘤增殖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9 王小英;调节miR200c、ZEB1及TGF-β1表达增强B16F10/GPI-IL-21瘤苗抗黑色素瘤效应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10 墨晶;细胞老化对黑色素瘤侵袭和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晶;过表达EGFR在人类黑色素瘤脑转移瘤细胞系H1中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5年

2 刘志杰;基于皮肤镜的黑色素瘤识别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王s,

本文编号:18674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8674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b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